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0649发布日期:2020-04-21 18:0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抛丸清理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履带式抛丸清理机机是通过高强度耐磨橡履带或锰钢履带装载工件,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将弹丸抛向室体内的工件上,达到清理的目的,其工作原理为:在清理室中加入预定数量的工件,机器启动后,抛丸装置高速抛出的弹丸形成流丸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从而达到清理、强化的目的,抛出的弹丸及砂粒,流入弹丸收集装置内,由弹丸传送装置提升到抛丸装置中再次进行喷射,其中抛丸装置、弹丸收集装置、弹丸传送装置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市面上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抛丸机,但其仍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48529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均匀抛丸的履带式抛丸机其虽然提高了抛丸效果,但是其并未解决传统抛丸机清理室中工件抛瓦完毕后需要停机才能重装下批工件的问题,即并未实现连续抛丸,因此当前急需一种可以实现连续抛丸的履带式抛丸清理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进连续抛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机架;

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三辊绕横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履带,所述履带绕设在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三辊上,所述履带用于承载待抛丸工件,所述履带的外表面倾斜设置有若干传送条,所述若干传送条沿横向排列,所述传送条用于带动工件沿横向移动;

抛丸装置,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抛丸装置用于向所述履带上工件抛出高速弹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履带的进料端传送待抛丸工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压筒、第二压筒,所述第一压筒和所述第二压筒分别绕横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筒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压筒的外侧分别与所述履带两端的外侧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履带中间的若干所述传送条与横向的夹角为40°~55°,位于所述履带两端的若干所述传送条与横向的夹角为20°~3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弹丸收集装置,所述弹丸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弹丸收集装置用于对完成工作的弹丸进行收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弹丸传送装置,所述弹丸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弹丸收集装置收集的弹丸传送至所述抛丸装置进行再次工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所干孔洞用于使弹丸通过掉入弹丸收集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纵向为工件在履带上的行进方向,横向为水平面内与横向垂直的方向,将待抛丸工件放置在履带的进料端,利用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带动履带进行运动,履带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传送条,履带在运动的过程中传送条会与工件接触,带动工件向履带的出料端移动,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抛丸装置对工件抛出高速弹丸,抛丸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工件移动至出料端后,对该工件的抛丸完成,工件从履带的进料端连续进入,从履带的出料端连续输出,实现了抛丸机的连续工作,从而提高了抛丸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进料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如振动给料斗或任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给料的装置,利用给料装置将工件连续的放置在履带的进料端,实现了连续给料,从而提高了对工件的抛丸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分别转动安装在机架的两侧,进料和出料时,工件均可在后续物料的推动下从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中顺利通过,并且使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将履带的两端压住,防止履带的两端在履带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履带对工件的传送更为稳定,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传送条与横向的夹角越大,工件在履带上的传送速度越快,位于履带中间的若干传送条与横向的夹角为40°~55°,位于履带两端的若干传送条与横向的夹角为20°~30°,使得工件在履带的中部时传送速度较慢,在履带的两端时传送速度较快,从而使得工件在履带中部时有充足的抛丸时间,对工件进行充分抛丸,进而保证对工件的抛丸质量。

5、本实用新型中,将弹丸收集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弹丸收集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高度弹丸抛射在工件上后,运动速度减慢,并逐渐从履带上掉落,使弹簧收集装置位于履带的下侧,利用弹簧收集装置对弹丸进行收集以便于对弹丸进行再次利用,节约了弹丸,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环保。

6、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弹丸传送装置将弹丸收集装置收集的弹丸传送至抛丸装置,利用抛丸装置将弹丸再次抛出,从而实现了对弹簧的回收利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环保。

7、本实用新型中,在履带上开设了若干孔洞使得弹丸可以通过履带上的孔洞下落至弹丸收集装置中,使得完成工作的弹丸更易回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弹丸的回收效率,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履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1-第一辊,22-第二辊,23-第三辊,24-第一压筒,25-第二压筒,3-履带,31-传送条,4-抛丸装置,5-进料装置,6-弹丸收集装置,7弹丸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机架1;

第一辊21、第二辊22、第三辊23,第一辊21、第二辊22、第三辊23绕横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

履带3,履带3绕设在第一辊21、第二辊22和第三辊23上,履带3用于承载待抛丸工件,履带3的外表面倾斜设置有若干传送条31,若干传送条31沿横向排列,传送条31用于带动工件沿横向移动;

抛丸装置4,抛丸装置4设置在机架1上,抛丸装置4用于向履带3上工件抛出高速弹丸。

本实施例中,纵向为工件在履带3上的行进方向,横向为水平面内与横向垂直的方向,将待抛丸工件放置在履带3的进料端,利用第一辊21、第二辊22、第三辊23带动履带3进行运动,履带3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传送条31,履带3在运动的过程中传送条31会与工件接触,带动工件向履带3的出料端移动,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抛丸装置4对工件抛出高速弹丸,抛丸装置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工件移动至出料端后,对该工件的抛丸完成,工件从履带3的进料端连续进入,从履带3的出料端连续输出,实现了抛丸机的连续工作,从而提高了抛丸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进料装置5,进料装置5用于向履带3的进料端传送待抛丸工件。

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5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如振动给料斗或任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给料的装置,利用给料装置将工件连续的放置在履带3的进料端,实现了连续给料,从而提高了对工件的抛丸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压筒24、第二压筒25,第一压筒24和第二压筒25分别绕横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第一压筒24的外侧和第二压筒25的外侧分别与履带3两端的外侧接触。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压筒24和第二压筒25分别转动安装在机架1的两侧,进料和出料时,工件均可在后续物料的推动下从第一压筒24和第二压筒25中顺利通过,并且使第一压筒24和第二压筒25将履带3的两端压住,防止履带3的两端在履带3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履带3对工件的传送更为稳定,从而增加了本实施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位于履带3中间的若干传送条31与横向的夹角为40°~55°,位于履带3两端的若干传送条31与横向的夹角为20°~30°。

本实施例中,传送条31与横向的夹角越大,工件在履带3上的传送速度越快,位于履带3中间的若干传送条31与横向的夹角为40°~55°,位于履带3两端的若干传送条31与横向的夹角为20°~30°,使得工件在履带3的中部时传送速度较慢,在履带3的两端时传送速度较快,从而使得工件在履带3中部时有充足的抛丸时间,对工件进行充分抛丸,进而保证对工件的抛丸质量。

进一步,还包括弹丸收集装置6,弹丸收集装置6设置在机架1上,弹丸收集装置6用于对完成工作的弹丸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中,将弹丸收集装置6安装在机架1上,弹丸收集装置6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高度弹丸抛射在工件上后,运动速度减慢,并逐渐从履带3上掉落,使弹簧收集装置位于履带3的下侧,利用弹簧收集装置对弹丸进行收集以便于对弹丸进行再次利用,节约了弹丸,使得本实施例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还包括弹丸传送装置7,弹丸传送装置7用于将弹丸收集装置6收集的弹丸传送至抛丸装置4进行再次工作。

本实施例中,利用弹丸传送装置7将弹丸收集装置6收集的弹丸传送至抛丸装置4,利用抛丸装置4将弹丸再次抛出,从而实现了对弹簧的回收利用,从而使本实施例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履带3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干孔洞用于使弹丸通过掉入弹丸收集装置6中。

本实施例中,在履带3上开设了若干孔洞使得弹丸可以通过履带3上的孔洞下落至弹丸收集装置6中,使得完成工作的弹丸更易回收,提高了本实施例弹丸的回收效率,进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