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出钢口管砖长度提高出钢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16207发布日期:2020-03-17 19:5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出钢口管砖长度提高出钢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涉及转炉更换出钢口管砖对出钢率影响的内容,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出钢口管砖长度提高出钢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新砌转炉的大小及结构的不同,转炉出钢口管砖长度及结构会有所变动。对于确定的新砌转炉大小及结构,选定的出钢口管砖长度是确定的。在转炉一个炉役过程中,因耐材寿命的不同步,需多次更换出钢口管砖。而在整个炉役过程中,转炉内耐材不断受到侵蚀使得耐材变薄,而新更换的出钢口管砖长度却未同步缩短,导致转炉内低于内部新装入的出钢口管砖高度的钢液无法有效流出,导致转炉内部残余大量钢液,造成钢液浪费,吨钢成本加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出钢口管砖长度提高出钢率的方法,提高出钢率,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出钢口管砖长度提高出钢率的方法,在转炉一个炉役内更换出钢口管砖时,根据炉内耐火砖侵蚀情况,降低出钢口管砖长度,以保持管砖在转炉内侧和耐火砖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出钢口管砖的长度由原长度减少至少50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钢口管砖的长度由原长度减少80-120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钢口管砖的长度由原长度减少100mm。

进一步的,所述降低后的出钢口管砖在转炉内侧与耐火砖持平包括: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持平,可以存在一定偏差。

进一步的,所述转炉内耐材侵蚀情况包括人眼识别、设备测定以及经验所得。

进一步的,降低出钢口管砖长度时采用分割处理的手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在转炉更换出钢口管砖时,降低管砖的长度,使其与转炉内侵蚀耐火砖持平,使出钢时转炉内低于原出钢管砖高度的钢液可以有效流出,提升转炉的出钢率,提高了产量,有效降低了吨钢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a)后(b)出钢口管砖对比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某炼钢厂在转炉出钢口管砖采用分节套管砖,原管砖长度为9个分节管砖组成。原转炉出钢口管砖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到炉龄4100左右,转炉出钢侧耐材受到侵蚀变薄,而原出钢口管砖过长,导致伸入转炉内的出钢口管砖过高,使转炉出钢出不净,余钢处于0.2吨-0.5吨范围内,浪费了大量有效钢液,增加了吨钢成本,同时对溅渣效果也有不利影响。

改进措施:将原有的9节拼装的出钢口的管砖的其中一节进行对半分割,将一个分为两个半截管砖。改善后为8截半,总长度减少了100mm,出钢率明显提升,溅渣效果也得到改善,满足现场实际生产需求。改进措施前后出钢口管砖效果分别见图1(a)和(b)。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