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7108发布日期:2020-08-14 19:3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棒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光伏行业中,为了去除硅棒加工过程的缺陷,减小废片率,需要在开方后、切片前对硅棒进行磨削加工,将开方后不同规格单晶、多晶硅方棒进行角、面一体抛光,将方锭打磨成待切片的标准规格,目前,市场上在用的磨床都是将硅棒的面和角分开加工,这种分开加工的方式存在着工位浪费、总加工时间长、产能低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用于驱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进给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针对方棒磨削的磨头体。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组件包括与支撑框架底部连接的固定座、用于导引固定座的进给导轨、用于驱动固定座移动的进给驱动,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于进给导轨上,所述进给导轨沿支撑框架移动方向设置。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驱动通过进给丝杠与固定座动力连接,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与进给丝杠配合的进给移动端,所述进给丝杠一端与进给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进给移动端与进给丝杠的配合实现移动。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导轨设置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进给丝杠两侧。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于设置磨头体的砂轮体壳、用于导引砂轮体壳升降的升降导轨、用于驱动砂轮体壳沿升降导轨移动的升降驱动,所述升降导轨竖直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所述砂轮体壳滑动连接于升降导轨上。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驱动通过升降丝杠与砂轮体壳动力连接,所述砂轮体壳对应侧设置有与进给丝杠配合的升降移动端,所述升降丝杠一端与升降驱动连接,所述砂轮体壳通过升降移动端与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升降。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驱动固设于支撑框架的顶部,升降丝杠竖直设置,升降丝杠顶端与升降驱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设置有两条,且平行设置在升降丝杠两侧。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磨头体包括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主轴、设置于主轴端部的砂轮,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砂轮体壳上并通过主轴驱动砂轮转动。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砂轮体壳上对应主轴设置有主轴连接孔,所述主轴活动连接于主轴连接孔内。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主轴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主轴下端与砂轮连接,主轴上端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倒角、磨弧工序作为独立工作单元,实现可与其他磨削机构随意组合,从而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工艺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磨削机构可对开方后不同规格硅方棒进行角及弧的磨削加工,扩大了设备的应用范围,另外该磨削机构可实现倒角工序与磨面工序同时进行,这样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进给组件,2—支撑框架,3—升降组件,4—磨头体,11—固定座,12—进给固定端,13—进给移动端,14—进给丝杠,15—进给导轨,16—进给驱动,31—砂轮体壳,32—升降固定端,33—升降移动端,34—升降丝杠,35—升降导轨,36—升降驱动,41—主轴,42—旋转电机,43—砂轮,44—电机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主要包含进给组件(1),滑动安装在进给组件(1)上的支撑框架(2),设置在支撑框架(2)上的升降组件(3),倾斜设置在升降组件(3)上的磨头体(4)。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给组件(1)包括固定座(11)、进给固定端(12)和进给移动端(13)、进给丝杠(14)、进给导轨(15)、进给驱动(16)。所述固定座(11)与支撑框架(2)的底部固连,所述进给丝杠(14)通过进给固定端(12)固设于整机设备底座上,且其与进给移动端(13)连接,所述进给移动端(13)与固定座(11)的底部连接。所述进给丝杠(14)固定的一端与进给驱动(16)连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给导轨(15)设置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进给丝杠(14)两侧,所述进给导轨(15)与固定座(11)的连接。其中所述进给丝杠(14)、进给导轨(15)在水平方向设置。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砂轮体壳(31)、升降固定端(32)和升降移动端(33)、升降丝杠(34)、升降导轨(35)、升降驱动(36)。其中,所述升降丝杠(34)通过升降固定端(32)固设于支撑框架(2)上,所述升降丝杠与升降移动端(33)连接,所述升降移动端(33)与砂轮体壳(31)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丝杠(34)固定的一端与升降驱动(36)连接,所述升降驱动(36)固设于支撑框架(2)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升降导轨(35)设置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升降丝杠(34)两侧,所述升降导轨(35)通过升降移动端(33)与砂轮体壳(31)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丝杠(34)、升降导轨(35)在竖直方向设置。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磨头体(4)包括穿过砂轮体壳(31)的主轴(41),所述主轴(41)的一端与旋转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连接砂轮(43)。所述旋转电机(42)外设有电机防护罩(44)进行防护。进一步的,所述砂轮体壳上(31)对应主轴(41)设置有主轴连接孔,主轴连接孔内设置轴承,所述主轴(4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主轴连接孔内。优选的,所述主轴(4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主轴(41)下端与砂轮(43)连接,主轴(41)上端与旋转电机(42)输出端连接。该磨头体是倾斜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方式使得该磨削机构可根据磨削需求,将磨头体安装角度设置成任意角度。

工作时,进给驱动(16)驱动进给丝杠(14),通过进给移动端(13)与固定座(11),带动支撑框架(2)在水平方向移动。升降驱动(36)驱动升降丝杠(34),进而带动砂轮体壳(31)以及磨头体(4)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宽度及高度的方棒加工。磨头体(4)移动到位后,砂轮(43)通过旋转电机(42)驱动转动。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