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0741发布日期:2018-11-16 22:36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靶背管的打磨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靶靶材的利用率和平面靶相比高,成为靶材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旋转靶长度已达到4米,相应的背管长度也达到4米,在背管的重复使用过程中,背管产生弯曲变形,需要使用深孔镗床对其内径进行修正,由于背管长度较长,加工困难,损耗大,加工时间长和加工效率低,进行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通过打磨方式自动加工及修正旋转靶背管内径,降低损耗,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打磨杆伸入至背管内部的任意位置,进行旋转打磨。

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第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用于安装背管,该机架的第二侧设置有轴向移动机构和打磨电机,轴向移动机构安装有打磨杆,打磨杆的前端安装有内壁打磨元件,打磨电机传动连接打磨杆的后端,该内径打磨装置使用轴向移动机构驱动打磨元件伸入至背管内径的预设位置并驱动打磨元件进行旋转打磨,适用较长背管的内径打磨工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轴向移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该机架的链轮驱动机构、导轨和行走小车:

导轨沿该装夹机构的轴向方向固定于机架的第二侧的顶面,并且延伸至机架的第二侧的端部和机架的中间位置;行走小车滑动安装于导轨,行走小车的前端安装有该打磨杆、行走小车的后端安装有该打磨电机;链轮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行走小车,用于驱动行走小车于导轨上作往复运动。

该行走小车的前端安装有防振固定器,防振固定器锁紧有该打磨杆,在打磨杆的内部旋转安装有一传动轴,传动轴的前端安装有该内壁打磨元件,传动轴的后端和该打磨电机之间传动连接有一软轴,用于驱动内壁打磨元件自转,使用软轴传动机构,用于实现打磨元件相对行走小车的距离调节。

该内壁打磨元件包括若干打磨轮片,打磨轮片可以根据需求的打磨精度更换成尼龙抛光轮或砂布轮或抛光轮,打磨轮片同心堆叠且同心固定于该传动轴的前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装夹机构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装夹机构及背管向该内壁打磨元件的自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旋转驱动机构固定于该机架的第一侧,驱动背管与打磨元件进行相反方向的自转,研磨均匀且效果好。

该装夹机构包括安装于该机架中间的中心架和安装于机架第一侧的卡盘,卡盘与中心架安装于同一中心轴,卡盘与中心架之间形成一装夹部,用于夹持背管;

卡盘的后端连接有该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第一侧的支架、旋转安装于支架的主轴、固定于主轴后端的皮带轮和固定于机架第一侧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传动于皮带轮,主轴的前端连接卡盘,用于驱动卡盘以该内壁打磨元件的自转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

中心架的支撑部的底部至少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滚轮,支撑滚轮沿中心架的径向方向间隔插装于中心架,用于滚动支撑背管,中心架的底部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锁紧于该机架,用于调节中心架与卡盘的水平挡距。

该中心架侧旁安装有工件挡架,包括有一防振器,用于活动抵顶背管,用于避免背管自转时产生震动,继而造成背管被预设位置的打磨元件损坏。

工件挡架的底部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夹紧于该机架,用于调节防振器与该卡盘的水平挡距,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背管。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内径打磨装置设置有研磨状态,在该轴向移动机构或该内壁打磨元件或该装夹机构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并且仅在内径打磨装置处于研磨状态时驱动内壁打磨元件发生径向位移以抵压背管的内壁,打磨元件所发生的径向位移为根据打磨需求而预设的可调节径向位移。

该径向调节机构包括径向滑板、丝杆调节机构和手柄,径向滑板滑动安装于该轴向移动机构,该打磨杆安装于径向滑板的前端、该打磨电机安装于径向滑板的后端;丝杆调节机构固定于轴向移动机构,并传动连接于径向滑板;手柄连接于丝杆调节机构,用于驱动径向滑板发生径向位移,轴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刻度,用于测量径向滑板相对轴向移动机构发生的径向位移的尺量,以调节打磨深度。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内径打磨装置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打磨电机、行走调节电机和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背管内孔打磨;能够适用于不同打磨精度要求的背管内孔打磨;能够提供更快和更精确的背管内孔打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11-导轨、12-行走小车、121-径向滑板、122-手柄、13-中心架、

14-卡盘、15-支架、16-主轴、17-皮带轮、18-驱动电机、19-防振器;

2-背管;

3-打磨杆、31-打磨电机、32-内壁打磨元件、321-传动轴、322-软轴、33-

防振固定器;

4-行走调节电机、41-行走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旋转靶背管的内径打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的第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用于安装背管2,机架1的第二侧设置有轴向移动机构和打磨电机31,轴向移动机构安装有打磨杆3,打磨杆3的前端安装有内壁打磨元件32,打磨电机31传动连接打磨杆3的后端。

上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安装于上述机架1的链轮驱动机构、导轨11和行走小车12。

导轨11沿上述装夹机构的轴向方向固定于机架1的第二侧的顶面;行走小车12滑动安装于导轨11,行走小车12的前端安装有上述打磨杆3、行走小车12的后端安装有上述打磨电机31;链轮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行走小车12,用于驱动行走小车12于导轨11上作往复运动,链轮驱动机构包括一行走调节电机4和行走变速器41,行走调节电机4和行走变速器41固定于机架1的第二侧,行走调节电机带传动于行走变速器41、行走变速器41链传动于行走小车12。

上述行走小车12的前端安装有防振固定器33,防振固定器33锁紧有上述打磨杆3,在打磨杆3的内部旋转安装有一传动轴321,传动轴321的前端安装有上述内壁打磨元件32,传动轴321的后端和上述打磨电机31之间传动连接有一软轴322,用于驱动内壁打磨元件32自转。

上述内壁打磨元件32包括若干打磨轮片,打磨轮片同心堆叠且同心固定于上述传动轴321的前端。

上述装夹机构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装夹机构及背管2向上述内壁打磨元件32的自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旋转驱动机构固定于上述机架1的第一侧。

上述装夹机构包括安装于上述机架1中间的中心架13和安装于机架1第一侧的卡盘14,卡盘14与中心架13安装于同一中心轴,卡盘14与中心架13之间形成一装夹部,用于夹持背管2;

卡盘14的后端连接有上述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第一侧的支架15、旋转安装于支架15的主轴16、固定于主轴16后端的皮带轮17和固定于机架1第一侧的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带传动于皮带轮17,主轴16的前端连接卡盘14,用于驱动卡盘14以上述内壁打磨元件32的自转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

中心架13的支撑部的底部至少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滚轮,支撑滚轮沿中心架13的径向方向间隔插装于中心架13,用于滚动支撑背管2,中心架13的底部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锁紧于上述机架1,用于调节中心架13与卡盘14的水平挡距。

上述中心架13侧旁安装有工件挡架,包括有一防振器19,用于活动抵顶背管2,工件挡架的底部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夹紧于上述机架1,用于调节防振器19与上述卡盘14的水平挡距。

上述内径打磨装置设置有研磨状态,在上述轴向移动机构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径向调节机构仅在内径打磨装置处于研磨状态时驱动内壁打磨元件32发生径向位移以抵压背管2的内壁。

上述径向调节机构包括径向滑板121、丝杆调节机构和手柄122,径向滑板121滑动安装于上述轴向移动机构,上述打磨杆3安装于径向滑板121的前端、上述打磨电机31安装于径向滑板121的后端;丝杆调节机构固定于轴向移动机构,并传动连接于径向滑板121;手柄122连接于丝杆调节机构,用于驱动径向滑板121发生径向位移。

本实施例安装有主电柜操作箱,主电柜操作箱电性连接于上述打磨电机31、行走调节电机4和驱动电机18。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把相应背管2对齐放置于上述装夹机构,根据背管2的径宽调整上述支撑滚轮,使背管2保持水平;根据背管2的内径尺寸设定打磨深度、根据背管2长度设定打磨行程和根据打磨精度要求选择内壁打磨元件32的类型和打磨转速,把相关预设数据输入至本实施中的主电柜操作箱,然后进行打磨工作;在预设的一个周期完成后,检查背管2内径尺寸和粗糙度,重复以上打磨周期,直至背管2的内径达到使用要求。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