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3884发布日期:2020-07-17 15:4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工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台车电炉是国家标准节能型周期式作业电阻炉,超节能结构,吸热少,升温速度快。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高铬、高锰钢铸件、球墨铸铁、轧辊、钢球、45钢、不锈钢等淬火、退火、时效以及各种机械零件热处理之用。

由于热量传播的作用,电炉内温度不均匀,很容易导致温度局部的温度过高到达电阻丝的临界点,容易造成电阻丝的烧断,进而影响台车式电阻炉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台车式电炉内的温度是不均匀的,这样对大型支承辊堆焊焊后回火就会影响硬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可实现改善电炉内温度的均匀性,从而解决由于局部温度不均匀造成的电阻丝的烧断以及解决大型支撑辊堆焊焊后回火硬度的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包括炉体和温度均匀系统,所述温度均匀系统设于炉体的顶部,所述温度均匀系统包括降温层、过渡层、封闭层、隔热层、风扇驱动电机、联轴器、风扇支架、耐高温风扇和风向调节网,所述降温层设于炉体顶部,所述过渡层设于降温层下方,所述封闭层设于过渡层的下方,所述隔热层设于封闭层的下方,所述风向调节网设于隔热层的下方,所述风扇支架设于隔热层上且设于隔热层与风向调节网之间,所述耐高温风扇铰接设于风扇支架上,所述风扇驱动电机设于降温层上炉体顶部的下方,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设于风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穿过降温层、过渡层、封闭层和隔热层设于耐高温风扇上。

所述降温层包括降温层支撑体、冷却液装载腔、抽水电机、循环水管和循环降温腔,所述降温层支撑体设于过渡层上方,所述循环降温腔设于降温支撑体内,所述循环降温腔呈环绕联轴器设置,所述冷却液装载腔设于降温层支撑体上部风扇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抽水电机设于降温支撑体内循环降温腔一侧,所述循环水管连通冷却液装载腔、抽水电机和循环降温腔。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风扇的扇叶采用陶瓷、硅等耐高温材料,良好的耐高温材料可以延长耐高温风扇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更换,提高了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风扇设为两个,所述风扇驱动电机对应设有两个,两个耐高温风扇进一步改善炉体内温度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风向调节网铰接设于炉体内部耐高温风扇的下方,所述风向调节网连接设有风向调节电机,风向调节网在风向调节电机带动下旋转,起到调节风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均匀系统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炉体外侧,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风扇按键、风向调节按键、降温按键,所述风扇按键与风扇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风向调节按键与风向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降温按键与抽水电机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通过降温层可以迅速给联轴器降温,降低了损耗,延长耐高温风扇的使用时长,通过降温层、过渡层、封闭层和隔热层的多功能层的设置,起到保护温度均匀系统,尽量减缓温度均匀系统在高温条件的损耗;通过具有角度的耐高温风扇产生的气流旋涡,增加炉体内空气的流动性,改善炉体内温度的均匀性,从而解决由于局部温度不均匀造成的电阻丝的烧断以及解决大型支撑辊堆焊焊后回火硬度的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温度均匀系统,3、降温层,4、过渡层,5、封闭层,6、隔热层,7、风扇驱动电机,8、联轴器,9、风扇支架,10、耐高温风扇,11、风向调节网,12、降温层支撑体,13、冷却液装载腔,14、抽水电机,15、循环水管,16、循环降温腔,17、风向调节电机,18、控制面板,19、风扇按键,20、风向调节按键,21、降温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改善台车电炉温度均匀性的系统,它包括炉体1和温度均匀系统2,温度均匀系统2设于炉体1的顶部,温度均匀系统2包括降温层3、过渡层4、封闭层5、隔热层6、风扇驱动电机7、联轴器8、风扇支架9、耐高温风扇10和风向调节网11,降温层3设于炉体1顶部,过渡层4设于降温层3下方,封闭层5设于过渡层4的下方,隔热层6设于封闭层5的下方,风向调节网11设于隔热层6的下方,风扇支架9设于隔热层6上且设于隔热层6与风向调节网11之间,耐高温风扇10铰接设于风扇支架9上,风扇驱动电机7设于降温层3上炉体顶部的下方,联轴器8的一端设于风扇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上,联轴器8的另一端穿过降温层3、过渡层4、封闭层5和隔热层6设于耐高温风扇10上;降温层3包括降温层支撑体12、冷却液装载腔13、抽水电机14、循环水管15和循环降温腔16,降温层支撑体12设于过渡层4上方,循环降温腔16设于降温支撑体12内,循环降温腔16呈环绕联轴器8设置,冷却液装载腔13设于降温层支撑体12上部风扇驱动电机7的一侧,抽水电机14设于降温支撑体12内循环降温腔16一侧,循环水管15连通冷却液装载腔13、抽水电机14和循环降温腔16。

其中,耐高温风扇10的扇叶采用陶瓷、硅等耐高温材料,良好的耐高温材料可以延长耐高温风扇10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更换,提高了使用效率;耐高温风扇10设为两个,风扇驱动电机7对应设有两个,两个耐高温风扇10进一步改善炉体1内温度的均匀性;风向调节网11铰接设于炉体1内部耐高温风扇10的下方,风向调节网11连接设有风向调节电机17,风向调节网11在风向调节电机带动下旋转,起到调节风向的作用;温度均匀系统2还设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设于炉体1外侧,控制面板18上设有风扇按键19、风向调节按键20、降温按键21,风扇按键19与风扇驱动电机7电连接,风向调节按键20与风向调节电机17电连接,降温按键21与抽水电机14电连接。

具体使用时,机械零件通过台车进入炉体1加热,降温层3、过渡层4、封闭层5和隔热层6隔绝炉体1内的温度,将降温层3和炉体1顶壁之间的空间与炉体1内高温腔体隔离;按下降温按键21,抽水电机14启动,冷却液装载腔13内的冷却液通过抽水电机14依次进入循环降温腔16、冷却液装载腔13再进入循环降温腔16形成冷却液的循环,实现联轴器8的降温;按下风扇按键19,启动风扇驱动电机7,风扇驱动电机7带动联轴器8转动,联轴器8带动耐高温风扇10转动,两个耐高温风扇10转动使炉体1内的气流形成涡流,改善炉体1内的温度均匀性;按下风向调节按键20,启动风向调节电机17,风向调节电机17带动风向调节网11转动,调节风向,进一步改善炉体1内温度的均匀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