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0282发布日期:2018-12-28 20:0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压铸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制造压铸的零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一般只需要四个主要步骤,单项成本增量很低,压铸特别适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铸件,因此压铸是各种铸造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同其他铸造技术相比,压铸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大型器械组合对压铸件进行压铸,这种器械组合占地面积大,组合成本高,耗电量也较大,对生产成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械臂、机械爪和压铸模具,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立柱,底座与立柱的底部同轴旋转连接,所述机械臂包括前端机械臂和后端机械臂,所述立柱的顶部其中一侧与后端机械臂的末端同轴旋转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后端机械臂的第一驱动电机,后端机械臂的首端与前端机械臂的末端同轴旋转连接,所述后端机械臂的首端与前端机械臂的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驱动前端机械臂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机械爪设置在前端机械臂的首端,所述压铸模具设置在机械爪的中心,所述机械爪上还设置有若干感应触手,所述感应触手环绕设置在压铸模具周围。

优选的是,所述的底座与立柱的水平旋转角度范围是-90°~90°。

优选的是,所述的前端机械臂与后端机械臂的活动夹角角度范围是30°~180°。

优选的是,所述的后端机械臂与立柱的活动夹角角度范围是50°~100°。

优选的是,所述的感应触手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感应触手是光电开关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压铸模具与机械爪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灵活性号,通过光电开关感知确定待加工件的位置,通过压铸模具对待加工件进行压铸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

1为底座、2为第一驱动电机、3为后端机械臂、4为前端机械臂、5为机械爪、6为压铸模具、7为立柱、8为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压铸自动化用机器人,包括底座1、机械臂、机械爪5和压铸模具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立柱7,底座1与立柱7的底部同轴旋转连接,机械臂包括前端机械臂4和后端机械臂3,立柱7的顶部其中一侧与后端机械臂3的末端同轴旋转连接,立柱7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后端机械臂3的第一驱动电机,后端机械臂3的首端与前端机械臂4的末端同轴旋转连接,后端机械臂3的首端与前端机械臂4的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驱动前端机械臂4的第二驱动电机8,机械爪5设置在前端机械臂4的首端,压铸模具6设置在机械爪5的中心,机械爪5上还设置有若干感应触手,感应触手环绕设置在压铸模具6周围。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与立柱7的水平旋转角度范围是-90°,在实际中也可以是-30°或30°或90°。

本实施例中的前端机械臂4与后端机械臂3的活动夹角角度范围是30°,在实际中也可以是90°或180°。

本实施例中的后端机械臂3与立柱7的活动夹角角度范围是50°,在实际中也可以是80°或100°。

本实施例中的感应触手设置有四个。

本实施例中的感应触手是光电开关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的压铸模具6与机械爪5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灵活性号,通过光电开关感知确定待加工件的位置,通过压铸模具对待加工件进行压铸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