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框及其安装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64973发布日期:2019-06-11 23:0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框及其安装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物料喷磨中,旋转框工作状态一直在转动,转动时会一直振动,由于存在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使得旋转框的中心轴线一直变动。物料通过旋转框的投料口进入时,在重力及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对旋转框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其产生轴向和径向位移。轴向位移会使滚圈撞击并损坏限位组件,还会增大或者减小旋转框和封头之间的间隙,间隙增大会导致漏料,间隙减小则会增大夹料的风险,当间隙为零时,旋转框与封头之间摩擦和碰撞,也会有异响,另一方面,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将使托轮经常承受变载荷作用,从而损坏托轮。

以上所述问题如不及时调整,旋转框的滚圈与托轮的摩擦力增大,转动缓慢,长期使用,会导致滚圈磨损严重,另外,滚圈与托轮跳跃性撞击,还会产生凹坑,甚至磨掉,需要经常维修,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旋转框及其安装调节方法,将托轮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转化为量化、可操作性强的步骤,提高了旋转框的安装精度,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及时调节,最大限度避免托轮组过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框的安装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一矩形平台,在矩形平台四角确定两两对称的四个平面,调整四个平面的高度和水平度,并使四个平面的平面度≤0.8mm;

b、组装四个托轮组件和四个底座组件,托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托轮,任意两托轮之间的最大直径差≤0.2mm,底座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立板和设置在两立板上端之间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向内倾斜向下布置,第一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方,贯穿第一、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设置有调节螺母以对托轮进行调节;

c、沿矩形平台两短边之间的对称线设置第一钢丝,并以该第一钢丝为对称线设置两第二钢丝,第一、第二钢丝距矩形平台的高度等于托轮中心至矩形平台的中心高,第一、第二钢丝的中心高误差≤0.5mm;

d、将四个底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步骤a确定的四个平面上,四个托轮组件分为依照两第二钢丝安装的两组,选择四个托轮中外径公差值最接近的两个为第一组,另两个托轮为第二组;

e、旋转框外侧间隔设置有两滚圈,一滚圈两侧设置有向上的两第一折弯部,利用百分表对两滚圈进行径跳测试,并检测滚圈表面粗糙度,并判断径跳测试结果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需重新加工滚圈;

f、矩形平台一短边上间隔设置有两立柱,立柱上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间隔布置的两限位滚子,两限位滚子之间的距离与一滚圈的两第一折弯部内侧之间的距离相适应,以使两限位滚子分别与该两第一折弯部内侧可转动接触;

g、吊起旋转框并使两滚圈分别由两组托轮托起,且使限位组件的两限位滚子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第一折弯部内侧,限位滚子顶端与滚圈接触;

h、通过在托轮上放置平直的检测方管,调节已穿好但没锁紧的调节螺栓,使各托轮的精度达到要求后,锁紧调节螺母;

i、检测限位滚子的受力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托轮来调整旋转框的窜动,若是,进入步骤j,否则,结束;

j、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调节托轮精度以使其达到步骤h中所述要求,并对检验滚圈的径跳测试,以验证调节结果的准确性,径跳测试要求与步骤e中所述要求相同。

进一步的,步骤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d1、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平面上后,调整调节螺栓,使各托轮组的第一、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h相同;

d2、调整调节螺栓,使四个托轮与所述矩形平台的高度差≤0.5mm,四个托轮与所述矩形平台的垂直度≤0.5mm,四个托轮的h的误差≤0.5mm,托轮的单跳动≤0.2mm,托轮的轴线平行度误差≤0.8mm,四个第二连接板与水平线夹角误差≤0.1°;

d3、设第一组托轮为托轮a、b,第二组托轮为托轮c、d,调整调节螺栓,使第一、第二组托轮分别与两第二钢丝的间隙差≤0.15mm,直线度误差≤1mm,托轮a、d与托轮a、d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误差≤0.3mm,托轮b、c与托轮b、c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误差≤0.3mm,两公共轴线的平行度≤0.8mm,托轮a、c和托轮b、d的对角线误差≤2mm。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平台包括间隔布置的两长杆和分别设置在两长杆两端的两短杆,所述步骤a中包括如下步骤:

a1、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四个中心点j、k、l、m,四个中心点分别位于两长杆与两短杆的连接处,以每个中心点为中心,在其附近取四个检测点以形成四个所述平面;

a2、使用垫板调整四个平面的高度和水平,具体为在十六个检测点中选择一个最高点为基准点,使十六个检测点高度差≤1mm,|km-jk|≤2mm,|lm-jk|≤1mm,|jm-kl|≤1mm;

a3、根据四个检测点将四个平面划线出来,并将四个焊接板分别焊接在四个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径跳测试结果要求为:两滚圈的端面圆跳动≤0.3mm,径向圆跳动≤0.5mm,轴向圆跳动≤0.5mm,平行度≤0.5mm,两滚圈与公共轴线的垂直度≤0.5mm,同轴度≤0.3mm;滚圈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粗糙度≤6.3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立柱设置在长杆与横杆的连接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三连接板和设置在第三连接板上的横板,横板端部设置有向上的第二折弯部,两所述限位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折弯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h中,各托轮精度要求包括:四个托轮与矩形平台的高度差≤3mm,托轮与矩形平台垂直度≤0.5mm,四个托轮的h的误差≤1mm,托轮的单跳动≤0.5mm,四个托轮的轴线平行度误差≤1mm,四个第二连接板与水平线夹角误差≤0.2°,第一、第二组托轮分别与两第二钢丝的间隙差≤0.3mm,托轮a、b轴线的平行度≤0.5mm,托轮c、d轴线的平行度≤0.5mm,托轮和滚圈的同轴度≤3mm,四个托轮的轴线与旋转框的中心线平行度≤0.5mm。

进一步的,所述托轮的外缘采用聚氨酯材料。

本发明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上述的安装调节方法的旋转框,包括矩形平台、两立柱、四个托轮组件、两滚圈和两限位组件,两立柱间隔设置在矩形平台一短边上,矩形平台两长边上分别间隔设置有两托轮组件,两滚圈间隔设置在旋转框外侧,两滚圈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各长边的两托轮组件上,一滚圈两侧设置有向上的两第一折弯部,两限位组件位于旋转框两侧且分别设置在两立柱与该滚圈之间,限位组件包括间隔布置的两限位滚子,两限位滚子分别与该滚圈的两第一折弯部内侧可转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三连接板和设置在第三连接板上的横板,横板端部设置有向上的第二折弯部,两所述限位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折弯部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四个底座组件,托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托轮,底座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矩形平台上的底板、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立板和设置在两立板上端之间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向内倾斜向下布置,第一连接板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方,贯穿第一、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设置有调节螺母以对托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安装调节方法将托轮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转化为量化、可操作性强的步骤,保证了托轮b和c与托轮a和d的相切圆的同轴度以及四个托轮组的安装精度,从而提高旋转框的安装精度,使旋转框在旋转过程中整体平稳低噪、不易出轨、转动顺畅,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保持滚圈与托轮组的均匀接触、保证该两个相切圆的中心连线与旋转框中心线的重合度,延长托轮组的寿命,提高物料喷磨的效率,在使用中,对托轮进行及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托轮组过载,从而防止滚圈与托轮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滚圈磨损,无需经常维修,减少成本。

2、本发明的旋转框的两限位组件位于旋转框两侧且分别设置在两立柱与一滚圈之间,两限位滚子分别与该滚圈的两第一折弯部内侧可转动接触,限位组件的布置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冲旋转框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对其的损伤,以及减轻对托轮组的冲击,从而延长旋转框、滚圈和托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矩形平台和托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矩形平台;11、长杆;12、短杆;13、焊接板;14、第一钢丝;15、第二钢丝;2、立柱;3、托轮组件;31、第一连接板;32、支撑板;33、托轮;41、滚圈;42、滚圈;43、第一折弯部;5、限位组件;51、第三连接板;52、横板;53、第二折弯部;54、限位滚子;6、底座组件;61、底板;62、立板;63、第二连接板;64、调节螺栓;65、调节螺母;7、旋转框;8、链轮;9、齿轮;10、链条;10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旋转框包括矩形平台1、两立柱2、四个托轮33组件3、四个底座组件6、滚圈41、滚圈42、两限位组件5、链轮8、齿轮9、链条10和电机101,矩形平台1包括间隔布置的两长杆11和设置在两长杆11两端之间的两短杆12,长杆11即为矩形平台1的长边,短杆12即为矩形平台1的短边,两立柱2间隔设置在矩形平台1的一短杆12上,具体设置在该短杆12与两长杆11的连接处,两长杆11上分别焊接有两焊接板13,四个托轮组件3分别设置在各焊接板13上,四个托轮组件3两两对称,滚圈41和滚圈42间隔设置在旋转框7外侧,滚圈41和滚圈4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各长杆11的两托轮组件3上,滚圈41两侧设置有向上的两第一折弯部43,限位组件5包括通过螺栓设置在立柱2内侧的第三连接板51、设置在第三连接板51上的横板52和间隔布置的两限位滚子54,横板52端部设置有向上的第二折弯部53,两限位滚子5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折弯部53外侧,且两限位滚子54分别与滚圈41的两第一折弯部43内侧可转动接触,齿轮9设置在旋转框7一端,链轮8和电机101均设置在矩形平台1上,链条10分别与齿轮9和链轮8啮合,链轮8由电机101驱动。

托轮组件3通过底座组件6设置在长杆11上,底座组件6包括通过螺栓水平设置在长杆11上的底板61、间隔设置在底板61上的两立板62和设置在两立板62之间的第二连接板63,第二连接板63向内倾斜向下布置,托轮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垂直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两支撑板32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支撑板32之间的托轮33,第一连接板31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63上方,贯穿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63设置有调节螺栓64,调节螺栓64上设置有多个调节螺母65以对托轮33进行调节。

在工作状态下,电机101开启驱动链轮8转动,从而带动链条10转动,链条10分别与齿轮9和链轮8啮合,因此带动旋转框7转动,旋转框7由于摩擦带动四个托轮33转动。

托轮33的外缘采用聚氨酯材料,便于旋转框7通过摩擦带动托轮33转动。

旋转框的安装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一矩形平台1,在矩形平台1四角确定两两对称的四个平面,调整四个平面的高度和水平度,并使四个平面的平面度≤0.8mm;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四个中心点j、k、l、m,四个中心点分别位于两长杆11与两短杆12的连接处,以每个中心点为中心,在其附近取四个检测点以形成四个所述平面;

a2、使用垫板调整四个平面的高度和水平,具体为在十六个检测点中选择一个最高点为基准点,使十六个检测点高度差≤1mm,|km-jk|≤2mm,|lm-jk|≤1mm,|jm-kl|≤1mm;

a3、根据四个检测点将四个平面划线出来,并将四个焊接板13分别焊接在四个平面上;

b、组装四个托轮组件3和四个底座组件6,托轮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和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板63上的托轮33,任意两托轮33之间的最大直径差≤0.2mm;

c、沿矩形平台1两短杆12之间的对称线设置第一钢丝14,并以该第一钢丝14为对称线设置两第二钢丝15,调整三根钢丝,使第一钢丝14、第二钢丝15距矩形平台1的高度等于托轮33中心至矩形平台1的中心高,第一钢丝14、第二钢丝15的中心高误差≤0.5mm,托轮33安装好后将第一钢丝14和第二钢丝15撤下;

d、将四个底板61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步骤a确定的四个平面上,四个托轮组件3分为依照两第二钢丝15安装的两组,选择四个托轮33中外径公差值最接近的两个为第一组(即托轮a和托轮33b),另两个托轮33为第二组(即托轮c和托轮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d1、在四个平面上焊接焊接板13,将底板61通过螺栓安装在焊接板13上后,调整调节螺栓64,使各托轮33组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63之间的距离h相同;

d2、调整调节螺栓64,使四个托轮33与所述矩形平台1的高度差≤0.5mm,四个托轮33与所述矩形平台1的垂直度≤0.5mm,四个托轮33的h的误差≤0.5mm,托轮33的单跳动≤0.2mm,托轮33的轴线平行度误差≤0.8mm,四个第二连接板63与水平线夹角误差≤0.1°;

d3、调整调节螺栓64,使第一、第二组托轮33分别与两第二钢丝15的间隙差≤0.15mm,直线度误差≤1mm,托轮a、d与托轮a、d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误差≤0.3mm,托轮b、c与托轮b、c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误差≤0.3mm,两公共轴线的平行度≤0.8mm,托轮a、c和托轮b、d的对角线误差≤2mm;

e、利用百分表对滚圈41和滚圈42进行径跳测试,并检测滚圈表面粗糙度,并判断径跳测试结果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需重新加工滚圈,其中,径跳测试结果要求为:两滚圈的端面圆跳动≤0.3mm,径向圆跳动≤0.5mm,轴向圆跳动≤0.5mm,平行度≤0.5mm,两滚圈与公共轴线的垂直度≤0.5mm,同轴度≤0.3mm;滚圈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粗糙度≤6.3μm;

f、矩形平台1一短边上间隔设置有两立柱2,立柱2上设置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间隔布置的两限位滚子54,两限位滚子54之间的距离与一滚圈的两第一折弯部43内侧之间的距离匹配,以使两限位滚子54分别与该两第一折弯部43内侧可转动接触;

g、吊起旋转框7并使两滚圈分别由两组托轮33托起,且使限位组件5的两限位滚子54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第一折弯部43内侧,限位滚子54顶端与滚圈接触;

h、通过在托轮33上放置平直的检测方管,调节已穿好但没锁紧的调节螺栓64,使各托轮33的精度达到要求后,锁紧调节螺母65,其中,各托轮33精度要求包括:四个托轮33与矩形平台1的高度差≤3mm,托轮33与矩形平台1垂直度≤0.5mm,四个托轮33的h的误差≤1mm,托轮33的单跳动≤0.5mm,四个托轮33的轴线平行度误差≤1mm,四个第二连接板63与水平线夹角误差a≤0.2°,第一、第二组托轮33分别与两第二钢丝15的间隙差≤0.3mm,托轮a、b轴线的平行度≤0.5mm,托轮c托轮c、d轴线的平行度≤0.5mm,托轮33和滚圈的同轴度≤3mm,四个托轮33的轴线与旋转框7的中心线平行度≤0.5mm;

i、将电机101安装在矩形平台1上,并将链条10套在链轮8和齿轮9上,利用顶针将其调节到预定位置,使其与链轮8和齿轮9啮合;

j、调节步骤,使用过程中,检测限位滚子54的受力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托轮33来调整旋转框7的窜动,具体检测过程为:用一根木棒顶住限位滚子54,在用力不大的情况下,限位滚子54若停止旋转,则其受力正常,无需调整旋转框7的窜动,否则,即需要调整窜动,若需要调整,则进入步骤k,否则,结束;

k、通过调节螺栓64和调节螺母65调节托轮33精度以使其达到步骤h中所述要求,并对检验滚圈的径跳测试,以验证调节结果的准确性,径跳测试要求与步骤e中所述要求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