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1196发布日期:2020-07-29 02:52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膜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



背景技术:

手机钢化膜即钢化玻璃手机贴膜,是一种手机保护膜,用于保护屏幕。其厚度只有0.1毫米,能将原有的屏幕面完全覆盖,防止受到外力的损害、划伤,更增加了冲击吸收性,比pet膜的标准高5倍,而且不会影响屏幕的视频效果,使得手机钢化膜越来越受大众青睐。

现有的手机钢化膜的生产流程通常为:开料-cnc-抛光-清洗-热弯-钢化-涂油-烘烤-除泡;其中,扫光是cnc好的玻璃白片进行表面抛光,通过抛光机对玻璃白片进行抛光。

现有抛光机通过包括环台、抛光磨台、吸附机构以及打磨液管,其中,cnc好的玻璃白片吸附于吸附机构上,通过调整吸附机构使玻璃白片与抛光磨台贴合,通过旋转抛光磨台对玻璃白片进行抛光,抛光的同时打磨液管在抛光磨台上倒入打磨液。

由于环台有一定的高度,所以打磨液管与抛光磨台有一定的高度差,当打磨液管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可能会有一定的飞溅,可能影响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其具有的效果是,打磨液管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不易飞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其包括环台、抛光磨台、吸附机构以及打磨液管;

所述环台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打磨液管的支撑支架,所述打磨液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抛光磨台中心点正上方,所述打磨液管出口端套接有透水且柔性的缓流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抛光机的时候,打磨液管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从打磨液管出口端流出,然后经过透水且柔性的缓流套,缓流套对打磨液限速缓流,使得打磨液流速变慢,进而使得打磨液管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不易飞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液管为软管,所述打磨液管通过扎带与所述支撑支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的延展性强,拐弯容易,使得其便于安装固定,同时,使用扎带对打磨液管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圆盘、负压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吸附圆盘转动至抛光磨台内;

所述吸附圆盘上开有工字型的吸附口,所述吸附口与所述负压机构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抛光机的时候,负压机构与吸附口连通,产生负压,使钢化膜固定连接于吸附口位置,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将吸附圆盘转动至玻璃白片与抛光磨台抵接,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抽气泵以及抽气管;其中,所述抽气泵通过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吸附圆盘上的吸附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泵启动时,在吸附口位置形成负压,从而将放置于吸附口位置的玻璃白片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三个所述吸附口设置为一组且所述吸附圆盘上设置有多组吸附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组吸附就吸附一个玻璃白片,通过三个吸附口进行吸附,使得玻璃白片吸附更为紧固;同时设置成多组,使得一次工序可以抛光多个玻璃白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以及连接杆;其中,驱动件同于带动驱动齿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外壁上与所述转轴同轴转动,所述转轴外壁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吸附圆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驱动齿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驱动齿条移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轴同轴转动,然后转轴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吸附圆盘转动,使吸附圆盘转动至玻璃白片与抛光磨台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市购件,获取和实施起来均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台外壁正对所述连接杆的位置开有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避让槽避让连接杆,使得无需抬高整个吸附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抛光磨台中心位置设置有缓冲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打磨液从打磨液管中流出的时候,落在缓冲凸台上,缓冲凸台使得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减少打磨液的飞溅,同时缓冲凸台形成高度差,便于打磨液在抛光磨台转动的时候铺满整个抛光磨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打磨液管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缓流套对打磨液限速缓流,使得打磨液流速变慢,打磨液不易飞溅;

2.抛光磨台中心位置设置有缓冲凸台,缓冲凸台减少打磨液的飞溅,同时缓冲凸台形成高度差,便于打磨液在抛光磨台转动的时候铺满整个抛光磨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环台;11、避让槽;2、抛光磨台;21、缓冲凸台;3、吸附机构;31、吸附圆盘;311、吸附口;32、负压机构;321、抽气泵;322、抽气管;33、驱动机构;331、气缸;332、驱动齿条;333、第一齿轮;334、第二齿轮;335、转轴;336、连接杆;4、打磨液管;41、缓流套;42、支撑支架;5、基座;51、支撑腿;52、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机钢化膜生产用抛光机,其包括环台1、抛光磨台2、吸附机构3以及打磨液管4。该抛光机放置于基座5上,基座5包括四根支撑腿51以及支撑台52,环台1固定连接于支撑台52上端面。

环台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打磨液管4的支撑支架42,打磨液管4的出口端位于抛光磨台2中心点正上方,打磨液管4出口端套接有透水且柔性的缓流套41。缓流套41可选为透水布制成,可通过扎带或绳子绑紧于打磨液管4出口,在打磨液管4的出口端形成兜状,对流出打磨液起到缓流限速的作用。

打磨液管4为软管,打磨液管4通过扎带与支撑支架42连接。软管的延展性强,拐弯容易,使得其便于安装固定,同时,使用扎带对打磨液管4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抛光磨台2中心位置凸起有缓冲凸台21。当打磨液从打磨液管4中流出的时候,落在缓冲凸台21上,缓冲凸台21使得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减少打磨液的飞溅,同时缓冲凸台21形成高度差,便于打磨液在抛光磨台2转动的时候铺满整个抛光磨台

参照图2,吸附机构3包括吸附圆盘31、负压机构32以及驱动机构33;其中,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吸附圆盘31转动至抛光磨台2内,吸附圆盘31上开有工字型的吸附口311,吸附口311与负压机构32连通。使用该抛光机的时候,负压机构32与吸附口311连通,产生负压,使钢化膜固定连接于吸附口311位置,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3将吸附圆盘31转动至玻璃白片与抛光磨台2抵接。

具体的,负压机构32包括抽气泵321以及抽气管322;其中,抽气泵321通过抽气管322与吸附圆盘31上的吸附口311连通,抽气泵321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抽气泵321启动时,在吸附口311位置形成负压,从而将放置于吸附口311位置的玻璃白片固定住。

为了使得玻璃白片吸附更为紧固,进一步的,三个吸附口311设置为一组且吸附圆盘31上设置有多组吸附口311。每组吸附就吸附一个玻璃白片,通过三个吸附口311进行吸附,使得玻璃白片吸附更为紧固;同时设置成多组,使得一次工序可以抛光多个玻璃白片。

参照图2以及图3,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件、驱动齿条332、第一齿轮333、第二齿轮334、转轴335以及连接杆336;其中,驱动件同于带动驱动齿条33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驱动齿条332与第一齿轮333啮合,第一齿轮333与第二齿轮334相互啮合,第二齿轮334固定连接于转轴335外壁上与转轴335同轴转动,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支撑台52上,转轴335外壁与连接杆336固定连接,连接杆336与吸附圆盘31固定连接。

驱动件带动驱动齿条33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驱动齿条332移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齿轮333转动,第一齿轮333带动第二齿轮334转动,第二齿轮334带动转轴335同轴转动,然后转轴335带动连接杆336转动,连接杆336带动吸附圆盘31转动,吸附圆盘31绕转轴335转动180°,从而使吸附圆盘31转动至玻璃白片与抛光磨台2抵接。

具体的,驱动件可选为气缸331,气缸331竖直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台52上,气缸331的输出端与驱动齿条332的下端固定连接,因为气缸331为市购件,获取和实施起来均较方便,因此驱动件选为气缸331。

参照图1以及图2,环台1外壁正对连接杆336的位置开有避让槽11。通过避让槽11避让连接杆336,使得无需抬高整个吸附机构3,吸附圆盘31便可转动至与抛光磨台2抵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该抛光机的时候,打磨液管4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从打磨液管4出口端流出,然后经过透水且柔性的缓流套41,缓流套41对打磨液限速缓流,使得打磨液流速变慢,进而使得打磨液管4在倒入打磨液的时候,打磨液不易飞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