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395发布日期:2020-05-20 00:5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翻砂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时先将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紧实刮平,下型造完,将造好的砂型翻转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剂,放上砂箱,填型砂并紧实、刮平,将上砂箱翻转180度,分别取出上、下半型,再将上型翻转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浇注。这套工艺俗称--“翻砂”。

在翻砂铸造时,需要用到地埋式的电炉进行砂加热,在传统的设备中,设备存在翻转不便,翻转角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在调节翻转角度时,由于炉身本身较热,难以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限位,而且在加热时,炉口缺少保温装置,易散失热量,造成能源浪费。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以解决在翻砂铸造时,需要用到地埋式的电炉进行砂加热,在传统的设备中,设备存在翻转不便,翻转角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在调节翻转角度时,由于炉身本身较热,难以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限位,而且在加热时,炉口缺少保温装置,易散失热量,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包括电炉主体、炉身加热套、炉口加热套、翻转架、拱板、翻转轴、配重盘、轮盘、限位盘、限位槽、限位座、限位杆、拉簧、节点销轴、压杆、耳板、净排口、倾料块和插杆孔;

所述电炉主体的筒身上包套有一圈炉身加热套;所述电炉主体的左端侧壁右端侧壁中部竖向安装有凹状的拱板;所述拱板的外壁中部垂直转动连接有翻转轴,其翻转轴的末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三角架状的翻转架;左端的所述翻转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轮盘;所述拱板与轴承座之间的翻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配重盘,且配重盘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偏心块;

所述轮盘内侧的翻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所述翻转轴下方的翻转架的竖杆上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压杆的中部,其压杆右端通过节点销轴转动连接在翻转架前端;所述压杆的左端穿过固定在翻转架后端的耳板中,其耳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炉主体的上端为细口式结构,且电炉主体的上端倾斜面的外壁上包套有一圈防水的炉口加热套。

进一步的,所述电炉主体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净排口,其净排口位于炉口加热套和炉身加热套相接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间隔均匀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中竖向插接有限位杆,而限位杆的上端插接在限位盘上开设的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拉簧,其拉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座的下端,而拉簧的下端则固定在限位杆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炉主体的后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倾料块,其倾料块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l状的插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电炉主体的上端为细口式结构,且电炉主体的上端倾斜面的外壁上包套有一圈防水的炉口加热套,可用于电炉主体的开口处进行保温加热,防止热量过多损失。

由于电炉主体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净排口,其净排口位于炉口加热套和炉身加热套相接的位置处,当排料时,通过净排口可将电炉主体内的砂完全排出。

由于限位盘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间隔均匀的限位槽,可与限位杆相配合,对电炉主体的位置进行锁止,且限位座中竖向插接有限位杆,而限位杆的上端插接在限位盘上开设的限位槽中,当抽拉限位杆时,可将限位杆从限位盘上的限位槽中脱离,以便于达到解锁或者锁止的目的,并且限位杆上套接有拉簧,其拉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座的下端,而拉簧的下端则固定在限位杆的中部,可通过拉簧自动复位进行锁止,并且能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始终保持锁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电炉主体;2、炉身加热套;3、炉口加热套;4、翻转架;5、拱板;6、翻转轴;7、配重盘;8、轮盘;9、限位盘;901、限位槽;10、限位座;11、限位杆;1101、拉簧;12、节点销轴;13、压杆;14、耳板;15、净排口;16、倾料块;1601、插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砂车间用地埋式电炉设备,包括电炉主体1、炉身加热套2、炉口加热套3、翻转架4、拱板5、翻转轴6、配重盘7、轮盘8、限位盘9、限位槽901、限位座10、限位杆11、拉簧1101、节点销轴12、压杆13、耳板14、净排口15、倾料块16和插杆孔1601;

所述电炉主体1的筒身上包套有一圈炉身加热套2;所述电炉主体1的左端侧壁右端侧壁中部竖向安装有凹状的拱板5;所述拱板5的外壁中部垂直转动连接有翻转轴6,其翻转轴6的末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三角架状的翻转架4;左端的所述翻转轴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轮盘8;所述拱板5与轴承座之间的翻转轴6上转动连接有配重盘7,且配重盘7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偏心块;

所述轮盘8内侧的翻转轴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盘9;所述翻转轴6下方的翻转架4的竖杆上安装有限位座10;所述限位杆11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压杆13的中部,其压杆13右端通过节点销轴12转动连接在翻转架4前端;所述压杆13的左端穿过固定在翻转架4后端的耳板14中,其耳板14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的通孔。

其中,所述电炉主体1的上端为细口式结构,且电炉主体1的上端倾斜面的外壁上包套有一圈防水的炉口加热套3,可用于电炉主体1的开口处进行保温加热,防止热量过多损失。

其中,所述电炉主体1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净排口15,其净排口15位于炉口加热套3和炉身加热套2相接的位置处,当排料时,通过净排口15可将电炉主体1内的砂完全排出。

其中,所述限位盘9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间隔均匀的限位槽901,可与限位杆11相配合,对电炉主体1的位置进行锁止。

其中,所述限位座10中竖向插接有限位杆11,而限位杆11的上端插接在限位盘9上开设的限位槽901中,当抽拉限位杆11时,可将限位杆11从限位盘9上的限位槽901中脱离,以便于达到解锁或者锁止的目的。

其中,所述限位杆11上套接有拉簧1101,其拉簧11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座10的下端,而拉簧1101的下端则固定在限位杆11的中部,可通过拉簧1101自动复位进行锁止,并且能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始终保持锁止状态。

其中,所述电炉主体1的后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倾料块16,其倾料块16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l状的插杆孔1601,当需要进行倾料时,可使用插杆插接在插杆孔1601中,将电炉主体1向前翻转进行倾料。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时时,由于电炉主体1的上端为细口式结构,且电炉主体1的上端倾斜面的外壁上包套有一圈防水的炉口加热套3,可用于电炉主体1的开口处进行保温加热,防止热量过多损失;

而当需要排料时,可通过下压压杆13,使得限位杆11向下移动,从而从限位盘9上的限位槽901中脱离,脱离锁止状态,由于电炉主体1的后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倾料块16,其倾料块16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l状的插杆孔1601,当需要进行倾料时,可使用插杆插接在插杆孔1601中,将电炉主体1向前翻转进行倾料,而且电炉主体1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净排口15,其净排口15位于炉口加热套3和炉身加热套2相接的位置处,当排料时,通过净排口15可将电炉主体1内的砂完全排出;

在锁止过程中,由于限位盘9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间隔均匀的限位槽901,可与限位杆11相配合,对电炉主体1的位置进行锁止,且限位座10中竖向插接有限位杆11,而限位杆11的上端插接在限位盘9上开设的限位槽901中,当抽拉限位杆11时,可将限位杆11从限位盘9上的限位槽901中脱离,以便于达到解锁或者锁止的目的,而且限位杆11上套接有拉簧1101,其拉簧11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座10的下端,而拉簧1101的下端则固定在限位杆11的中部,可通过拉簧1101自动复位进行锁止,并且能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始终保持锁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