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472发布日期:2020-09-08 14:2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浇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



背景技术:

浇铸是将金属化成液态状,采用范模浇铸而制成器物的方法,它是最早的金属加工方法之一,浇铸成型的原料可以是单体、经初步聚合或缩聚的浆状物或聚合物与单体的溶液等。

现有的一部分五金浇铸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对浇铸位置进行调整时,往往需要人工拉动浇铸头,浇铸不够灵活且耗费人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人工调整浇铸位置极易烫伤工人,为此,提出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能够对浇铸装置进行多角度移动及灵活浇铸,解决了部分五金浇铸设备耗费人力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梁,且两个竖梁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每个所述横梁两端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相互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梁,所述第一移动梁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部,且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电机一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一输出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和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移动梁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均插接有第一驱动轮,且第一驱动轮的内圈均与第一驱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驱动轮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驱动杆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锥齿轮是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进一步的,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正面的中部均开设有的通道,两个所述通道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竖梁,两个所述竖梁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竖梁的底面和左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内底壁和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一固定轮,且第一固定轮卡接在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梁的外部设有移动体,且移动体的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并且移动梁插接于第四通孔的内部,所述移动梁剩余的四个外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移动体的内顶壁、内底壁和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二固定轮,且四个第二固定轮分别与四个第四凹槽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与竖梁插的插接运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移动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左右两侧面均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驱动箱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第二驱动杆,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贯穿两个齿轮二,且齿轮二的内圈与第二驱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三轴承,每个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三轴承并延伸至驱动箱的外部,且第二驱动杆的外表面均与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齿轮一带动齿轮二和该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驱动箱外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五凹槽,每个所述第五凹槽的内侧壁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三固定轮,每个所述升降轮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每个所述第三固定轮与第五凹槽之间卡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浇铸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升降轮带动连接条收回时,连接条通过第五凹槽和第三固定轮之间的间隙,对连接条起到了定向作用。

进一步的,移动体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上表面固定铰接有呈l型的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右端通过销钉固定铰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与第二活动杆右端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机构配合是更加稳定,并减小了摩擦。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内底壁呈条形螺纹状,第一驱动轮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条形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驱动轮与第一凹槽内底壁的螺纹在相互配合运动时更稳定,防止了运动时发生滑动摩擦。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化工原料反应釜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一、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能够带动第一驱动轮和第一驱动杆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驱动轮的外表面与第一凹槽的内壁呈螺纹扣合关系,因而第一驱动轮能够带动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移动梁在两个竖梁上进行前后方向的滑动式运动,通过设置有移动体、轴承座、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利用电机三转动的动力,能够带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进行铰接式推拉转动,利用第二固定轮和第四凹槽的卡接关系,能够推动移动体进行左右方向的滑动式运动,从而能够对浇铸机构的位置进行灵活调整,改变了人工拉动浇铸头进行移位的弊端,避免了烫伤工人,有效的节省了人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对浇铸装置进行多角度移动及灵活浇铸,解决了部分五金浇铸设备耗费人力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四轴承与第五凹槽之间卡接连接条,从而使升降轮旋转缠绕连接条是不偏离,并且四个呈方形排列的连接条能够对浇铸斗起到快速稳定不晃动的作用,通过设置驱动箱带动升降轮转动,带动浇铸斗降到有效最低位置,能够避免在浇铸时浇铸液因高度问题发生迸射,从而避免了浇铸液的浪费与员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角度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体俯视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横梁;3、移动梁;4、竖梁;5、电机一;6、电机二;7、电机三;8、第二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四凹槽;11、第二固定轮;12、固定板;13、轴承座;14、第一活动杆;15、第二驱动杆;16、驱动箱;17、第二活动杆;18、通道;19、第二轴承;20、第六凹槽;21、第一固定轮;22、第二凹槽;23、第三固定轮;24、固定块;25、第三轴承;26、齿轮一;27、连接条;28、升降轮;29、浇铸斗;30、第三通孔;31、第四通孔;32、齿轮二;33、第一轴承;34、移动体;35、第五凹槽;36、第二移动块;37、第三凹槽;38、第一凹槽;39、第一通孔;40、第二通孔;41、第一移动块;42、第一驱动轮;43、第一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金模具自动浇铸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块41、第二移动块36和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梁4,且两个竖梁4分别位于横梁2的两端,每个横梁2两端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第一移动块41和第二移动块36相互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39和第二通孔40,第一移动块41与第二移动块3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梁3,第一移动梁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9和第二通孔40相连通的第三通孔30,第一移动块4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33,第一移动块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5,电机一5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轴承33并延伸至第一通孔39的内部,且第一轴承33的内圈与电机一5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电机一5输出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第一通孔39的内侧壁和第二通孔40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9,移动梁3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驱动杆43,第一驱动杆43的两端均插接有第一驱动轮42,且第一驱动轮42的内圈均与第一驱动杆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通孔39内的第一驱动轮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且第一驱动杆43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8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9相啮合,锥齿轮是现有技术常见的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第一移动块41与第二移动块36正面的中部均开设有的通道18,两个通道18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竖梁4,两个竖梁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8,两个竖梁4的底面和左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2,两个第一驱动轮42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一凹槽38内,第一移动块41和第二移动块36的内底壁和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第六凹槽20,第六凹槽20的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一固定轮21,且第一固定轮21卡接在第二凹槽22的内部,移动梁3的外部设有移动体34,且移动体34的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31,并且移动梁3插接于第四通孔31的内部,移动梁3剩余的四个外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0,移动体34的内顶壁、内底壁和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三凹槽37,每个第三凹槽37内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二固定轮11,且四个第二固定轮11分别与四个第四凹槽10相卡接,使第一移动块41和第二移动块36与竖梁4进行插接运动时更加稳定。

移动体3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6,驱动箱16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6,电机二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6,齿轮一26的左右两侧面均啮合有齿轮二32,驱动箱16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第二驱动杆15,两个第二驱动杆15分别贯穿两个齿轮二32,且齿轮二32的内圈与第二驱动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箱1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三轴承25,每个第二驱动杆15的两端均贯穿第三轴承25并延伸至驱动箱16的外部,且第二驱动杆15的外表面均与第三轴承25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驱动杆15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轮28,使齿轮一26带动齿轮二32和该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15同时转动。

驱动箱16外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24,两个固定块2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五凹槽35,每个第五凹槽35的内侧壁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三固定轮23,每个升降轮2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7,每个第三固定轮23与第五凹槽35之间卡接有连接条27,连接条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浇铸斗29,使升降轮28带动连接条27收回时,连接条27通过第五凹槽35和第三固定轮23之间的间隙,对连接条27起到了定向作用。

移动体34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的上表面固定铰接有呈l型的第一活动杆14,第一活动杆14的右端通过销钉固定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7,第二移动块3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三7,电机三7的输出端与第二活动杆17右端的底面固定连接,使机构配合是更加稳定,并减小了摩擦。

第一凹槽38的内底壁呈条形螺纹状,第一驱动轮4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38相适配的条形螺纹,使第一驱动轮42与第一凹槽38内底壁的螺纹在相互配合运动时更稳定,防止了运动时发生滑动摩擦。

使用时,电机一5、电机二6、电机三7连接电源,浇铸装置下端放置若干模具,控制电机一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第一锥齿轮9带动第二锥齿轮8垂直啮合转动,第二锥齿轮8转动带动第一驱动杆43转动,第一驱动杆43转动带动第一驱动轮4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块41、第二移动块36和之间的移动梁3在两个竖梁4上进行前后方向的滑动式运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断电停止移动,再控制电机三7带动第二活动杆17旋转,第二活动杆17旋转带动第一活动杆14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轴承座13左端的移动体34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当移动体34移动到要浇铸模具的正上方,其中移动体34、驱动箱16、浇铸斗29在同一竖直位置,这时控制驱动箱16内部的电机一5转动,带动升降轮28转动,从而将连接条27进行放长,控制模具斗到达该磨具正上方贴近位置,放出浇铸液,待该模具装满,关闭浇铸斗29,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可持续重复上述操作,到达下一个模具相应位置进行连续的浇铸,提高了浇铸装置的工作效率,能够对浇铸装置进行多角度移动及灵活浇铸,解决了部分五金浇铸设备耗费人力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