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4622发布日期:2020-07-10 16: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夹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工装。

淬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实际使用时,大多数工装具有前进和回退工作,却不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从而使得该设备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通过第一气缸配合下模板带动被淬火件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完成淬火后,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线轨的顶部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滑座通过驱动杆配合长槽孔带动转盘以支撑体为转轴转动,直至转盘转动70°时,此时另一个被淬火件位于感应圈内,并准确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具备前进和回退工作的同时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从而实现便于使用的目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包括底板和感应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轨,所述第一线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轨,所述第二线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开设有长槽孔,且驱动杆活动连接在长槽孔的内壁,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被淬火件,且被淬火件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感应圈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挡块的表面与转盘的周侧面活动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支架,且第一气缸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第一线轨的表面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第二线轨的表面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座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支架,且第二气缸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的顶部插接有定位销,且定位销贯穿并延伸至被淬火件的两端,使得通过定位销可以将被淬火件进行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长槽孔为椭圆形结构,且长槽孔的大小与驱动杆的大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第一气缸配合下模板带动被淬火件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完成淬火后,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线轨的顶部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滑座通过驱动杆配合长槽孔带动转盘以支撑体为转轴转动,直至转盘转动70°时,此时另一个被淬火件位于感应圈内,并准确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具备前进和回退工作的同时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从而实现便于使用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具备前进和回退工作的同时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从而实现便于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板;2、感应圈;3、第一线轨;4、第一滑座;5、支撑板;6、下模板;7、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支架;9、挡块;10、第二线轨;11、第二滑座;12、支撑体;13、转盘;14、长槽孔;15、驱动杆;16、被淬火件;17、定位销;18、第二气缸;19、第二气缸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联机械手淬火用工装,包括底板1和感应圈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轨3,所述第一线轨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4,所述第一滑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轨10,所述第二线轨10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座11,所述第二滑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15,所述下模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底部开设有长槽孔14,且驱动杆15活动连接在长槽孔14的内壁,所述转盘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被淬火件16,且被淬火件1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感应圈2的内部;

所述下模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9,且挡块9的表面与转盘13的周侧面活动贴合,使得通过挡块9可以对转盘13顶部固定的被淬火件16进行限位;

所述下模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支架8,且第一气缸支架8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部,使得通过第一气缸7可以带动下模板6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滑座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第一线轨3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座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第二线轨10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座1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8,所述第二气缸18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支架19,且第二气缸支架19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部,使得通过第二气缸18可以带动第二滑座11在第二线轨10的顶部前后移动;

所述转盘13的顶部插接有定位销17,且定位销17贯穿并延伸至被淬火件16的两端,使得通过定位销17可以将被淬火件16进行固定;

所述长槽孔14为椭圆形结构,且长槽孔14的大小与驱动杆15的大小相等,使得驱动杆15可以在长槽孔14的内部移动。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通过将被淬火件16放置在转盘13的顶部,并通过定位销17插接在转盘13的顶部,使得定位销17可以将被淬火件16固定在转盘13的顶部,此时第一气缸7开始工作,使得第一气缸7将下模板6向感应圈2的一端推动,直至被淬火件16靠近感应圈2的一端位于感应圈2的内部并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并进行高频淬火,当淬火结束时,第一气缸7复位收缩带动下模板6向远离感应圈2的一端移动,直至下模板6回到初始位置,这时通过第二气缸18带动第二滑座11在第二线轨10的顶部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滑座11带动驱动杆15向后移动,通过驱动杆15配合长槽孔14,使得驱动杆15在向后移动的同时会通过长槽孔14带动转盘13以支撑体12为转轴转动,直至转盘13转动70°时,此时驱动杆15位于长槽孔14的一端无法再移动,第一气缸7继续将下模板6向感应圈2的一端推动,使得另一个被淬火件16位于感应圈2内,并准确到达淬火指定位置,淬火完毕时,第一气缸7带动下模板6回退到原始位置,并通过定位销17卸下被淬火件16,第二气缸18带动第二滑座11回退至原始位置,使得该设备可循环使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第一气缸7配合下模板6带动被淬火件16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完成淬火后,第二气缸18带动第二滑座11在第二线轨10的顶部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滑座11通过驱动杆15配合长槽孔14带动转盘13以支撑体12为转轴转动,直至转盘13转动70°时,此时另一个被淬火件16位于感应圈2内,并准确到达淬火指定位置,具备前进和回退工作的同时具备工件回转动作的功能,从而实现便于使用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