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

文档序号:984200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冶金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国内采用的固定式阳极铜冶炼炉主要有反射形式的反射炉。反射炉是一种表面加热的膛式炉,炉体结构主要由外层钢结构立柱框架、围板,顶部采用耐火砖砌筑为拱形,底部采用耐火砖砌筑为反拱形,各块耐火砖在砌筑时最后靠斧头形锁砖锁紧。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炉况加入高温热熔铜液或粗铜锭,喷入粉煤、燃油及空气,烟气经炉膛尾部烟道进入下道工序。生产时炉内温度较高,熔体达1230 °C,熔炼过程中炉顶及上部烟道会出现掉渣现象,炉底砖受高温膨胀、由炉体外部的框架立柱进行固定。若发生炉底部分漂砖(砖块漂浮松动)现象,在掉砖点(砖块脱离点)炉底砖受力改变,出现松动,通常采用停炉后进炉内进行全部炉底砖更换。该种方式不仅会造成停炉时间长、经济效益低,还会造成较大的施工强度,整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炉底砖作为炉内熔体的主要承载部分,对其连接的强度、密封性以及承载力均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炉底砖进行局部修补的方法,而对炉体修补的方法均不能达到炉底砖的使用要求,无法用于炉底砖的局部修补。而整体更换则存在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停炉时间长等不足。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施工量小,修补快速且满足使用要求的修补方法,成为炉底砖修补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修补快速、施工量小且满足使用要求的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物料入口观察炉体2内炉底砖I漂砖的范围,再通过炉外用钎杆探测确定损坏部分的精确位置及损坏情况;
b.确定炉底砖损坏范围后,停炉对炉膛供风进行强制冷却;冷却过程中不断调整炉底拉杆弹簧;
c.对炉底掉砖周围残留铜及铜渣进行清除,残留铜及铜渣清除干净后,观察炉底砖及砖缝情况,过程中注意对炉底砖进行保护;
d.采用气动风镐拆除已经漂起的炉底砖,拆除2—3块后观察炉底砖砖层下的渗铜情况,以便确定炉底砖拆除范围;在拆除炉底砖损坏范围边缘时,采取保护性拆除,对未损坏的炉底砖进行保护,并加撑杆进行加固,避免松动面积扩大;
e.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拆除完成后,该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砖层与捣打料层间渗漏下来的铜采取打孔拆除,拆除铜应采取切段的方法,不需拆除的炉底砖下部的铜尽量不扰动; f.拆除工序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恢复砌筑工作;如果下部捣打料有损坏,应采用原材质捣打料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即开始上部炉底砖砖层砌筑,砌筑采用湿砌,砌筑过程中应保证和炉底原结构一致,错缝搭接砌筑,保证灰浆饱满;
g.砌筑至最后一排进行锁砖,锁砖采用镁络砖加工锁口,由于炉底为反拱型,最后一块锁砖加工为方砖由上向下打入,该块锁砖砌筑前,应将下部灌满镁火泥,加工砖加工为正公差,采用大锤打入,保证镁火泥挤出并灌满灰缝;
h.砌筑完毕后,在挖修部位及周边用镁火泥进行一次灌浆;
1.作业时发现其它部位也有漂砖情况,需要挖修的,应采取a-h的相同步骤,边挖边恢复的施工方法,即拆除一部分,立即恢复砌筑,待砌筑完毕后,再拆除其它位置,以免拆除部位过大对整个炉底整体性造成不可恢复的扰动。
[0005]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h完成后,对修补区域的立柱及围板进行加强,提高强度,减少炉砖膨胀引起的变形量。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易行、安装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安全实用、能有效缩短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修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益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固定式阳极铜冶金行业。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用本发明实施后的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修补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0]—种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用该方法实施后的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修补区域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物料入口观察炉体(2)内炉底砖(I)漂砖的范围,再通过炉外用钎杆探测确定损坏部分的精确位置及损坏情况;
b.确定炉底砖损坏范围后,停炉对炉膛供风进行强制冷却;冷却过程中不断调整炉底拉杆弹簧;
c.对炉底掉砖周围残留铜及铜渣进行清除,残留铜及铜渣清除干净后,观察炉底砖及砖缝情况,过程中注意对炉底砖进行保护;
d.采用气动风镐拆除已经漂起的炉底砖,拆除2—3块后观察炉底砖砖层下的渗铜情况,以便确定炉底砖拆除范围;在拆除炉底砖损坏范围边缘时,采取保护性拆除,对未损坏的炉底砖进行保护,并加撑杆进行加固,避免松动面积扩大;
e.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拆除完成后,该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砖层与捣打料层间渗漏下来的铜采取打孔拆除,拆除铜应采取切段的方法,不需拆除的炉底砖下部的铜尽量不扰动;
f.拆除工序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恢复砌筑工作;如果下部捣打料有损坏,应采用原材质捣打料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即开始上部炉底砖砖层砌筑,砌筑采用湿砌,砌筑过程中应保证和炉底原结构一致,错缝搭接砌筑,保证灰浆饱满;
g.砌筑至最后一排进行锁砖,锁砖采用镁络砖加工锁口,由于炉底为反拱型,最后一块锁砖加工为方砖由上向下打入,该块锁砖砌筑前,应将下部灌满镁火泥,加工砖加工为正公差,采用大锤打入,保证镁火泥挤出并灌满灰缝;
h.砌筑完毕后,在挖修部位及周边用镁火泥进行一次灌浆;
1.作业时发现其它部位也有漂砖情况,需要挖修的,应采取a-h的相同步骤,边挖边恢复的施工方法,即拆除一部分,立即恢复砌筑,待砌筑完毕后,再拆除其它位置,以免拆除部位过大对整个炉底整体性造成不可恢复的扰动。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步骤h完成后,对修补区域的立柱及围板进行加强,提高强度,减少炉砖膨胀引起的变形量。
[0012]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所使用的工器具、零部件均为市场购买材料按常规机械加工、非标件制作安装。
[0013]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技术创新及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铜冶金炉炉底砖的针对性修补,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进行炉底砖全部更换带来的施工量大、成本高、停炉时间长等不足。炉底砖的修复较为复杂,而现有针对炉体的修补方法均不能用于炉底砖的修补。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物料入口观察炉体(2)内炉底砖(I)漂砖的范围,再通过炉外用钎杆探测确定损坏部分的精确位置及损坏情况; 确定炉底砖损坏范围后,停炉对炉膛供风进行强制冷却;冷却过程中不断调整炉底拉杆弹簧; 对炉底掉砖周围残留铜及铜渣进行清除,残留铜及铜渣清除干净后,观察炉底砖及砖缝情况,过程中注意对炉底砖进行保护; 采用气动风镐拆除已经漂起的炉底砖,拆除2—3块后观察炉底砖砖层下的渗铜情况,以便确定炉底砖拆除范围;在拆除炉底砖损坏范围边缘时,采取保护性拆除,对未损坏的炉底砖进行保护,并加撑杆进行加固,避免松动面积扩大; 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拆除完成后,该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砖层与捣打料层间渗漏下来的铜采取打孔拆除,拆除铜应采取切段的方法,不需拆除的炉底砖下部的铜尽量不扰动;拆除工序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恢复砌筑工作;如果下部捣打料有损坏,应采用原材质捣打料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即开始上部炉底砖砖层砌筑,砌筑采用湿砌,砌筑过程中应保证和炉底原结构一致,错缝搭接砌筑,保证灰浆饱满; 砌筑至最后一排进行锁砖,锁砖采用镁络砖加工锁口,由于炉底为反拱型,最后一块锁砖加工为方砖由上向下打入,该块锁砖砌筑前,应将下部灌满镁火泥,加工砖加工为正公差,采用大锤打入,保证镁火泥挤出并灌满灰缝; 砌筑完毕后,在挖修部位及周边用镁火泥进行一次灌浆; 作业时发现其它部位也有漂砖情况,需要挖修的,应采取a-h的相同步骤,边挖边恢复的施工方法,即拆除一部分,立即恢复砌筑,待砌筑完毕后,再拆除其它位置,以免拆除部位过大对整个炉底整体性造成不可恢复的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h完成后,对修补区域的立柱及围板进行加强,提高强度,减少炉砖膨胀引起的变形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补快速的固定式阳极铜冶金炉炉底砖的修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损坏部分的精确位置及损坏情况;b、停炉对炉膛供风进行强制冷却;c、对炉底掉砖周围残留铜及铜渣进行清除;d、确定炉底砖拆除范围并进行拆除;e、损坏范围内的炉底砖砖层与捣打料层间渗漏下来的铜采取打孔拆除;f、进行恢复砌筑工作;g、砌筑至最后一排进行锁砖;h、在挖修部位及周边用镁火泥进行一次灌浆;i、发现其它部位有漂砖情况时采取a-h的相同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修补的步骤。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安装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安全实用等优点。
【IPC分类】F27D1/16
【公开号】CN105605924
【申请号】CN201610084649
【发明人】杨春银, 惠兴欢, 朱江, 张福长, 孙双荣
【申请人】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