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5908发布日期:2019-03-30 08:2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海洋、核能、医疗器械和石化等领域,同时不锈钢管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主要用于高端产品的流体输送管道。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们对不锈钢管件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降低不锈钢管件内壁的粗糙度可以减少内壁对流体的阻力及物料在内壁的吸附的效果,因此人们对不锈钢管件内壁粗糙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降低不锈钢管件内壁粗糙度的方法主要采用机械抛光的方式。主要是将打磨棒伸入到管壁内,通过手工或者电机带动打磨棒旋转,使打磨棒与不锈钢管件内壁相互接触,摩擦,从而达到内壁抛光的效果。

如专利公告号CN202910738U公开的一种用于钢管内表面抛光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锈钢内表面抛光机,属于钢管抛光装置。一种不锈钢内表面抛光机,它包括需要进行内表面进行抛光的不锈钢管以及对所述不锈钢管进行内表面抛光的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座的气缸,可以在机座上相对于机座进行水平滑动的导辊,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推杆相连接的泵;所述的泵固定于所述导辊上;所述泵连接有对所述不锈钢管进行内表面抛光的喷头。通过对不锈钢内表面抛光机的合理设计,实现了对不锈钢内表面的高速有效抛光。但是该用于钢管内表面抛光机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适用范围较小且抛光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适用范围广且抛光效果好。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夹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对不锈钢内表面抛光的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三爪卡盘、驱动所述三爪卡盘转动的电机、设置于所述三爪卡盘上的空心管体、设置于所述空心管体远离所述三爪卡盘一端上的打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空心管体内的喷液机构,所述打磨块一端插入所述夹持装置内,所述打磨块与所述空心管体之间距离可调并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空心管体内并贯穿所述三爪卡盘的喷液管、与所述喷液管连接的泵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喷液管靠近所述打磨块一侧的喷头,所述喷液管与所述空心管体的内壁之间设置轴承,所述喷头通过套筒与所述喷液管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远离所述套筒一端的内部设置单向控制装置以及出水块,所述单向控制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上阻挡块和下阻挡块,所述上阻挡块上贯穿设置倒圆锥形孔,所述下阻挡块上贯穿设置圆孔,所述上阻挡块与所述下阻挡块之间设置球体和弹簧,所述球体位于所述上阻挡块一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球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阻挡块连接,所述出水块沿所述喷头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块为四个,且沿所述空心管体的圆心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喷头为四个并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打磨块之间,且沿所述空心管体的圆心圆周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的连接板以及驱动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液压缸,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可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空心管体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三爪卡盘远离所述空心管体一端设置有带轴法兰盘,所述带轴法兰盘与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爪卡盘以及带轴法兰盘均设置通孔,所述喷液机构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体靠近所述打磨块一端设置盖板,所述盖板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空心管体内上设置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盖板与所述空心管体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解决了一般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适用范围小且抛光效果一般的问题,适用不同粗细的钢管的内表面抛光,适用范围更广,同时运用喷射抛光液以及转动打磨抛光的方式,提高了抛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上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滑槽,2-夹持装置,3-驱动装置,31-连接板,32-液压缸,33-滑块,4-抛光装置,41-三爪卡盘,42-电机,43-空心管体,44-打磨块,45-调节螺栓,46-带轴法兰盘,47-通孔,48-盖板,5-喷液机构,51-喷液管,52-泵体,53-喷头,531-单向控制装置,5311-上阻挡块,5312-下阻挡块,5313-倒圆锥形孔,5314-圆孔,5315-球体,5316-弹簧,532-出水块,5321-出水孔,54-轴承,55-套筒,6-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用于夹持钢管6的夹持装置2、用于驱动夹持装置2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以及用于对钢管6内表面抛光的抛光装置4。抛光装置4包括三爪卡盘41、驱动三爪卡盘41转动的电机42、设置于三爪卡盘41上的空心管体43、设置于空心管体43远离三爪卡盘41一端上的打磨块44以及设置于空心管体43内的喷液机构5,空心管体43上打磨块44一端插入夹持装置2内,打磨块44与空心管体43之间距离可调并通过调节螺栓45连接。该结构可以通过电机42驱动三爪卡盘41转动,从而带动空心管体43以及打磨块44转动,其中打磨块44能对钢管6内表面进行圆周打磨抛光,同时喷液机构5可以通过喷射打磨抛光液,用于提高抛光效果。另外由于打磨块44与空心管体43之间通过调节螺栓45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6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整个抛光机的适用范围。

具体的,驱动装置3包括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的连接板31以及驱动连接板31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液压缸32,连接板31上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2。其中夹持装置2主要是由和连接板31焊接固定的连接杆、焊接固定于连接杆上的夹持座体以及安装于夹持座体上的夹持块组成,夹持块之间的距离可调用于加紧钢管6。工作台1上设置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11,滑槽11内设置可沿滑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与连接板31连接的滑块33,滑槽11的长度小于空心管体43的长度。该结构可以通过液压缸32驱动连接板31并带着固定有钢管6的夹持装置2,沿着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保证整根钢管6的内表面都能进行抛光处理,提高了抛光效果。

具体的,三爪卡盘41远离空心管体43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带轴法兰盘46,而带轴法兰盘46与电机42通过皮带连接。其中三爪卡盘41以及带轴法兰盘46均设置通孔47,通孔47内穿过喷液机构5。空心管体43靠近打磨块44一端设置盖板48,盖板48外壁上设置外螺纹,空心管体43内上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盖板48与空心管体43通过螺纹连接。该结构可以使电机42与三爪卡盘41连接且不影响喷液机构5穿过整个三爪卡盘41,同时盖板48的设置也有可以防止废屑进入空心管体43内,且盖板48与空心管体43之间螺纹连接,既可以保证连接强度也可以方便拆卸与安装。

如图2所示,喷液机构5包括设置于空心管体43内并贯穿三爪卡盘41的喷液管51、与喷液管51连接的泵体52以及设置于喷液管51靠近打磨块44一侧的喷头53,喷液管51与空心管体43的内壁之间设置轴承54,喷头53通过套筒55与喷液管51转动连接,具体的喷头43与套筒55焊接,同时喷头43穿过空心管体43并固定。该结构可以保证整个抛光过程中,空心管体43以及打磨块44发生转动,而喷液管53始终保持静止,同时喷头53又可以随着空心管体43进行转动,从而使抛光液充分喷射于钢管6的内表面,进而提高抛光效果。具体的,打磨块44为四个,且沿空心管体43的圆心圆周阵列分布,喷头53为四个并设置于相邻的打磨块44之间,且沿空心管体43的圆心圆周阵列分布。

如图3所示,喷头53远离套筒55一端的内部设置单向控制装置531以及出水块532,单向控制装置531包括间隔设置的上阻挡块5311和下阻挡块5312,上阻挡块5311上贯穿设置倒圆锥形孔5313,下阻挡块5312上贯穿设置圆孔5314,上阻挡块5311与下阻挡块5312之间设置球体5315和弹簧5316,球体5315位于上阻挡块5311一侧,弹簧5316一端与球体5315连接,另一端与下阻挡块5312连接,出水块532沿喷头53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出水孔5321。该结果可以保证抛光液可以由喷头53单向喷出,而不会使污染液体或其他杂质进入喷头53内,另外出水孔5321的结构可以保证尽量大的出液量,进而提高了抛光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