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8327发布日期:2018-11-27 22:4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刀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的磨刀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加上磨刀匠这个职业迅速消失,磨刀成了下厨的一个大麻烦。于是,磨刀器这个产品就被许多厂家开发出来推向市场,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磨刀方法,把单面磨刀改成双面同时磨刀,极大地提高了磨刀速度,同时其特有的磨刀角度使得刀具变得异常锋利。磨刀器用久了磨刀槽会钝化,于是有些厂家设计出了可以更换磨刀架的磨刀器。然而,这种磨刀架的整个底座都是柔性材料制成,不仅降低了磨刀架的刚度,而且使用寿命较短,成本较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的磨刀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磨刀器,包括一底座,以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一磨刀架;所述底座为勺子形底座,所述勺子形底座的尾部为手柄,头部为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U型安装座,所述U型安装座的内壁向外相对延伸形成二凸柱,所述U型安装座的内底部中间开设有二卡槽;所述磨刀架上设有至少二磨刀槽,所述磨刀架的两侧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磨刀架的下部中间设有前后对应的二弹片,所述弹片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倒扣;将磨刀架与底座安装,向内按压二弹片直至凹槽与凸柱吻合,松开二弹片,二弹片分别卡入到二卡槽内,倒扣抵压在卡槽的下表面上,从而磨刀架与底座安装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座的底面连接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与磨刀槽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磨刀槽设有三个,分别为精磨槽口、粗磨槽口和陶瓷制品磨刀槽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手柄的下表面设有适于人体工学的防滑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手柄与安装座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U型安装座的内壁上设有二凸柱,磨刀架的两侧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凹槽,U型安装座的内底部中间开设有二卡槽,磨刀架的下部中间设有前后对应的与二卡槽相配合的二弹片,弹片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倒扣;将磨刀架与底座安装,向内按压二弹片直至凹槽与凸柱吻合,松开二弹片,二弹片分别卡入到二卡槽内,倒扣抵压在卡槽的下表面上,从而磨刀架与底座安装稳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磨刀器,参考图1和图2,包括一底座1,以及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的一磨刀架2;所述底座1为勺子形底座,所述勺子形底座1的尾部为手柄11,头部为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为U型安装座,所述U型安装座12的内壁向外相对延伸形成二凸柱122,所述U型安装座12的内底部中间开设有二卡槽121;所述磨刀架2上设有至少二磨刀槽21,所述磨刀架2的两侧设有与凸柱122相配合的凹槽23,所述磨刀架2的下部中间设有前后对应的二弹片22,所述弹片22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倒扣221;将磨刀架2与底座1安装,向内按压二弹片22直至凹槽23与凸柱122吻合,松开二弹片22,二弹片22分别卡入到二卡槽121内,倒扣221抵压在卡槽121的下表面上,从而磨刀架2与底座1安装稳固。

本磨刀器在U型安装座12的内壁上设有二凸柱122,磨刀架2的两侧设有与凸柱122相配合的凹槽23,U型安装座12的内底部中间开设有二卡槽121,磨刀架2的下部中间设有前后对应的与二卡槽121相配合的二弹片22,弹片22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倒扣221;将磨刀架2与底座1安装,向内按压二弹片22直至凹槽23与凸柱122吻合,松开二弹片22,二弹片22分别卡入到二卡槽121内,倒扣221抵压在卡槽121的下表面上,从而磨刀架2与底座1安装稳固;按压二弹片22即可向上拔出磨刀架2,拆卸很方便。同时由于磨刀架2上只有弹片22为柔性材料,所以整体的刚度依然很高,使用寿命更长,成本也更低。

一实施例的磨刀器,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底座1的底面连接有一底板3,底板3与磨刀槽21垂直。从而磨刀器更稳固,磨刀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晃动。

一实施例的磨刀器,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磨刀槽21设有三个,分别为精磨槽口、粗磨槽口和陶瓷制品磨刀槽口。从而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一实施例的磨刀器,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手柄11的下表面设有适于人体工学的防滑纹111。从而握持手柄11时不易打滑,磨刀更省力。

一实施例的磨刀器,参考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手柄11与安装座一12体成型。从而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磨刀器进行的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