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落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2742发布日期:2018-12-21 20:1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落粉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落粉机构。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依据“增材”的制造原理,对CAD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处理,数控系统控制工作台按照分层软件给定的路径进行扫描,通过大功率激光融化金属粉末并层层叠加,能够实现高性能复杂结构金属零件的无模具、快速、全致密近净成形。按照金属粉末的添置方式,金属3D打印主要包括两种工艺技术:采用铺粉方法的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和采用同轴送粉方法的激光净成形(Laser Engineered Net Shaping,LENS)技术,其中,激光选区熔化技术采用精细聚焦光斑快速熔化预置的金属粉末,几乎可以直接获得任意形状以及具有完全冶金结合的功能零件,致密度可达到近乎100%,尺寸精度可达20-50um,表面粗糙度达20-30um,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模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增材制造领域里,多数的增材制造机器多数为下送粉机构,使得整体的增材制造机器体积过大,在推广和向大众化发展受到了限制。或增材制造设备采用上送粉,但多数也为人工控制粉末的流动和下落,往往会出现设备工作中会出现粉末不足,需停止加粉的需要,使得增材制造所打印零件质量下降和保护气体的缺失,也增加了人员的劳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落粉机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落粉机构,包括:落粉桶和落粉自动控制结构,所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活动板、分隔板、底板、上面板、两个侧板和背板,所述活动板、分隔板、底板、上面板和两个侧板围成落粉仓,所述分隔板、上面板、两个侧板和背板围成储粉仓,所述背板的底部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隙,所述落粉仓和所述储粉仓通过所述空隙实现底部连通,所述落粉桶位于所述储粉仓的上方,所述储粉仓和所述落粉桶的连接处开口;在所述落粉仓中,所述活动板通过直线光杆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气泵,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落粉口,当所述气泵不工作时,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落粉口的后方,当所述气泵工作时,所述活动板可向前移动至落粉口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活动板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光杆套接在所述直线轴承上。

优选地,所述背板采用斜板。

优选地,还包括上罩,所述落粉桶安装在所述上罩上方,所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安装在所述上罩下方。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的所述空隙的高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包括:落粉桶和落粉自动控制结构,使用过程中,从落粉桶中可以随时添加粉末,首先落入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然后在落粉自动控制结构中,通过使用气泵间接驱动粉末的流动,实现了粉末流动的自动控制,而且实现了在设备外部加粉,并且可随时加粉,以便即时即刻解决增材制造设备工作过程中粉末缺失的问题。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的增材设备,可以趋向完全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浪费和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气动落粉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落粉自动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101落粉桶,102上罩,200落粉自动控制结构;

201上面板,202背板,203侧板,204底板,205分隔板,206活动板,207直线轴承,208直线光杆,209气泵,210外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落粉机构,包括:落粉桶101和落粉自动控制结构200,所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200包括活动板206、分隔板205、底板204、上面板201、两个侧板203和背板202,所述活动板206、分隔板205、底板204、上面板201和两个侧板203围成落粉仓,所述分隔板205、上面板201、两个侧板203和背板202围成储粉仓,所述背板202的底部和所述底板204连接,所述分隔板20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04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隙,所述落粉仓和所述储粉仓通过所述空隙实现底部连通,所述落粉桶101位于所述储粉仓的上方,所述储粉仓和所述落粉桶101的连接处开口;在所述落粉仓中,所述活动板206通过直线光杆208与所述分隔板205连接,所述活动板206和所述分隔板205之间设置有气泵209,所述底板204上设置有落粉口,当所述气泵209不工作时,所述活动板206位于所述落粉口的后方,当所述气泵209工作时,所述活动板206可向前移动至落粉口的前方。

上述结构中,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除了活动板,其他的组成板都是互相连接固定的,活动板由于需要进行前后移动,所以,与任何的组成板都不进行接触连接,但是,活动板与底板、活动板与两个侧板之间的缝隙很小,既要保证其可进行前后活动,又要保证其可以挡住粉从缝隙逃出进入到落粉口。

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为:

在初始状态,活动板位于底板落粉口的后方,即靠近分隔板的一方,此时,没有粉通过落粉口。

初始状态,向落粉桶中加入工作所需的粉末,粉末储存在落粉自动控制系统中。

气泵下部连接气管,气管和外部气体瓶连接,当气体通过气管,气泵开始运作,在气泵的作用下,活动板会向前(远离分隔板的方向)移动,至底板上的落粉口的前方,粉末通过落粉口落下,活动板停止移动。当粉末加满时,气泵停止作用,在气泵的作用下,活动板向后(靠近分隔板的方向)移动,至底板上的落粉口的后方,挡住粉末的流动,停止落粉。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通过使用气泵间接驱动粉末的流动,实现了粉末流动的自动控制,而且实现了在设备外部加粉,并且可随时加粉,以便即时即刻解决增材制造设备工作过程中粉末缺失的问题。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的增材设备,可以趋向完全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浪费和误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206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207,所述直线光杆208套接在所述直线轴承207上。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轴承增加润滑作用,减少对活动板的摩擦损耗。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02可以采用斜板。

使用斜板作为背板,可以减小储粉仓的空间,减少储粉仓中暂存的粉量,同时,当需要从落粉口进行落粉操作时,可以提高粉从储粉仓向落粉仓的流动速度,保证其能够顺畅的流动,进而保证其能够顺畅的落粉。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还可以包括上罩102,所述落粉桶101安装在所述上罩102上方,所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200安装在所述上罩102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更加便于各部件的拆装和更换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20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04之间设置的所述空隙的高度可以为5mm。

空隙高度设置为5mm,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从储粉仓向落粉仓中转移的粉的流动速度和转移量。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的高度。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包括:落粉桶和落粉自动控制结构,使用过程中,从落粉桶中可以随时添加粉末,首先落入到落粉自动控制结构,然后在落粉自动控制结构中,通过使用气泵间接驱动粉末的流动,实现了粉末流动的自动控制,而且实现了在设备外部加粉,并且可随时加粉,以便即时即刻解决增材制造设备工作过程中粉末缺失的问题。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落粉机构的增材设备,可以趋向完全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浪费和误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