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30433发布日期:2020-02-04 12:2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湿法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成本低、能耗低等显著优势,生物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已成为次生硫化铜矿经济利用的首选工艺。辉铜矿作为次生硫化铜矿的一种主要赋存矿物,其含铜品位在不同矿体中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矿体中也不尽相同,如缅甸某铜矿富矿品位可达4%,而贫矿则低至0.04%。品位不同的矿石在生物浸出时具有不同的浸出速率,常规试验无法模拟生产实际从而得到相应的浸出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模拟生物浸出-萃取生产的实际效果,得到浸出速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柱浸循环系统和萃取试验系统;生物柱浸循环系统包括浸出柱1、保温水浴循环器2、蠕动泵3、集液桶4;萃取试验系统包括萃取混合器5、分液装置6和有机相储桶7;萃取混合器5中装有一定体积的萃取有机相;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浸出柱1内装入目标铜矿石,在集液桶4内注入一定体积的酸性含铁萃余液,通过蠕动泵3将其喷淋入浸出柱1,由保温水浴循环器控制浸出柱1内的温度,浸出液经浸出柱1底部收集于集液桶中;

s2、对集液桶中收集的浸出液定期取样分析铜浓度,当集液桶中浸出液铜浓度大于一定量时,将浸出液与萃取有机相在萃取混合器中混合;

s3、萃取混合器中混合充分的溶液转移至分液装置中静置分层,分层的余液转移至集液桶中循环浸出,分层有机相进入有机相储桶中,用硫酸反萃后再生;

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矿石被浸出实现预期浸出效果;

s5、通过集液桶4定时取样的铜浓度和取样时的浸出液体积可计算出固定时间段内的浸出铜量和浸出速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既防止闭路浸出循环中浸出液铜离子浓度过高抑制浸出效果,又避免开路浸出循环中酸、铁浓度不能维持导致铜浸出乏力,可以有效模拟生物浸出-萃取生产的实际情况,获得一手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试验数据用于铜矿石浸出生产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试验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铜矿石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采用生物柱浸循环系统和萃取试验系统;生物柱浸循环系统包括浸出柱1、保温水浴循环器2、蠕动泵3、集液桶4;萃取试验系统包括萃取混合器5、分液装置6和有机相储桶7;萃取混合器5中装入一定体积的萃取有机相;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浸出柱1内装入目标铜矿石,在集液桶4内注入一定体积的酸性含铁萃余液,通过蠕动泵3将其喷淋入浸出柱1,由保温水浴循环器控制浸出柱1内的温度,浸出液经浸出柱1底部收集于集液桶中;

s2、对集液桶中收集的浸出液定期取样分析铜浓度,当集液桶中浸出液铜浓度大于3g/l时,将浸出液与萃取有机相在萃取混合器中混合;

s3、萃取混合器中混合充分的溶液转移至分液装置中静置分层,分层的余液转移至集液桶中循环浸出,分层有机相进入有机相储桶中,用180g/l硫酸反萃后再生;

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矿石被浸出实现预期浸出效果;

s5、通过集液桶4定时取样的铜浓度和取样时的浸出液体积可计算出固定时间段内的浸出铜量和浸出速率;

s6、根据浸出速率对相应类型的矿石进行不同形式的筑堆安排。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品位辉铜矿柱浸-萃取联动试验方法示意图。某段辉铜矿矿体平均品位为3.78%,通过图1中浸出柱、保温水浴循环器、蠕动泵和集液桶的生物柱浸系统装填矿石后使用含铁18g/l,含酸15g/h的生产萃余液开始喷淋启动,集液桶收集浸出液后日常分析,当浸出液铜浓度大于3g/l时转移至萃取混合器进行萃取操作,然后通过分液装置静置分层,分层后的余液返回集液桶循环浸出,分层后的有机相用180g/l酸反萃再生备用。矿石浸出-萃取联动操作开展60天,取得35%的浸出率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