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684发布日期:2018-12-05 20:2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使用物理机械或化学药品降低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抛光技术主要在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中使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工件抛光后会减少厚度并容易划伤,必须使用细丝绒布,麂皮,天鹅毛和专用清洗剂清洁表面。

现有的手持式抛光设备,工人通过手持式对工件进行抛光,可以从多角度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但是由于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恶劣的工作环境,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其能够实现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粉尘收集起来,可以大大地降低环境内的粉尘含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以及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设置在转动轴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顶部相接;还包括壳体、叶轮、粉尘管道、收集袋以及控制器,所述壳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开口,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截面为圆弧状的上表面,所述壳体从左侧向右侧逐渐增高;

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顶部外侧,所述转动轴穿过壳体上表面延伸至壳体开口处,所述转动轴底部与转盘中心垂直相接,所述电机外侧设置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侧壁均匀设置散热孔,所述保护壳顶部固定设置控制器,所述叶轮设置在转盘上方,所述叶轮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中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粉尘管道一端与壳体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粉尘管道另一端与收集袋相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袋与粉尘管道相接处设置螺纹接口,所述粉尘管道与收集袋相接处对应设置螺纹槽,所述收集袋与粉尘管道通过螺纹接口以及螺纹槽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纹连接,使收集袋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尘管道与收集袋相接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粉尘管道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5度;通过粉尘管道倾斜设置,使进入粉尘管道内的粉尘不容易倒流回到壳体内,更好地使粉尘转移到收集袋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袋底部固定设置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设置电磁铁,如果粉尘中包含了铁等可以被磁性吸附的材料,电磁铁则可以将其与其他的粉尘分离,更加方便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底部设置背绒片粘贴层,通过粘贴背绒打磨片在背绒片粘贴层进行使用,更加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叶轮以及转盘,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叶轮以及转盘同时转动,通过设定电机的转动方向,使叶轮的转动会令壳体内形成从开口到壳体底部内侧的气流,在转盘上安装好打磨片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在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粉尘在叶轮转动形成的气流带动下,大部分都会进入到壳体顶部内侧,壳体内部气压逐渐升高,粉尘则从粉尘管道进入到收集袋中;收集袋能够透过气体而将粉尘隔离保留在收集袋内,该装置能够在对金属进行抛光的过程中,将产生的大部分粉尘进行吸收,大大降低环境内的粉尘含量,提高环境质量,减少对工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的收集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的控制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机;2、转动轴;3、转盘;4、壳体;5、叶轮;6、粉尘管道;7、收集袋;8、控制器;9、保护壳;10、螺纹接口;11、电磁铁;12、背绒片粘贴层;1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

包括电机1、转动轴2以及转盘3,转盘3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底部,电机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顶部相接;还包括壳体4、叶轮5、粉尘管道6、收集袋7以及控制器8,壳体4呈圆柱状结构,壳体4底部设置开口,壳体4顶部设置截面为圆弧状的上表面,壳体4从左侧向右侧逐渐增高,圆弧状的上表面从左向右弯曲向上;

电机1设置在壳体4顶部外侧,转动轴2穿过壳体4上表面延伸至壳体4开口处,转动轴2底部与转盘3中心垂直相接,电机1外侧设置保护壳9,保护壳9环绕包围在电机1外侧,保护壳9底部与壳体4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护壳9侧壁均匀设置散热孔13,保护壳9顶部固定设置控制器8,

叶轮5设置在转盘3上方,叶轮5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中部;粉尘管道6一端与壳体4右侧壁顶部固定连接,粉尘管道6与壳体4内部相通,粉尘管道6另一端与收集袋7相接,粉尘管道6与收集袋7内部相通,收集袋的侧壁能够通过气体并将粉尘颗粒隔离在收集袋内部,电机1与控制器8电路连接,控制器8通过电路外界电源,控制器8上设置有与电机1电路连接的开关按钮。

收集袋7与粉尘管道6相接处设置螺纹接口10,粉尘管道6与收集袋7相接处对应设置螺纹槽,收集袋7与粉尘管道6通过螺纹接口10以及螺纹槽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纹连接,使收集袋7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粉尘管道6与收集袋7相接的一端向下倾斜,粉尘管道6按图示方位与水平面沿逆时针所成夹角为5度;通过粉尘管道6倾斜设置,使进入粉尘管道6内的粉尘不容易倒流回到壳体4内,更好地使粉尘转移到收集袋7中;

收集袋7底部固定设置电磁铁11,电磁铁11与控制器8电路连接,控制器8上设置有圆弧电磁铁11电路连接的开关按钮,通过设置电磁铁11,如果粉尘中包含了铁等可以被磁性吸附的材料,电磁铁11则可以将其与其他的粉尘分离,更加方便处理;

转盘3底部设置背绒片粘贴层12,通过粘贴背绒打磨片在背绒片粘贴层12进行使用,方便安装与拆卸打磨片,更加方便操作;

进行打磨时,在转盘3上安装好打磨片,通过控制器8控制启动电机1,使叶轮5与转盘3同时转动,开始对金属进行打磨,叶轮5的转动方向会使气流从下往上流动,使打磨产生的粉尘被吸入壳体4内腔,粉尘进而从内腔通过粉尘管道6进入到收集袋7中,若打磨的金属含有铁等可以被磁性吸附的材料,则通过控制器8启动电磁铁11,将可以被磁性吸附的材料粉尘与其他粉尘分离开来,方便后续处理。

通过设置电机1、叶轮5以及转盘3,电机1通过转动轴2带动叶轮5以及转盘3同时转动,通过设定电机1的转动方向,使叶轮5的转动会令壳体4内形成从开口到壳体4底部内侧的气流,在转盘3上安装好打磨片后,通过控制器8启动电机1,在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粉尘在叶轮5转动形成的气流带动下,大部分都会进入到壳体4顶部内侧,壳体4内部气压逐渐升高,粉尘则从粉尘管道6进入到收集袋7中;收集袋7能够透过气体而将粉尘隔离保留在收集袋7内,该装置能够在对金属进行抛光的过程中,将产生的大部分粉尘进行吸收,大大降低环境内的粉尘含量,提高环境质量,减少对工人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