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577发布日期:2018-12-18 21:51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阴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



背景技术:

为控制钢制埋地管道的腐蚀,需要对管道进行阴极保护。为了解阴极保护的工作状况,需要设置阴极保护测试桩。

传统阴极保护测试桩内设置测量端子与被测管道相连,测量时将便携式硫酸铜参比电极插入测试桩附近的土壤中,由于参比电极和管道金属土壤中的电位不一致,用电压表分别连接测量端子和参比电极即可得到备测管道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值,该电位差值称为保护电位。一般认为保护电位低于-0.85V 则阴极保护系统工作良好,高于-0.85V则需分析具体原因。

传统的阴极保护测试方法中测试人员只能将便携式参比电极插入测试桩附近的土壤中,而所测的电位差值实际上是参比电极电位和管道破损处金属的电位之间的差值,因此电流回路包括了由参比电极到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土壤,由这部分土壤电阻造成的电位衰减称为“IR降”。

由于管道防腐层破损点是无法预知的,土壤的电阻率也很难测准,所以“IR 降”不能准确测量或计算,正测量结果中存在“IR降”,给测量结果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包括竖直设置在土壤中的测试柱,所述测试柱内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连接与被测管道连接的测试电缆,所述测试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阴极保护测试片桩,所述阴极保护测试片桩包括用于盛装参比电极的桩筒、材质与被测管道材料相同的金属材质的测试片,所述测试片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桩筒的下部,所述测试片桩的下部外壁面上形成多个均布的开孔,所述螺栓穿过其中的一个开孔与对应的螺母连接而将所述测试片柱与测试片及测试片连接的电缆固定在一起,所述测试片连接的电缆通过冷压接头与所述测试柱内的接线板连接。

所述桩筒的上部与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倒T形套浇筑在一起。

所述桩筒的顶端部具有可打开的过盈配合的筒盖。

所述桩筒及筒盖采用PVC材质制作形成。

本实用新型地埋式阴保测试桩,可以使测量时参比电极与管道的破损点非常近,这样电流几乎不流经土壤,“IR降”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因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测试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消除了“IR降”误差,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有利于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性能的正确评估。

附图说明

图1是地埋式阴保测试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阴极保护测试片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测试片的示意图;

图5是测试片与测试片的连接线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5所示,一种地埋式阴保测试桩,包括竖直设置在土壤中的测试柱110,所述测试柱内有接线板(未示出),所述接线板连接与被测管道100连接的测试电缆113,以上均为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在所述测试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阴极保护测试片桩,所述阴极保护测试片桩包括用于盛装参比电极的桩筒115、材质与被测管道材料相同的金属材质的测试片1,所述测试片1通过扎线带7安装在所述桩筒115的下部,所述桩筒的下部外壁面上形成多个均布的开孔,如图3,5所示,所述扎线带7 穿过桩筒下部的开孔与及测试片上形成有连接孔,将测试片与桩筒绑在一起,其中,所述测试片1为与桩筒的外圆周面弧度相应的弧形状的矩形板,其上三个孔,分别用于测试片的连接缆线的连接以及与所述测试片桩的连接,在测试片上与桩筒的壁面相接触的侧面上形成一个裸露区域11以与桩筒的外壁相面接触,其它区域用粘弹体缠带保护;

所述测试片1与测试片连接的电缆5通过螺栓3、螺母4、垫片2固定在一起,所述测试片连接的电缆通过冷压接头6与所述测试柱内的接线板连接。

其中,所述阴极保护测试片柱的桩筒的上部与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倒T形套 11浇筑在一起,而埋在土壤中,倒T形套11起到地保护的作用。

其中,所述桩筒115的顶端部具有可打开的过盈配合的筒盖114,方便打开,向桩筒内部的注入工作用水。

其中,所述桩筒及筒盖采用PVC材质制作形成,所述桩筒的义部为敞口结构,通过敞口结构以及下部的开孔,可以使地下水进入桩筒内,提供工作用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阴保测试桩旁设立一个阴极保护测试片桩。测试片桩主要由桩筒和测试片构成,桩筒为DN100PVC管,用于在测量时盛装参比电极。测试片桩下安装与管道主材料一致的金属测试片,测试片极化后与管道电位一致,相当于管道防腐层破损点。测试时将参比电极放入桩筒底部,使参比电极与测试片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以至于可以忽略两者之间的土壤电阻。连接测试片和管道之间的开关,即可极化测试片,再测量参比电极与测试片之间的电位差即可得到准确的保护电位值。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因为“IR降”的存在是传统的阴极保护测试的结果出现误差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在传统的测试系统中消除“IR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要消除“IR降”必须使测量时参比电极与管道的破损点非常近,这样电流几乎不流经土壤,“IR降”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测试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消除了“IR降”误差,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有利于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性能的正确评估。

现场安装时,将测试片桩和测试桩安装在一起,按原理图将测试片电缆接入测试桩,盖严桩筒盖,防止土壤进入桩筒。

测试时,将桩筒盖打开,放入参比电极至筒底,一般筒底会有地下水(通过筒底及开孔进入筒内),如无地下水,可向筒内注入清水,使水没过参比电极,以营造电解质导电环境;打开测试桩,将电压表的探针分别与参比电极和测试片端子连接;将测试片与管道连接,极化测试桩,即可测量管道的保护电位。瞬间断开测试片和管道的连接,可测量极化断电电位。

测量后将测试片桩和测试桩恢复原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测试片桩规格唯一,用材普通,可在工厂内量产。现场施工几乎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和传统测试桩同步安装即可。测量时不需要开挖参比电极坑,测量迅速、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