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上的组合式夹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9569发布日期:2019-07-13 08: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上的组合式夹持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丝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不锈钢丝抛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上的组合式夹持片。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丝生产领域,有些特殊需要的不锈钢丝需要进行抛光处理。其中,通过多道抛光筒进行抛光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丝抛光方式。目前,抛光筒通过夹持机构进行支撑,现有的夹持机构仅适用于一种筒径的抛光筒,夹紧力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整,另外,抛光筒的安装和拆卸也比较麻烦。

针对目前抛光筒夹持机构存在的不足,预设计一种夹持直径可调节的夹持机构。由于夹持机构的夹持直径可调节,这样,针对不同直径的抛光筒,就要求与抛光筒接触的部位可发生弹性变形,以紧密贴合抛光筒的外表面。

经现有技术检索,未查询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夹持牢固稳定、能适用于多种筒径的抛光筒使用的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的组合式夹持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上的组合式夹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夹持片整体呈圆弧型,组合式夹持片由外夹持片和内夹持片连接构成,外夹持片为钢性夹持片,内夹持片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夹持片;在外夹持的内侧面设置有燕尾槽,在内夹持片的外侧面设置有燕尾凸起,外夹持片和内夹持片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凸起的插装配合形成连接,在内夹持片的内侧面设置有沿弧面方向均匀布置的半圆形凸起带,凸起带的顶部形成与抛光筒外表面接触的夹持作用部位。

而且的,所述内夹持片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性夹持片与柔性夹持片的组合结构,一方面保证了夹持片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在对抛光筒进行夹持时,内夹持片上相邻的凸起带之间的部位为凸起带的弹性挤压变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适用于多种筒径的抛光筒使用,保证了对抛光筒的夹持力。由于与抛光筒接触的部位为柔性材料,也避免了对抛光筒的刚性夹持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调式不锈钢丝抛光筒夹持机构的组合式夹持片,请参见图1-2,其发明点为;

所述组合式夹持片整体呈圆弧型,组合式夹持片由外夹持片1和内夹持片2连接构成,外夹持片为钢性夹持片,内夹持片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夹持片,内夹持片的材料可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在外夹持的内侧面设置有燕尾槽1-1,在内夹持片的外侧面设置有燕尾凸起2-1,外夹持片和内夹持片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凸起的插装配合形成连接,在内夹持片的内侧面设置有沿弧面方向均匀布置的半圆形凸起带2-2,凸起带的顶部形成与抛光筒外表面接触的夹持作用部位。在对抛光筒进行夹紧时,夹持作用部位会发生弹性形变,与抛光筒的外表面形成多处面接触,可将抛光筒牢牢的稳定住。

本组合式夹持片在使用时,需要多组配合使用,多组夹持片沿圆周方向布置,多组夹持片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比如附图2所述的三组夹持片固定在外部筒体上的结构,在对抛光筒进行夹持时,三组夹持片同步朝向圆心方向移动,对抛光筒实现夹持。本组合式夹持片除适用于抛光筒的夹持外,对于其他用途的筒体的夹持也适用。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