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0676发布日期:2020-05-20 02:5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装置,尤其是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铜冶金操作作业中,一般使用开放式铜锍溜槽存在降温明显,车间污染严重等问题。专利cn206345899u中公开了一种“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通过通天然气达到保温效果,由于溜管结构本身保温绝热效果较差,仍需频繁打料疏通溜管,且存在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包括钢制上盖、钢制外壳、溜管上盖、溜管内衬、石棉板、捣打料,所述的铜锍溜管为圆柱形,铜锍溜管从外向内依次为钢制外壳、捣打料、石棉、内衬、铜锍通道;所述的钢制外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钢制上壳及钢制上盖,其中钢制上壳与钢制下壳卡扣配合,并形成整圆,钢制上盖比钢制上壳略长;上部分钢制上壳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溜管上盖卡在加强筋上;钢制外壳下部分为钢制底壳,钢制底壳内布有u形石棉板,石棉板内布有内衬层,石棉板与钢制底壳之间填充捣打料,石棉板与内衬层之间填充捣打料;内衬层的上开口宽度小于溜管上盖的下宽度。

所述的钢制上壳与钢制上盖之间为焊接连接。

所述的加强筋与钢制上壳焊接时略有倾斜角度,使的溜管上盖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的捣打料成分为二氧化硅、水玻璃、镁粉、镁砂,内衬和溜管上盖成分为碳化硅和氮化硅。

所述的内衬层为一u形整体结构,内部圆滑,上宽下窄。

所述的溜管上盖可与钢制上壳分离。

所述的钢制上盖为多件搭扣结构。

所述的各个结构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填充。

钢制外壳的上部分约占部铜锍溜管高度的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导锍管为密封结构,基本解决了污染问题,且保温效果明显。内衬采用碳化硅和氮化硅这种不沾结材料,延长了更换周期;由四层结构组成,保温绝热效果突出,不需补热,每米失热量约0.5℃;不同结构间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并用黄泥填充,密闭效果好。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钢制上盖、2为钢制上壳、3为溜管上盖、4为卡扣配合、5为钢制底壳、6为石棉板、7为内衬、8为捣打料、9为铜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包括钢制上盖1、钢制外壳、溜管上盖3、溜管内衬7、石棉板6、捣打料8,所述的铜锍溜管为圆柱形,铜锍溜管从外向内依次为钢制外壳、捣打料8、石棉、内衬7、铜锍通道9;所述的钢制外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钢制上壳2及钢制上盖1,其中钢制上壳2与钢制下壳卡扣配合4,并形成整圆,钢制上盖1比钢制上壳2略长;上部分钢制上壳2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溜管上盖3卡在加强筋上;钢制外壳下部分为钢制底壳5,钢制底壳5内布有u形石棉板6,石棉板6内布有内衬层,石棉板6与钢制底壳5之间填充捣打料8,石棉板6与内衬层之间填充捣打料8;内衬层的上开口宽度小于溜管上盖3的下宽度。

所述的钢制上壳2与钢制上盖1之间为焊接连接。

所述的加强筋与钢制上壳2焊接时略有倾斜角度,使的溜管上盖3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的捣打料8成分为二氧化硅、水玻璃、镁粉、镁砂,内衬7和溜管上盖3成分为碳化硅和氮化硅。

所述的内衬层为一u形整体结构,内部圆滑,上宽下窄。

所述的溜管上盖3可与钢制上壳2分离。

所述的钢制上盖1为多件搭扣结构。

所述的各个结构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填充。

钢制外壳的上部分约占部铜锍溜管高度的1/3。

钢制底壳5内铺设捣打料8,捣打料8内放石棉板6,再往内铺设内衬7,内衬7可更换;溜管上盖3嵌入到钢制上壳2中,溜管上盖3可与钢制上壳2分离,方便更换溜管上盖3;钢制上盖1为多件,之间为搭扣结构连接方式;钢制上盖1嵌带着溜管上盖3直接盖在钢制底壳5上,这时溜管上盖3正好搭在内衬7上;各个结构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填充。铜锍不与内衬7材料发生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包括钢制上盖(1)、钢制外壳、溜管上盖(3)、溜管衬、石棉板(6)、捣打料(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锍溜管为圆柱形,铜锍溜管从外向内依次为钢制外壳、捣打料(8)、石棉、内衬(7)、铜锍通道(9);所述的钢制外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钢制上壳(2)及钢制上盖(1),其中钢制上壳(2)与钢制下壳卡扣配合(4),并形成整圆,钢制上盖(1)比钢制上壳(2)略长;上部分钢制上壳(2)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溜管上盖(3)卡在加强筋上;钢制外壳下部分为钢制底壳(5),钢制底壳(5)内布有u形石棉板(6),石棉板(6)内布有内衬层,石棉板(6)与钢制底壳(5)之间填充捣打料(8),石棉板(6)与内衬层之间填充捣打料(8);内衬层的上开口宽度小于溜管上盖(3)的下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制上壳(2)与钢制上盖(1)之间为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与钢制上壳(2)焊接时略有倾斜角度,使的溜管上盖(3)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层为一u形整体结构,内部圆滑,上宽下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管上盖(3)可与钢制上壳(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制上盖(1)为多件搭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制外壳的上部分约占部铜锍溜管高度的1/3。


技术总结
一种铜冶金铜锍溜管,所述的铜锍溜管为圆柱形,铜锍溜管从外向内依次为钢制外壳、捣打料、石棉、内衬、铜锍通道;所述的钢制外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钢制上壳及钢制上盖,其中钢制上壳与钢制下壳卡扣配合,并形成整圆,钢制上盖比钢制上壳略长;上部分钢制上壳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溜管上盖卡在加强筋上;钢制外壳下部分为钢制底壳,钢制底壳内布有U形石棉板,石棉板内布有内衬层,石棉板与钢制底壳之间填充捣打料,石棉板与内衬层之间填充捣打料;内衬层的上开口宽度小于溜管上盖的下宽度;优点是:解决了污染问题且保温效果明显;延长了更换周期;密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祥;王智;王海滨;边瑞民;崔文昭;侯鹏;杜武钊;郑军涛;孙云强;孙健康;赵广双;陈永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