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6391发布日期:2020-01-07 09:4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青铜器制作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



背景技术: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在制作仿古青铜器时,一般用石膏作为外范,把凝结后的石膏模,放入烘干炉中低温焙烧,石蜡熔化后回收,石膏模中形成膜壳;

烘干炉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石蜡熔化收集,二是对石膏模进行干燥;传统烘干炉的熔蜡收集方式,是在烘干炉中设置过滤式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上放置石膏模,石蜡熔化后向下透过网状结构汇聚到炉底进行收集,这种传统烘干炉的网状结构支撑强度有限,不能用来处理大型的,或者数量较多的石膏模,而且这种传统烘干炉在取放石膏模,收集蜡液时也十分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不仅便于收集熔蜡,而且便于取放大型的,或者数量较多的石膏模,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包含方形的烘干炉炉体和对应设于炉体前侧的炉门;所述炉体的左右两侧壁底面均设有安装于地面的底座,所述两底座之间设有平行于炉体侧壁的导轨;所述炉体内底部设有对应位于底座上方的支撑炉板,该支撑炉板底面设有能沿导轨移动的滚轮,所述支撑炉板上表面设有蜡道;所述蜡道包含沿导轨方向的纵蜡道和与纵蜡道连通的若干横蜡道,所述纵蜡道靠近炉门的一端贯通,且炉门底部外侧设有对应连通纵蜡道的导流管。

进一步,所述纵蜡道设有一条且位于支撑炉板上表面中部,所述横蜡道的中部与纵蜡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横蜡道均匀排列有八条。

进一步,所述纵蜡道的底面向炉门倾斜设置,横蜡道的底面向纵蜡道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蜡道的截面为顶部小于底部的梯形结构,且该梯形结构的底面为凹陷的弧面。

进一步,所述烘干炉为燃气式烘干炉,炉体侧壁设有进气口和点火装置,炉体顶部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所述支撑炉板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炉体内侧壁留有间隙,且支撑炉板底面与底座之间设有耐火密封材料。

进一步,所述导轨并排设有两条。

进一步,所述炉体和支撑炉板均从外向内依次由铁板、保温层和耐火砖组成。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为了便于在烘干炉中放置大型的石膏模具,或者一次性烘干数量较多的石膏模具,将整个炉底设为便于脱离炉体沿导轨抽出的支撑炉板,烘干石膏模时,只需将石膏模放置在支撑炉板上表面,连同支撑炉板一起送入烘干炉中即可,而且抽出支撑炉板也方便于收集蜡道中以及支撑炉板上表面残留的蜡液;在保证支撑炉板对石膏模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利用支撑炉板上表面的蜡道收集烘干炉工作过程中,从石膏模熔化的蜡液,并将蜡液引导至炉门的导流管进行收集;综上所述,该烘干炉不仅便于收集熔蜡,而且便于取放大型的,或者数量较多的石膏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炉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所述蜡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支撑炉板;3、纵蜡道;4、横蜡道;5、炉门;6、导轨;7、导流管;8、底座;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便于收集熔蜡的青铜器石膏模烘干炉,包含方形的烘干炉炉体1和对应设于炉体1前侧的炉门5,炉门5一侧边与对应炉体1侧壁铰接,便于炉门5向外打开;此外,烘干炉为燃气式烘干炉,炉体1侧壁设有进气口和点火装置,炉体1顶部设有排气口;优选的,炉体1和支撑炉板2均从外向内依次由铁板、保温层和耐火砖组成,保证炉体1的保温隔热性能;

炉体1的左右两侧壁底面均设有安装于地面的底座8,两底座8之间设有平行于炉体1侧壁的导轨6;炉体1内底部设有对应位于底座8上方的支撑炉板2,支撑炉板2底面设有能沿导轨6移动的滚轮9,支撑炉板2上表面设有蜡道;根据需要,导轨6并排设有两条,且支撑炉板2底面对应每条导轨6设有两个滚轮9,保证支撑炉板2在移动的过程中相对平稳;此外,支撑炉板2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炉体1内侧壁留有间隙,便于支撑炉板2从炉体1中抽出,且支撑炉板2底面与底座8之间设有耐火密封材料,使得支撑炉板2在送入炉体1中后,能够与整个炉体有很好的密封效果;将整个炉底设为便于脱离炉体1沿导轨6抽出的支撑炉板2,烘干石膏模时,只需将石膏模放置在支撑炉板2上表面,连同支撑炉板2一起送入烘干炉中即可,而且抽出支撑炉板2也方便于收集蜡道中以及支撑炉板2上表面残留的蜡液;

蜡道包含沿导轨6方向的纵蜡道3和与纵蜡道3连通的若干横蜡道4,纵蜡道3靠近炉门5的一端贯通,且炉门5底部外侧设有对应连通纵蜡道3的导流管7,当炉门5关闭时,导流管7与蜡道3刚好对接,且因为蜡液的黏度较大,对接处很小的间隙并不影响蜡液的收集;在保证支撑炉板2对石膏模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利用支撑炉板2上表面的蜡道收集烘干炉工作过程中,从石膏模熔化的蜡液,并将蜡液引导至炉门5的导流管7进行收集;根据需要,纵蜡道3设有一条且位于支撑炉板2上表面中部,横蜡道4的中部与纵蜡道3连通,便于熔化滴落在支撑炉板2上表面的蜡液能够均匀的汇聚到附近的蜡道中,优选的,横蜡道4均匀排列有八条,保证蜡道有足够的收集范围;此外,纵蜡道3的底面向炉门5倾斜设置,横蜡道4的底面向纵蜡道3倾斜设置,便于蜡道中的蜡液向导流管7中流动,有利于快速收集蜡液,防止蜡液在蜡道中堆积;根据需要,蜡道的截面为顶部小于底部的梯形结构,保证蜡道内部有更大的存储蜡液的空间,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蜡液的蒸发量,且该梯形结构的底面为凹陷的弧面,弧面结构能够保证当蜡液较少时,也能够在蜡道底部流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