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435发布日期:2019-11-27 18:2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挺柱表面处理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



背景技术: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是指在不高于a1温度下氮以铁的化合物形式和间隙固溶形式存在于被处理件表层,以提高表层硬度,达到改善材料耐磨性为主要目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并提高金属材料的抗疲劳性及使用寿命。能使表面改性显著,且处理前后尺寸变化小,保持工件的精度。随着工业的现代化高速发展对高生产率的需求以及人们对生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追求,渗氮技术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提升。新技术的提升在于工艺的优化、方法的改良、或是制备途径的创新。

气门挺柱是发动机配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状态为上下移动或转动,受力为挺柱与挺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此,挺柱的氮化能够提高其工作所必须的各方面性能。

现有的渗氮方式,是将挺柱码放在渗氮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实施渗氮,在渗氮过程中,这种渗氮方式由于挺柱之间的相互堆叠从而使挺柱发生变形,同时由于挺柱为静止不动的状态,因此渗氮不均匀,降低了渗氮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挺柱相互堆叠而导致的挺柱微变形,在渗氮过程中不断地转动,从而提高了挺柱渗氮效果,同时地,提高了挺柱的渗氮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包括旋转机构以及装配于旋转机构的支架若干,支架呈圆周阵列地设于旋转机构上;

旋转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侧壁的端板两块、设于端板外侧端下表面的固定件、设于固定件下端的电机固定板、设于电机固定板的电机、设于电机转轴的外延板、设于外延板外侧端上表面的固定杆以及设于固定杆的拨片;

支架包括下盘、设于下盘下表面且穿于底板的转杆、设于转杆下端且位于底板下端的转动轮、设于下盘的支撑杆若干、设于支撑杆上端的上盘以及成对设于支撑杆的上卡件与下卡件若干;

拨片用于拨动转动轮使支架转动;

上卡件与下卡件相互配合用于放置挺柱。

具体地,支架还包括设于支撑杆内侧且设于下盘和上盘之间的限位杆若干、设于上盘和下盘中心位置处的螺杆以及设于螺杆上端的转盘;

上卡件包括中心旋于螺杆且穿于限位杆的升降盘、设于升降盘弧壁且穿于支撑杆的支板若干以及设于支板外侧端的上夹持件;

下卡件包括均固定于支撑杆的固定板若干以及设于固定板外侧端的下夹持件。

具体地,限位杆与支撑杆均圆周阵列于上盘和下盘之间。

具体地,支板均呈圆周阵列地设于升降盘的弧壁上。

具体地,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结构。

具体地,转盘下表面设有用于转动的手握板若干。

具体地,手握板呈圆周阵列于转盘。

具体地,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内壁上均设有软质耐高温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旋转机构,主要为支架提供底座支撑的作用,同时地,能够使各个支架进行转动,有效地提高了挺柱的渗氮效果,提高了挺柱的渗氮效率;其中驱使支架转动的部件为电机;其中,主要的作用部件为拨片,在操作过程中电机开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拨片绕着底板不断地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支架上设置的转动轮进行作用,从而使得拨片碰撞过的支架转动;

2、支架,主要用于挺柱的放置,在放置的过程中每个挺柱均分离放置在上卡件和下卡件之间,同时地,为了适应不同尺寸挺柱的放置,其中上卡件为能够进行升降,以调整上卡件和下卡件之间的间距,从而将挺柱稳定的夹持住,同时为了提高渗氮效果,整个支架为镂空的状态,从而使得挺柱各个部位渗氮效果大致相同,同时为了方便进行上卡件和下卡件之间间距的调整,因此设计了转盘以及手握板;同时地,为了确保支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支撑杆、上卡件以及下卡件均呈圆周阵列地设置;

3、本实用新型避免挺柱相互堆叠而导致的挺柱微变形,在渗氮过程中不断地转动,从而提高了挺柱渗氮效果,同时地,提高了挺柱的渗氮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3示出了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4示出了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挺柱渗氮旋转架,包括旋转机构1以及装配于旋转机构1的支架2若干,支架2呈圆周阵列地设于旋转机构1上。

旋转机构1包括底板10、设于底板10侧壁的端板11两块、设于端板11外侧端下表面的固定件12、设于固定件12下端的电机固定板13、设于电机固定板13的电机14、设于电机14转轴的外延板15、设于外延板15外侧端上表面的固定杆16以及设于固定杆16的拨片17。

支架2包括下盘20、设于下盘20下表面且穿于底板10的转杆21、设于转杆21下端且位于底板10下端的转动轮22、设于下盘20的支撑杆23若干、设于支撑杆23上端的上盘27以及成对设于支撑杆23的上卡件28与下卡件29若干,支架2还包括设于支撑杆23内侧且设于下盘20和上盘27之间的限位杆24若干、设于上盘27和下盘20中心位置处的螺杆25以及设于螺杆25上端的转盘26。上卡件28包括中心旋于螺杆25且穿于限位杆24的升降盘280、设于升降盘280弧壁且穿于支撑杆23的支板281若干以及设于支板281外侧端的上夹持件282。下卡件29包括均固定于支撑杆23的固定板290若干以及设于固定板290外侧端的下夹持件291。限位杆24与支撑杆23均圆周阵列于上盘27和下盘20之间。支板281均呈圆周阵列地设于升降盘280的弧壁上。上夹持件282与下夹持件291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结构。转盘26下表面设有用于转动的手握板260若干。手握板260呈圆周阵列于转盘26。上夹持件282与下夹持件291的内壁上均设有软质耐高温材料。

支架2的转动,主要是有电机14的驱动,使得拨片17发生转动,而拨片17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和转动轮22上的齿相互作用,在拨片的作用下转动轮22发生转动。上卡件28与下卡件29相互配合用于放置不同尺寸的挺柱。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实施方式如下:

一、根据挺柱的半径尺寸,转动转盘26调整上卡件28与下卡件29之间的间距,具体地,螺杆25的转动,使得其上设有的各个升降盘进行升降运动,直至能够在上夹持件282和下夹持件291之间放置挺柱为止;

二、将挺柱分别置于上夹持件282和下夹持件291之间;

三、放置完成后,通过转盘26使得上夹持件282向下运动,将挺柱夹持住;

四、开始实施渗氮操作;

五、在渗氮的过程中,电机14不断地转动,最终带动拨片绕着底板10的圆心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拨片17头与转动轮22的齿相互作用,使得转动轮22带动支架2转动,不断往复直至渗氮完成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