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户外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2764发布日期:2020-05-20 02:1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户外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刀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户外磨刀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携带,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磨刀器,但该磨刀器只具备磨刀功能,功能单一,不适合户外郊游或户外生存体验使用。户外郊游或户外生存体验中常常需要用到手电筒或螺丝刀等工具,若单独携带手电筒或螺丝刀,不仅需占据较大空间,而且会增加使用者的负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照明和螺丝刀功能的多功能户外磨刀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户外磨刀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磨刀口,还包括照明组件和螺丝刀组件;本体的高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照明组件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照明组件包括壳体、照明灯和电源,电源位于壳体内,照明灯位于壳体表面,照明灯与电源电连接,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卡钩,壳体上设有卡槽,卡钩与卡槽连接;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磁铁块,螺丝刀组件与磁铁块磁吸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本体上设有照明组件,有利于实现照明功能,通过卡钩和卡槽连接,实现照明组件与第一安装槽的可拆卸连接,当照明组件的电源电量耗尽时,将照明组件从本体上拆下,方便更换电源,通过在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磁铁块,用于实现螺丝刀组件和本体的可拆卸连接,既方便螺丝刀组件的取用,又能防止螺丝刀组件意外脱离第二安装槽,方便运输和存放,本实用新型具有磨刀、照明和螺丝刀功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沿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阶梯槽在本体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阶梯槽在本体高度方向上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置物腔,第一外壳的宽度大于第二外壳的宽度,卡槽位于第一外壳上;第一外壳位于第一阶梯槽内,第二外壳位于第二阶梯槽内。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用于与照明组件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对应设置,实现照明组件与第一安装槽在本体厚度方向上的限位,有利于防止照明组件脱离第一安装槽。

又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一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位于卡槽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弹性抵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弹性件抵接在第一安装槽和壳体之间,有利于防止照明组件在第一安装槽内沿本体的厚度方向回来晃动,以进一步固定照明组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螺丝刀组件包括多个螺丝刀头和安装座,多个螺丝刀头分设在安装座的周面上,螺丝刀头采用金属磁性材料制成。

由上述的方案可见,螺丝刀组件设有多个螺丝刀头,各个螺栓刀体的类型或规格各不相同,以适应多种不同拧螺丝需求,实用性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安装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第二安装槽连通,通孔与安装座对应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两个通孔,方便使用者将手指穿过通孔作用在螺丝刀组件的安装座表面,并向上推起螺丝刀组件,有利于快速取出螺丝刀组件。

又进一步的方案是,螺丝刀组件设为两组,两组螺丝刀组件沿磁铁块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刀口包括细磨刀口和粗磨刀口,细磨刀口和粗磨刀口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侧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刀口还包括自由磨刀口,自由磨刀口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体的第二侧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自由磨刀口,使得使用者可手持多功能磨刀器按照使用者自身需求调节不同的磨刀角度,有利于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的第二侧上设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凸出本体的第二侧表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支撑平台,使得多功能户外磨刀器能平稳地摆放在平台上,方便磨刀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c-c向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为了方便说明,将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为x方向,将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为y方向,将本体1的厚度方向设为z方向。多功能户外磨刀器包括本体1、照明组件2、螺丝刀组件3和挂绳杆4。本体1上设有三个磨刀口,三个磨刀口分别为细磨刀口11、粗磨刀口12和自由磨刀口13,细磨刀口11和粗磨刀口12沿x方向设置在本体1的第一侧上,自由磨刀口13沿x方向设置在本体1的第二侧上。细磨刀口11内交叉设有两个陶瓷刀片,用于细磨刀具;粗磨刀口12内交叉设有两个钨钢刀片,用于粗磨刀具。自由磨刀口13内设有一长条状的刀片,刀片上沿x方向设有条形凹槽,用于藏纳磨刀时产生的碎屑。

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4,照明组件2位于第一安装槽14内。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上还设有第二安装槽15,螺丝刀组件3均位于第二安装槽15内。第一安装槽14位于本体1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第二安装槽15位于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细磨刀口11和粗磨刀口12位于本体1长度方向的第二端。

挂绳杆4沿x方向设置在本体1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上并位于本体1的第二端上,方便与挂绳连接。本体1的第二侧上还设有两个支撑平台16,自由磨刀口13设置在两个支撑平台16之间,两个支撑平台16凸出本体1的第二侧表面,且凸出高度相等。

参见图3并结合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视角的结构图,第一安装槽14包括第一阶梯槽141和第二阶梯槽142,第一阶梯槽141和第二阶梯槽142沿z方向设置,第一阶梯槽141在y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阶梯槽142在y方向上的长度,使得第一阶梯槽141和第二阶梯槽142之间形成有第一止挡部143。

参见图4并结合图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第一安装槽14沿z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144,照明组件2的开关按键27暴露在开口144内,方便启动开关按键27。第一安装槽14在z方向上的槽壁上设有卡钩145,卡钩145的钩部向第一安装槽14内延伸,用于与照明组件2卡接。

参见图5,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卡钩145钩部沿x方向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导引面146,钩部沿x方向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导引面147。安装照明组件2时,照明组件2沿x方向嵌入第一安装槽14内,照明组件2与卡钩145的第一导引面146滑动连接,拆卸照明组件2时,需向照明组件2施加一较大的外力,使得照明组件2反方向脱离第一安装槽14,此时照明组件2与卡钩145的第二导引面147滑动连接。

参见图4,第二安装槽15沿y方向设置,其槽口向上设置,第二安装槽15的槽内设有安装孔151,螺丝刀组件3的底板插入安装孔151内。安装孔151x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152,用于支撑螺丝刀组件3。

螺丝刀组件3包括四个螺丝刀头31和安装座32,四个螺丝刀头31分设在安装座32的周面上,螺丝刀头31采用金属磁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螺丝刀组件3设为两组,两组螺丝刀组件3平行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5内,第二安装槽15内的安装孔151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孔151沿z方向布置,用于与两个螺丝刀组件3的螺丝刀头31连接。

第二安装槽15在z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通孔153,两个通孔153分别与第二安装槽15连通,通孔153的形状与安装座32的形状对应设置,使得安装座32大部分暴露在通孔153内,本实施例的通孔153设置为矩形。

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图5中b-b向的剖视图。第二安装槽15内设有沿本体1厚度方向布置的磁铁块5,磁铁块5优选为长条状,磁铁块5位于两个安装孔151的下方,用于分别与两个螺丝刀头31磁吸连接。

参见图8和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图,照明组件2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第一外壳21在y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二外壳22在y方向的宽度,使得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之间形成第二止挡部23,第一外壳21位于第一阶梯槽141内,第二外壳22位于第二阶梯槽142内,第二止挡部23与第一止挡部143在z方向上抵接。第一外壳21的一侧上设有卡槽211,卡槽211位于第一外壳21的第一端上,用于与本体1上的卡钩145连接。

第一外壳21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位于卡槽211的一侧,用于与第一安装槽14的槽壁抵接。弹性件24优选为扭簧,扭簧的两端与第一外壳21y方向的两侧连接,扭簧两端在x方向上错位设置,扭簧的中部在z方向上具有弹性势能。弹性件24的中部设有卡扣241,第一外壳21的第一端端部设有凸台212,卡扣241与凸台212卡接。在安装照明组件2前,为了方便运输或存放,弹性件24的卡扣241与第一外壳21的凸台212卡接,在安装照明组件2时,需将卡扣241与凸台212分离,使得弹性件24的卡扣241一端向远离第一外壳21方向凸起,当照明组件2安装至第一安装槽14内时,弹性件24的卡扣241一端与第一安装槽14的槽壁抵接。

参见图10和图1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组件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中c-c向的剖视图。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之间形成置物腔25,照明组件2还包括照明灯26、开关按键27、控制电路板28和电源29,控制电路板28和电源29均位于置物腔25内,照明灯26和开关按键27均位于壳体表面,照明灯26通过控制电路板28与电源29电连接,开关按键27优选设置在第二外壳22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控制电路板28的电源29开关连接,当开关按键27被按下时,连接件下移按压电源29开关,控制电路板28的电路通电,照明灯26亮,当再次按下开关按键27时,连接件再次按压电源29开关,控制电路板28的电路断电,照明灯26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