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195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刀片是指装夹在刀体上的片状物体,并由它形成刀具的切削部分;在进行金属刀片生产中,刀刃磨削会产生热量,为保证刃口磨削正常进行,需要刀片进行冷却处理,然而为了防止防止在冷却的过程中发生生锈的情况,一般会用水加其它油混合做成冷却液,在长时间磨削中,冷却液温度会升高,如果要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就需要对冷却液进行频繁的更换,这就导致生产的成本增加,从而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在进行刀片生产的过程中达到循环冷却的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来解决如何能够在进行刀片生产的过程中达到循环冷却的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安装有格栅放置板,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底端一侧且位于所述格栅放置板的下方安装有泵体一,所述泵体一的一侧边安装有泵管一,且所述泵管一远离所述泵体一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冷却箱,并延伸至所述冷却箱的外侧,所述冷却箱的底端中部安装有壳体,且所述泵管一远离所述泵体一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侧边顶端联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且远离所述泵管一的一侧安装有泵体二,且所述泵体二的远离所述泵管一的一侧边安装有泵管二,且所述泵管二远离所述泵体二的一端贯穿于壳体与所述冷却箱远离所述泵管一的一侧边并延伸至所述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冷却箱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套筒,且所述套筒均分别套设于所述泵管一以及所述泵管二的外侧,所述套筒内部的所述泵管一以及所述泵管二的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制冷片,且所述制冷片的顶端均安装有吸热块,所述制冷片的底端均安装有散热块,所述套筒的底端均安装有风管,且所述风管的底端均安装吸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边均安装有固定槽,且所述制冷片均位于所述固定槽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两侧边且位于所述泵管一以及所述泵管二的外侧边均安装有密封环一。

作为优选,所述泵管一与所述泵管二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冷却箱的贯穿处均套设安装有密封环二。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冷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底端且位于所述泵体一以及所述泵管二的外侧均安装有网罩。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所述吸风机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边均安装有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所述泵体一与所述泵管一以及所述泵体二与所述泵管二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冷却液在所述冷却箱与所述壳体之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便于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2、通过所述制冷片与所述吸热块以及所述散热块的互相作用,在所述吸风机与所述风管以及所述套筒的作用,能够对流动的冷却液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散去,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始终保持在冷却的状态,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在刀片生产中进行冷却处理。

3、通过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如何能够在进行刀片生产的过程中达到循环冷却的效果的问题,使得人们在刀片生产中对刀片进行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便于能够更好的达到循环冷却的效果,减少了冷却液的更换频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冷却箱;2、格栅放置板;3、泵体一;4、泵管一;5、壳体;6、泵体二;7、泵管二;8、套筒;9、凹槽;10、制冷片;11、吸热块;12、散热块;13、风管;14、吸风机;15、固定槽;16、密封环一;17、密封环二;18、固定杆;19、网罩;20、底座;21、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刀片生产中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所述冷却箱1的内部安装有格栅放置板2,所述格栅放置板2便于在进行刀片的冷却时对刀片进行放置,同时也不会对冷却液产生阻隔,方便人们的使用,所述冷却箱1的内部底端一侧且位于所述格栅放置板2的下方安装有泵体一3,所述泵体一3的一侧边安装有泵管一4,且所述泵管一4远离所述泵体一3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冷却箱1,并延伸至所述冷却箱1的外侧,所述冷却箱1的底端中部安装有壳体5,且所述泵管一4远离所述泵体一3的一端与所述壳体5的一侧边顶端联通,所述壳体5的内部底端且远离所述泵管一4的一侧安装有泵体二6,且所述泵体二6的远离所述泵管一4的一侧边安装有泵管二7,且所述泵管二7远离所述泵体二6的一端贯穿于壳体5与所述冷却箱1远离所述泵管一4的一侧边并延伸至所述冷却箱1的内部,通过所述泵体一3与所述泵管一4以及所述泵体二6与所述泵管二7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冷却液在所述冷却箱1与所述壳体5之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便于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5的两侧均安装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均分别套设于所述泵管一4以及所述泵管二7的外侧,所述套筒8内部的所述泵管一4以及所述泵管二7的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凹槽9,且所述凹槽9的内部均安装有制冷片10,且所述制冷片10的顶端均安装有吸热块11,所述制冷片10的底端均安装有散热块12,所述套筒8的底端均安装有风管13,且所述风管13的底端均安装吸风机14,通过所述制冷片10与所述吸热块11以及所述散热块12的互相作用,在所述吸风机14与所述风管13以及所述套筒8的作用,能够对流动的冷却液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散去,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始终保持在冷却的状态,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在刀片生产中进行冷却处理。

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所述凹槽9的内部两侧边均安装有固定槽15,且所述制冷片10均位于所述固定槽15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槽15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制冷片10在所述凹槽9的内部达到良好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进行使用。

实施例三,如图1、3所示,所述套筒8的两侧边且位于所述泵管一4以及所述泵管二7的外侧边均安装有密封环一16;通过所述密封环一16能够使得所述套筒8的内部达到一个密封的空间,从而便于能够对所述散热块12散发出的热量进行集中导出,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所述泵管一4与所述泵管二7位于所述壳体5与所述冷却箱1的贯穿处均套设安装有密封环二17;通过所述密封环二17能够使得所述冷却箱1以及所述壳体5达到良好的密封性,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进行冷却操作,且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也防止了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冷却液泄漏的情况发生,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五,如图1所示,所述套筒8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杆18,且所述固定杆18的顶端均与所述冷却箱1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杆18能够使得所述套筒8达到良好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能够分别使得所述泵管一4以及所述泵管二7达到良好的稳定性,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六,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箱1的内部底端且位于所述泵体一3以及所述泵管二7的外侧均安装有网罩19;通过所述网罩19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止所述冷却箱1内冷却液中可能含有的杂物或者颗粒吸入所述泵体一3或者所述泵体二6中,确保了稳定正常的循环冷却操作。

实施例七,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5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0,且所述吸风机14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0的底部四角边均安装有支撑腿21;通过所述底座20与所述支撑腿21的互相作用,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使得装置能够稳定的进行使用,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在所述冷却箱1以及所述壳体5的内部注入适量的冷却液体,然后将刀片放置于所述冷却箱1内部的所述格栅放置板2上,启动所述泵体一3与所述泵体二6,在所述泵管一4与所述泵管二7的作用下,使得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却箱1与所述壳体5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所述泵体一3与所述泵体二6进行运转的同时,启动所述吸风机14,并使得所述制冷片10进行通电,在冷却液体在所述泵管一4与所述泵管二7内部进行流动时,通过所述吸热块11对冷却液体中含有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在所述制冷片10与所述散热块12的作用下,将吸收的热量进行导出,然后在所述吸风机14与所述风管13的作用下,将热量进行排出,从而使得冷却液体能够始终保持在冷却的状态;总体而言使得人们在刀片生产中对刀片进行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便于能够更好的达到循环冷却的效果,减少了冷却液的更换频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