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酸洗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332发布日期:2019-06-26 01:5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酸洗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钢酸洗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高强钢的酸洗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酸洗机组的酸洗槽基本上采用浅槽紊流酸洗,这些酸槽对一般抗拉强度小于800MPa的带钢酸洗没有问题,但是在生产800MPa及以上的超高强钢时,由于超高强钢的板形普遍很差,带钢对酸洗槽里面的托石磨损严重,托石磨损产生的碎石随着酸液流动到循环系统的各个地方,会造成设备损坏、喷嘴堵塞,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钢酸洗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钢酸洗槽,其能够有效减少带钢对第二托石的磨损,延长设备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钢酸洗槽,包括槽体和多个设置在所述槽体底部的托石,多个所述托石包括位于所述槽体入口的第一托石和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托石后方的多个第二托石,所述第一托石的宽度与所述槽体底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托石位于所述带钢的两侧的位置设有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托石靠近所述槽体入口的一侧具有对所述带钢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托石的宽度小于所述槽体底部的宽度,所述多个第二托石交错排列,两个相邻所述第二托石中的一个第二托石靠近所述槽体的一侧内壁,另一个第二托石靠近所述槽体的另一侧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托石的一端与所述槽体的一侧内壁贴合,另一端与所述槽体的另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槽体底部宽度的5%~10%。

本实用新型的带钢酸洗槽,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斜面和凹陷部的第二托石,可有效减少带钢对第二托石的磨损,从而减少随着酸液流动到循环系统各个地方的碎石,进而减少喷嘴堵塞、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钢酸洗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带钢运行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带钢酸洗槽,包括槽体10和多个设置在槽体10底部的托石,多个托石包括位于槽体入口11的第一托石20和依次排列在第一托石20后方的多个第二托石30。

其中,第一托石20的宽度与槽体10底部的宽度相同,其可防止槽体10内的酸液从槽体入口11流至槽体10外,以保持槽体10内酸液的高度,从而确保带钢与槽体10内酸液的充分接触。其中,槽体10底部的宽度是指槽体10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当带钢从第二托石30上经过时,带钢会对第二托石30与带钢接触的部分磨损,而第二托石30的两端未与带钢接触的部分不会受到磨损,长时间使用后,第二托石30的中间部分会相对其两端向下凹陷,一旦带钢发生跑偏,带钢就会触碰并摩擦第二托石30,造成第二托石30异常受力而损坏。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可在第二托石30位于带钢的两侧的位置设置凹陷部31,以防止带钢对第二托石30两端的磨损。

作为优选,第二托石30靠近槽体入口11的一侧具有对带钢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32。位于两个托石之间的带钢部分会略有下沉,因此,该导向斜面32对带钢具有导向作用。该导向斜面32在对带钢进行导向的同时,还会增加位于带钢下方的酸液量,在带钢运行时,会有更多的酸液被带到第二托石30上,可减少带钢下表面对第二托石30上表面的磨损。

为了提高带钢的酸洗质量,可加强酸液的紊流强度,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托石30的宽度小于槽体10底部的宽度,多个第二托石30交错排列,两个相邻第二托石30中的一个第二托石30靠近槽体10的一侧内壁,另一个第二托石30靠近槽体10的另一侧内壁,即一个第二托石30的一端与槽体10的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托石30的另一端与槽体10的另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下一个第二托石30的一端与槽体10的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托石30的另一端与槽体10的另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在加强酸液的紊流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托石的材料成本。优选地,第二托石30的一端与槽体10的一侧内壁贴合,另一端与槽体10的另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为槽体10底部宽度的5%~10%。

本实用新型的带钢酸洗槽,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斜面32和凹陷部31的第二托石30,可有效减少带钢对第二托石30的磨损,从而减少随着酸液流动到循环系统各个地方的碎石,进而减少喷嘴堵塞、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