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1790发布日期:2019-05-07 20:2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陶瓷机械设备行业内,自动化、智能化一直是设备厂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各生产厂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陶瓷砖坯磨边加工生产线上,砖坯在进行周边磨削加工时,用于磨削砖坯的磨轮不断消耗,在磨轮消耗的过程中,磨边总成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给来补偿磨边轮的消耗;对此,目前行业内多采用手动调节进给磨边轮,来实现磨边轮补偿功能。

现有技术采用单独固定主操作柜,磨边轮采用手动调节补偿功能;当磨边总成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磨边轮在持续消耗,则需要操作人员不间断进行手动调节进给磨边轮,对操作者的体能及经验有一定要求;鉴于上述情况考虑,有个别设备厂家采用自动进给磨边总成,即通过控制自动进给电机运转周期来实现自动进退刀功能,但由于操作者在固定操作柜位置操作,难以感知控制的进退刀幅度是否满足实际消耗需要,往往只能通过经验和大概的数据来进行控制调整进退幅度,这样则容易造成各个磨边总成吃刀不均匀现象,即降低了设备的加工效率同时也使砖坯周边磨削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能够使操作人员便捷、轻松地完成设备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主控制柜以及移动副控制柜;所述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主控制柜和移动副控制柜均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输送带机构组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所述移动副控制柜通过滑动机构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带机构组用于输送瓷材,所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用于对瓷材进行磨边加工并能够对磨头进行自动进给调整,所述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移动副控制柜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所述移动副控制柜用于与所述主控制柜联锁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轮,所述机架设有拉绳,所述滑轮与所述拉绳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副控制柜与所述滑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副控制柜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副控制柜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柜设有交换机,所述移动副控制柜与交换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有一对支架,一对支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副控制柜和支架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移动副控制柜通过魔术贴设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副控制柜设有便于抓握或者钩挂的环形把手,所述滑轮设有挂钩,所述环形把手挂设于所述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机构组包括两个输送带机构,两个所述输送带机构沿机架的高度方向相邻设置,两个所述输送带机构之间形成用于输送瓷材的输送通道,瓷材沿输送通道输送,两个输送带机构共同对瓷材进行夹紧定位并沿输送通道将瓷材输送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两个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沿机架的高度方向相邻设置,输送带之间形成所述输送通道,输送瓷材时,两个输送带分别与瓷材的上表面、下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包括多个自动进给磨头机构,多个自动进给磨头机构沿瓷材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机架上设有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主控制柜以及移动副控制柜来实现对瓷材的磨边加工,实现了瓷材的自动化加工,加工效率高。

2、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移动副控制柜分别与主控制柜电性连接,主控制柜用于控制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而移动副控制柜用于与主控制柜联锁控制,也就是通过操作移动副控制柜即可实现控制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也就是控制输送带机构组的启停、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启停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对磨头的自动进给的调整,又由于移动副控制柜通过设于机架的滑动机构与机架滑动连接,实现了移动副控制柜的可移动操作,也就是移动副控制柜是可根据操作人员的位置而调整自身的位置的,便于操作人员将移动副控制柜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磨头的进退幅度,以及时启停磨头的自动进给,进而保证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吃刀均匀,也即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使操作人员便捷、轻松地完成设备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中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中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带机构;3、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1、磨头;32、自动进给电机;33、磨边驱动电机;4、主控制柜;5、移动副控制柜;51、环形把手;6、滑动机构;61、拉绳;62、滑轮;621、挂钩;63、支架;7、瓷材;71、上表面;72、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该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6、主控制柜4以及移动副控制柜5。其中,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6、主控制柜4以及移动副控制柜5均安装于机架1上,输送带机构组的两侧均设有上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而移动副控制柜5通过滑动机构6与机架1滑动连接。输送带机构组用于输送瓷材7并对瓷材7的上下两面进行夹紧定位,而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用于对瓷材7进行磨边加工,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移动副控制柜5分别与主控制柜4电性连接,主控制柜4用于控制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而移动副控制柜5用于与主控制柜4联锁控制,也就是当操作移动副控制柜5时(此时主控制柜4处于锁定的状态)即可实现操控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而当操作主控制柜4时(此时移动副控制柜5处于锁定的状态)即可实现操控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通过在机架1上设有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滑动机构6、主控制柜4以及移动副控制柜5来实现对瓷材7的磨边加工,实现了瓷材7的自动化加工,加工效率高。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移动副控制柜5分别与主控制柜4电性连接,主控制柜4用于控制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而移动副控制柜5用于与主控制柜4联锁控制,也就是通过操作移动副控制柜5即可实现控制输送带机构组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也就是控制输送带机构组的启停、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启停以及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对磨头的自动进给的调整,又由于移动副控制柜5通过设于机架1的滑动机构6与机架1滑动连接,实现了移动副控制柜5的可移动操作,也就是移动副控制柜5是可根据操作人员的位置而调整自身的位置的,便于操作人员将移动副控制柜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磨头的进退幅度,以及时启停磨头的自动进给,进而保证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吃刀均匀,也即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使操作人员便捷、轻松地完成设备操作。

参见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操作的智能磨边机的控制原理图,其中输送带机构组与主控制柜4的连接未在图中示出。如图3所示,主控制柜4设有PLC以及交换机,交换机通过电缆线与PLC电性连接。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与PLC之间通过电缆线电性连接,而移动副控制柜5设有触摸屏,该触摸屏通过电缆线与图3中示出的交换机电性连接,以实现与主控制柜4电性连接,进而实现与主控制柜4的联锁控制,而图3中未示出的输送带机构组通过电缆线与PLC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PLC可使用型号为CJ2M-CPU32的可编程控制器,而交换机可使用型号为D805F的交换机,移动副控制柜5中的触摸屏可使用型号为GXU3512的触摸屏,PLC以及移动副控制柜5内通过烧录常规程序即可实现控制输送带机构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动作,而交换机通过烧录常规程序即可实现主控制柜4与移动副控制柜5之间的联锁控制。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滑动机构6包括滑轮62,而机架1设有拉绳61,滑轮62与拉绳61滑动连接,而移动副控制柜5与滑轮62可拆卸连接,以实现移动副控制柜5与机架1之间的滑动连接,参见图1可以看出,拉绳61沿位于输送带机构组的两侧的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排列方向布置,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的磨头的自动进给调整以及便于操作移动副控制柜5。移动副控制柜5与滑轮62之间可拆卸连接,使移动副控制柜5的移动范围更广,使移动副控制柜5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磨头的进退幅度,以及时启停磨头的自动进给,进而保证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吃刀均匀。

较佳地,移动副控制柜5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副控制柜5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机构6连接,以实现移动副操作柜的远距离移动,而且又可以避免移动副操作柜的丢失。具体到本实施例当中,弹簧是与滑轮62连接的。

为实现将上述拉绳61固定于机架1上,机架1设有一对支架63,一对支架63之间间隔设置,拉绳61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支架63固定连接。

较佳地,移动副控制柜5和支架63分别设有魔术贴,移动副控制柜5通过魔术贴设于支架63上,以将移动副控制柜5在暂停使用时固定于支架63上。

具体地,为实现移动副控制柜5与滑轮6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参见图2,移动副控制柜5设有便于抓握或者钩挂的环形把手51,而滑轮62设有挂钩621,环形把手51挂设于挂钩621。

参见图1,输送带机构组包括两个输送带机构2,两个输送带机构2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相邻设置,两个输送带机构2之间形成用于输送瓷材7的输送通道,瓷材7沿输送通道输送,两个输送带机构2共同对瓷材7进行夹紧定位并沿输送通道将瓷材7输送出去。

具体地,上述输送带机构2包括输送带,两个输送带机构2的输送带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相邻设置,输送带之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瓷材7时,两个输送带分别与瓷材7的上表面71、下表面72接触,以实现对瓷材7的夹紧定位,避免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对瓷材7进行磨边加工时瓷材7发生横向窜动,以保证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对瓷材7进行稳定的磨边加工。可以理解的是,输送带可通过电机驱动,而带电机与PLC电性连接。

具体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组包括多个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多个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沿瓷材7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并且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靠近上述输送通道设置,以实现对瓷材7的磨边加工。

参见图4,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包括磨头31、自动进给电机32以及磨边驱动电机33,自动进给电机32用于驱动磨头31的自动进给调整,而磨边驱动电机33用于驱动磨头进行磨边操作。其中,自动进给电机32以及磨边驱动电机33均与PLC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自动进给磨头机构3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考同一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号为201721056358.1的一种自动进给磨边头,当然也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具有自动进给功能的磨边头。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