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8268发布日期:2020-08-11 21: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生产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在降料面过程中,由于高炉下部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最低也能达到2100℃,造成高炉上部的温度最低能够达到800℃,对高炉其它的设备构成高温威胁,即高温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提供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对高炉炉内进行喷水作业,降低炉内温度,对高炉其它设备进行安全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

本技术:
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包括位于高炉内的多个测温孔以及从高炉的各测温孔伸出的打水管,打水管呈水平状态布置,打水管远离炉墙的前端焊死,打水管另一端通过打水管接口接入冷却水,打水管中靠近炉墙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区域不开孔,超出预设距离范围外的区域开有多个孔,用于向高炉内喷水。

进一步地,所述打水管中靠近炉墙的1.0m内的区域不开孔,在距离炉墙1.0m以上的区域分布有多个孔。

进一步地,每根打水管上分布有多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打水管上同一圆周上分布的相邻孔到该圆周中心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30°

进一步地,每根打水管的下半部分分布有六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

进一步地,每根打水管内径为65mm,打水管在炉内伸出的长度为4.4m,打水管上每个孔的孔径为5.0mm,相邻孔沿打水管长度方向的距离为100mm,每根打水管上共分布165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打水管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打水管从各测温孔中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打水管为无缝钢管,其壁厚大于10mm。

与传统的炉顶打水枪降温工艺导致的炉顶温度普遍在500℃以上,炉顶的各项设备具有不同程度损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喷水的均匀性和打水效果,能够有效将炉顶温度控制在要300℃以下,对高炉其它设备进行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为十字测温孔在高炉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打水管在高炉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打水管上具有多个孔的分段示意图;

图5为打水管上具有孔的分段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附图标记:1-打水管;2-水源;3-阀门;4-流量计;5-打水管接口;6-高炉钢甲;7-炉喉钢砖;8-测温孔;9-高炉中心线;10-打水管上分布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应用于高炉内。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高炉内,对高炉炉内进行喷水作业,能够有效降低炉内温度,保护高炉其它设备。

根据图1-5,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包括位于高炉内的多个测温孔8以及从高炉的各测温孔8伸出的打水管1,打水管1呈水平状态布置,打水管1远离炉墙的前端焊死,打水管1另一端通过打水管接口5接入冷却水,打水管1中靠近炉墙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区域不开孔,超出预设距离范围外的区域开有多个孔10,用于向高炉内喷水。更具体地,打水管1从水源2接入水流后,通过阀门3控制水流的通断和水流的大小,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与阀门3连接的流量计4来随时获知水流的情况。打水管1通过打水管接口5接入后,依次通过高炉钢甲6和炉喉钢砖7伸入炉内,基于打孔的部分进行喷水作业。

从图2和图3提供的位置示意图来看,高炉钢甲6和炉喉钢砖7之间的距离为350mm(毫米),所述测温孔可以位于距离高炉顶部1350mm的位置,所述测温孔108的孔径可以为例如100mm,所述炉内的直径可以为9000mm,所述打水管1距离炉内中心线9可以为例如1m以内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孔8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打水管1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打水管1从各测温孔8中伸出。所述测温孔8可以为高炉原有的十字测温孔,用于放置惯用的测温设备。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环境压力0.8mpa时,从打水管1孔10喷出的水的扬程不小于3m的强度下还能保持打水管1的支撑力度,所述打水管1优选为无缝钢管,其壁厚大于10mm,从而保证高炉降料面期间打水管1不发生高温弯曲现象。当然,为了能够实时调节打水管1进水的水量和流速,所述打水管1可以通过打水管接口5外接流量计和用于控制进水的阀门,所述打水管1与流量计和阀门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最佳的喷水效应,使得喷水均匀和有效降温,所述打水管1中靠近炉墙的1.0m内的区域不开孔,在距离炉墙1.0m以上的区域分布有多个孔10。更进一步地,每根打水管1上分布有多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10,如图5所示,打水管1上同一圆周上分布的相邻孔10到该圆周中心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30°

进一步地,每根打水管1的下半部分分布有六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10,以进一步实现有效均匀地喷水。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打水管1内径为65mm,打水管1在炉内伸出的长度为4.4m,打水管1上每个孔10的孔径为5.0mm,如图4所示,相邻孔10沿打水管1长度方向的距离为100mm,每根打水管1上共分布165个孔10。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知,现有技术中如有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设备,在此以引用的形式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预测说明书给出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都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也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高炉内的多个测温孔以及从高炉的各测温孔伸出的打水管,打水管呈水平状态布置,打水管远离炉墙的前端焊死,打水管另一端通过打水管接口接入冷却水,打水管中靠近炉墙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区域不开孔,超出预设距离范围外的区域开有多个孔,用于向高炉内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管中靠近炉墙的1.0m内的区域不开孔,在距离炉墙1.0m以上的区域分布有多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打水管上分布有多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打水管上同一圆周上分布的相邻孔到该圆周中心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打水管的下半部分分布有六排相邻径向间距相同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打水管内径为65mm,打水管在炉内伸出的长度为4.4m,打水管上每个孔的孔径为5.0mm,相邻孔沿打水管长度方向的距离为100mm,每根打水管上共分布165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打水管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打水管从各测温孔中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管为无缝钢管,其壁厚大于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包括位于高炉内的多个测温孔以及从高炉的各测温孔伸出的打水管,打水管呈水平状态布置,打水管远离炉墙的前端焊死,打水管另一端通过打水管接口接入冷却水,打水管中靠近炉墙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区域不开孔,超出预设距离范围外的区域开有多个孔,用于向高炉内喷水。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高炉炉内喷水装置,对高炉炉内进行喷水作业,降低炉内温度,对高炉其它设备进行安全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欧继胜;张军;耿君臣;黄波;李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