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209发布日期:2019-02-26 20:0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特别的,是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经粗加工后其表面会残留有一些伤痕,为不妨碍到市场销售,常需要木材抛光机去除伤痕,当抛光机的抛光头在木材表面进行摩擦时,在打磨的区域会有大量的碎木屑生成,因此打磨区域碎木屑较多,影响到使用者的加工视线,且飞溅的碎屑容易进入到使用者的眼睛,危害到人体健康;其次,打磨后的抛光头上由于设有羊毛,碎木屑容易残留于该羊毛上,当环境处于潮湿下时,该碎木屑会凝结在羊毛上,促使后期清理相当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气泵、机身、抛光头,所述电机安装在机身的侧面,而在机身的上端固定有气泵,机身的底部焊接有为方形结构的抛光头,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机身内部的螺旋杆驱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通过轴承固定在与螺旋杆平行的支撑横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身的内部包括空腔、空心连接轴、固定轴、双岔管、喷气嘴,所述空心连接轴与螺旋杆形成十字结构,且两者之间采用转动配合,在所述空心连接轴的两侧通过焊接的三个固定轴与双岔管固定在一起,所述双岔管的底部呈水平直线均匀凿设有两个以上的喷气嘴,且喷气嘴与双岔管内部相通,所述空腔设于机身与气泵的连接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杆的底部贯穿于双岔管的圆孔与安装在抛光头底部的打磨盘机械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头包括转盘、毛刷,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为羊毛材料的毛刷,所述转盘相对于毛刷的一端与喷气嘴相配合,但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嘴包括海绵块、气腔,所述海绵块设于气腔外表面的两侧并与转盘紧密贴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空腔顶端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连接轴设有内外轴,其中内轴为空心结构与空腔内部相通,而外轴的外表面焊接与双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嘴为漏斗形结构,较宽的一端焊接在双岔管的底部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岔管与转盘均为圆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杆接触于螺旋杆的一端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齿轮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气泵与空腔内部共同配合,利用气泵产生的气体在空腔内形成一股气流,经过空腔底部所配合的空心连接轴内部空心沿着两侧的双岔管,而后在双岔管汇集的气体分别通过喷气嘴穿过转盘喷在毛刷上,及时为毛刷上残留的碎木屑吹掉,防止后期受潮后凝结。

本发明通过螺旋杆与空心连接轴的外轴传动配合,利用螺旋杆的螺旋带动空心连接轴旋转,而在空心连接轴固定的双岔管上的喷气嘴穿过转盘内,随着转动,喷气嘴外表面的海绵块沿着转盘的缝隙刷洗,使残留在该缝隙处细微的碎木屑得到处理,保证设备使用的清洁度。

本发明通过双岔管与三个固定轴相配合,利用固定轴与双岔管所形成的三个三角固定支撑,促使在双岔管在旋转时更加稳定。

本发明通过转盘与毛刷所连接处的间隙,利用喷气嘴与每一个间隙孔完全吻合,促使气流自毛刷的根部从外泄出,不仅可以达到清理毛刷的特点同时可以将抛光面上的木屑吹开,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抛光的面,实现高精度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气泵2、机身3、抛光头4、空腔31、空心连接轴32、固定轴33、双岔管34、喷气嘴35、螺旋杆11、齿轮杆12、轴承13、转盘41、毛刷42、海绵块351、气腔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4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祛碎屑防凝结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1、气泵2、机身3、抛光头4,所述电机1安装在机身3的侧面,而在机身3的上端固定有气泵2,机身3的底部焊接有为方形结构的抛光头4,所述电机1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机身3内部的螺旋杆11驱动连接,所述螺旋杆1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杆12,所述齿轮杆12通过轴承13固定在与螺旋杆11平行的支撑横杆上,所述机身3的内部包括空腔31、空心连接轴32、固定轴33、双岔管34、喷气嘴35,所述空心连接轴32与螺旋杆11形成十字结构,且两者之间采用转动配合,在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两侧通过焊接的三个固定轴33与双岔管34固定在一起,所述双岔管34的底部呈水平直线均匀凿设有两个以上的喷气嘴35,且喷气嘴35与双岔管34内部相通,所述空腔31设于机身3与气泵2的连接底部。

其中,所述齿轮杆12的底部贯穿于双岔管34的圆孔与安装在抛光头4底部的打磨盘机械连接。

其中,所述抛光头4包括转盘41、毛刷42,所述转盘41的底部设有为羊毛材料的毛刷42,所述转盘41相对于毛刷42的一端与喷气嘴35相配合,但不接触。

其中,所述喷气嘴35包括海绵块351、气腔352,所述海绵块351设于气腔352外表面的两侧并与转盘41紧密贴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气泵2的出气口与空腔31顶端相通。

其中,所述空心连接轴32设有内外轴,其中内轴为空心结构与空腔31内部相通,而外轴的外表面焊接与双岔管34。

其中,所述喷气嘴35为漏斗形结构,较宽的一端焊接在双岔管34的底部外表面。

其中,所述双岔管34与转盘41均为圆形结构。

其中,所述齿轮杆12接触于螺旋杆11的一端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齿轮盘。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木材表面抛光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本发明在使用时,电机1带动安装在机身内部螺旋杆11旋转,经螺旋杆11所啮合的两侧齿轮杆12与安装在转盘41底部的抛光盘以及空心连接轴32所固定的双岔管34同步转动,其中转盘41底部与抛光盘所配合的毛刷42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毛刷42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达到去除浅痕的目的,与此同时,气泵2打开,产生的气体经过空腔31顺下空心连接轴32扩散至双岔管34,而在双岔管34上所设有的喷气嘴35喷出,实现毛刷42自根部往外就地清洁,不需要辅助工具,有时候人工在打磨抛光时,会用嘴吹开抛光面上的木屑以检查是否打磨完整,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在实现毛刷42上清洁时,由于气体排泄至外界中,利用该气体的作用将打磨抛光面上的木屑同步吹散开,不需要在人工吹开,操作相当便携,基于此,在毛刷42清洁中,喷气嘴35在转盘41与双岔管34的旋转配合下,其外表面所固定的海绵块351摩擦于该连接缝隙中,实现缝隙木屑清理,避免内部死角清洁不便,利于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