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139发布日期:2019-01-14 19:1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低合金钢是相对于碳钢而言的,是在碳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而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加入的合金量超过碳钢正常生产方法所具有的一般含量时,称这种钢为合金钢。当合金总量低于5%时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含量在5-10%之间称为中合金钢;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运用低合金钢进行铸造是铸造行业中常用的方法,铸件在铸造完成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现有的热处理方法较为复杂,导致铸件的机械性能较低,给产品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如下:

s1、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将铸件放置到氯化钠溶液中预冷10s-15s;

s2、将铸件从氯化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将铸件取出吹干;

s3、将吹干后的铸件放置到正火炉中,升温至70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3.5小时;

s4、保温结束后,取出放置到空气中,空冷至室温;

s5、再将铸件放置到淬火炉中,升温至810摄氏度至845摄氏度,并保温1.5小时至2.5小时;

s6、将放置于淬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并放置到回火炉中,将回火炉的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2.5小时;

s7、将回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出炉空冷至室温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正火、淬火以及回火对铸件进行热处理,有效的提高了铸件的机械性能,本发明工艺新颖,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如下:

s1、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将铸件放置到氯化钠溶液中预冷10s-15s;

s2、将铸件从氯化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将铸件取出吹干;

s3、将吹干后的铸件放置到正火炉中,升温至70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3.5小时;

s4、保温结束后,取出放置到空气中,空冷至室温;

s5、再将铸件放置到淬火炉中,升温至810摄氏度至845摄氏度,并保温1.5小时至2.5小时;

s6、将放置于淬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并放置到回火炉中,将回火炉的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2.5小时;

s7、将回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出炉空冷至室温即可。

使用时,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将铸件放置到氯化钠溶液中预冷10s-15s,将铸件从氯化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将铸件取出吹干,将吹干后的铸件放置到正火炉中,升温至70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3.5小时,保温结束后,取出放置到空气中,空冷至室温,再将铸件放置到淬火炉中,升温至810摄氏度至845摄氏度,并保温1.5小时至2.5小时,将放置于淬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并放置到回火炉中,将回火炉的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2.5小时,将回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出炉空冷至室温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工艺领域。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将铸件放置到氯化钠溶液中预冷10s‑15s,将铸件从氯化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将铸件取出吹干,将吹干后的铸件放置到正火炉中,升温至70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3.5小时,保温结束后,取出放置到空气中,空冷至室温,再将铸件放置到淬火炉中,升温至810摄氏度至845摄氏度,并保温1.5小时至2.5小时,将放置于淬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并放置到回火炉中,将回火炉的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保温2小时至2.5小时,将回火炉中的铸件取出,出炉空冷至室温即可。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正火、淬火以及回火对铸件进行热处理,有效的提高了铸件的机械性能,本发明工艺新颖,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顾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康索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