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1404发布日期:2020-08-07 19:1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与流程

本发明应用于金属制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能提供均匀加热的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



背景技术:

已知的金属制品在后制处理时,通常需要进行表面着处理作业,且市面上为增加制程的效率及环保的需求,业者开发一种金属热处理机控制温度及加热时间,而使金属通过控制氧化膜形成的厚度,达到着色的目的。

如中国台湾新型已核准专利第m556735号“金属热处理机”,其主要通过一主体内设有一传送带及加热设备,且通过传送带下方设有凸轮组,以带动传送带会呈上、下些微的起伏动作,以提供传送带不断的震动,以带动送带上的金属件跳动,达到金属加工件不会贴合于传送带,以增加受热的均匀度。但此方式,虽然能达到部份金属加工件不会完全在一处受热的效果,但由于金属的跳动速度快,其改变受热的部份较低,效果有限,而仍有待改善,无法有效的使金属加工件均匀受热,因此无法达到均匀的着色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有鉴于前述常用金属热处理机在实际使用上,仍有使金属加工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加以改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其能通过高底间隔倾斜段差的输送带设计,而使金属加工件能通过输送带的起伏而翻动,使金属加工件表面能稳定受热,增加金属加工件表面成形颜色膜的均匀度,达到较佳的良率。

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热处理机,其包含炉体、输送组及至少两加热器。该炉体内形成有加工空间,而该炉体的顶部连通该加工空间设有至少一风扇,该炉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及物料出口,该炉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入口延伸部及出口延伸部,该输送组设于该加工空间内,且该输送组延伸至该入口延伸部及该出口延伸部,该输送组包含一输送带、复数导轮组、至少一上齿轮组及至少两下齿轮组,该输送带呈封闭状,且该输送带在两侧分别由该物料入口及该物料出口延伸至该入口延伸部及该出口延伸部的顶部,该输送带具有输送网片及两链条,且该输送网片在两外侧分别设有该链条,两该链条用以连动该输送网片移动,该些导轮组分别在形成于该输送带周缘位置,并啮合于两该链条,且其中之一该导轮组连接于该动力源,用以导引该输送带旋转,该上齿轮组与该下齿轮组呈交错排列设置,该些上齿轮组分别设有两上齿轮,以别啮合于该输送带的两该链条,而两对应的该上齿轮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心轴,该些下齿轮组分别设有两下齿轮,以别啮合于该输送带的两该链条,而两对应的该下齿轮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心轴,且该上齿轮的最低位置低于该下齿轮的最高位置,两该链条沿该些上齿轮组与该些下齿轮组之间绕设,使该输送网片相对于该些上齿轮组与该些下齿轮组之间形成高底间隔倾斜段差,该上齿轮组的该第一心轴与该输送网片间形成有高度差,该些加热器分别设置于该加工空间的该输送组的上方及下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炉体内设有三个间隔分开的风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炉体在该物料入口及该物料出口处分别设有遮幕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炉体的该出口延伸部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输送网片垂直于该炉体长轴方向的水平位置两端分别设有遮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输送网片朝外分别间隔设有复数档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动力源为马达。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上齿轮组设有两个,该下齿轮组设有三个,两该上齿轮组的中间及两外侧位置分别设有该下齿轮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热处理机,其中该些加热器分别为电热棒。

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清除表面膜层:通过物理方法在金属件表面清除氧化膜层。

表面发色处理:此时将已清除氧化膜层的金属件放置在请求项第1至9项中任一项的该金属热处理机的该输送带上,以将该些金属件依序送入该加工空间内,并配合该些加热器加热该加工空间内的温度,且配合该风扇使热气均匀充斥于该加工空间内,而当该些金属件移动至该些上齿轮组与该些下齿轮组位置时,由于该些上齿轮组与该些下齿轮组的设置,使该输送网片在此段会形成高底间隔倾斜段差,以供该些金属件产生翻面的效果,且配合该输送网片位于下方的该些加热器透过网孔加热,而在输送过程中均匀的加热该些金属件,以使该些金属件表面受热均匀及均匀着色。

降温及防锈处理:预先设置有防锈槽,且在该防锈槽内放置有防锈液,且将经过该金属热处理机均匀加热后的该些金属件直接放置于该防锈液内,由该防锈液提供冷却之效果,并经由该些金属件在较高的温度状态冷却至室温,而能增加该些金属件吸附该防锈液的效果,而在该些金属件表面形成有防锈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其中该清除表面膜层步骤中该物理方法为振动研磨或喷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其中该表面发色处理步骤中在该金属热处理机内的该加工空间灌入气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其中该气体为瓦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其能通过高底间隔倾斜段差的输送带设计,而使金属加工件能通过输送带的起伏而翻动,使金属加工件表面能稳定受热,增加金属加工件表面成形颜色膜的均匀度,达到较佳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份放大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份放大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炉体;11:加工空间;12:风扇;13:物料入口;14:物料出口;15:遮幕帘;16:入口延伸部;17:出口延伸部;18:散热风扇;20:输送组;21:加热器;22:输送带;220:输送网片;221:遮片;222:链条;223:档片;23:导轮组;24:上齿轮组;240:上齿轮;241:第一心轴;25:下齿轮组;250:下齿轮;251:第二心轴;30:金属件;40:防锈槽;41:防锈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金属热处理机,用以供复数金属件进行热处理,其包含炉体10,该炉体10内形成有加工空间11,而该炉体10的顶部连通该加工空间11设有至少一风扇12,如图面所示设有三个间隔分开的风扇12,且该炉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物料入口13及物料出口14,该炉体10在该物料入口13及该物料出口14处分别设有遮幕帘15,该炉体1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入口延伸部16及出口延伸部17,该出口延伸部17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18,而该加工空间11内设有输送组20,该输送组20延伸至该入口延伸部16及该出口延伸部17,且该加工空间11在该输送组20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复数加热器21,该些加热器21可分别为电热棒。

该输送组20包含输送带22、复数导轮组23、至少一上齿轮组24、至少一下齿轮组25及动力源(图中未示)。

该输送带22呈封闭状,且该输送带22在两侧分别由该物料入口13及该物料出口14延伸至该入口延伸部16及该出口延伸部17的顶部,该输送带22具有输送网片220、两遮片221及两链条222,该输送网片220垂直于该炉体10长轴方向的水平位置两端分别设有该遮片221,且该输送网片220在两该遮片221的外侧分别设有该链条222,该输送网片220朝外分别间隔设有复数档片223。

该些导轮组23分别在形成于该输送带22于周缘位置,并啮合于两该链条222,且其中之一该导轮组23连接于该动力源,该动力源可为一马达,用以导引该输送带22旋转。

该上齿轮组24如图面所示设有两个,该下齿轮组25设有三个,两该上齿轮组24的中间及两外侧位置分别设有该下齿轮组25,藉以使该些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呈交错设置,且该些上齿轮组24分别设有两上齿轮240,以别啮合于该输送带22的两该链条222,而两对应的该上齿轮240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心轴241,该些下齿轮组25分别设有两下齿轮250,以别啮合于该输送带22的两该链条222,而两对应的该下齿轮250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心轴251,且该上齿轮240的最低位置低于该下齿轮250的最高位置,以供两该链条222交错绕设于该些下齿轮250的最高位置及该些上齿轮240的最低位置,连带使该输送网片220相对于该些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之间形成高底间隔的倾斜段差,其中,该些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越多,则相对形成的高底间隔倾斜段差越多,且能依该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设置的位置,形成连续的高底间隔倾斜段差或不连续的高低倾斜段差,而该上齿轮组24的该第一心轴241与该输送网片220间形成有一高度差,该高度差高于该等金属件尺寸的最大长度。

当金属件30完成钢化热处理后,该钢化热处理例如淬火及回火等加工作业完成后,需在该等金属件30进行金属表面发色处理,该处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清除表面膜层:通过物理方法例如振动研磨或喷砂等方式,在该等金属件30表面清除氧化膜层。

表面发色处理: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所示,此时将该等已清除氧化膜层的金属件30依序放置在该金属热处理机的该输送带22上输送,且在该加工空间11灌入适当气体,例如瓦斯,并配合该些加热器21加热该加工空间11内的温度,且配合风扇12使热度均匀充斥于该加工空间11内,通过该输送带22的该输送网片220上间隔设置的该些档片223,使该些金属件30能均匀分布于相邻的两档片223之间,以避免在输送的过程中堆迭产生受热不均的问题,且两该遮幕帘15可减少热气散出,而当该些金属件30移动至该些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位置时,由于该些上齿轮组24与该些下齿轮组25的设置,使该输送网片220在此段会形成高底间隔倾斜段差,以供该些金属件30产生翻面的效果,且配合该输送网片220可供位于下方的该些加热器21透过网孔加热,而在输送过程中均匀的加热该些金属件30,而达到该些金属件30表面受热均匀,以增加均匀的着色效果。

降温及防锈处理:请同时参阅图1所示,预先设置有防锈槽40,且在该防锈槽40内放置有防锈液41,且将经过该金属热处理机均匀加热后的该些金属件30直接放置于该防锈液41内,由该防锈液41提供冷却之效果,并经由该些金属件30在较高的温度状态冷却至室温,而能增加该些金属件30吸附该防锈液的效果,而在该些金属件30表面形成有一层之防锈膜(图中未示),同时增加着色的保护效果及持久性。

本发明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及变化例而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及变化例仅为例示性,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及范围,而包含上述特征的金属表面发色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的金属热处理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