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8456发布日期:2020-07-07 14:43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耐磨衬板用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被广泛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球磨机衬板用来保护筒体,使筒体免受研磨体和物料直接的冲击与磨擦。为了不断提高球磨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球磨机的生产成本,生产企业对球磨机衬板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金属衬板的材料选择非常关键,高锰钢在耐磨金属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材料在冶金、矿山、建材、原材料加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高锰钢奥氏体组织较稳定,加工硬化能力较强,在非强烈冲击工况条件下,加工硬化能力不足而不能有效发挥其耐磨性能。为了寻找非强烈冲击工况条件下耐磨性能强的耐磨材料,国内外学者研制了高铬铸铁,但因为高铬铸铁中的碳化物和高碳马氏体脆性大,在有一定冲击的工况下,极易出现剥落断裂等现象,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研制了马氏体、贝氏体钢和奥氏体-贝氏体钢用于非强烈冲击工况,但因硬度低、淬透性差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提高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生产工艺,能够大幅提高耐磨衬板的耐磨性和强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元素组成:c1.00~1.50%、si0.60~0.90%、mn13~19.0%、cr1.00~3.50%、ti0.10~0.50%、v0.50~1.10%、nb0.10~0.50%、cu0.20~0.80%、mo0.50~0.90%,ni0.1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较优的,强韧化高锰钢衬板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元素组成:c1.20%、si0.82%、mn16.98%、cr1.99%、ti0.21%、v0.85%、nb0.25%、cu0.48%、mo0.73%、ni0.2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强韧化高锰钢衬板的熔炼原料包括生铁、废钢、硅铁、锰铁、铬铁、脱氧铝线、废铜、钼铁、镍板、铌铁、钒铁、钛铁和钇基重稀土。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强韧化高锰钢衬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钢液温度达到熔点1200~1250℃时加入生铁、废钢,待钢液达到熔点高于1300℃时,依次加入铬铁、硅铁和锰铁至完全熔化;

s2)、当钢液达到熔点达到1500~1600℃时,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脱氧后依次加入镍铁、钼铁、铌铁、铜、钒氮合金、钒铁、钛铁,钢包内加入钇重稀土;

s3)、当钢液温度降至1400~1450℃浇注入砂型模具型腔中,在0.4mp~0.9mp压力下使钢液凝固,得铸件,对铸件锻造后,进行热处理后,加工成型。

所述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正常加热至400℃,保温3h;

s2)、以6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700℃,保温2h;

s3)、正常加热至900℃,保温3h;

s4)、以8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1100℃,保温5h;

s5)、水韧处理快速冷却。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对c、si、cr、ni、cu的优化设计,并加入微量合金元素v、mo,控制v、mo的质量百分比满足:v和mo的质量百分比之和≥1%,在v、mo两者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淬透性,有效提高高锰钢衬板钢坯的心部硬度,降低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差。本发明提供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制备方法,能够大幅提高耐磨衬板的耐磨性和强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高锰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中全部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去,通过水韧处理,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保持了均匀的奥氏体状态(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从而提高了新材料的耐磨性、抗冲击性,延长了衬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相组织图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显微组织sem图像;

图3是本发明延伸率的测试结果图;

图4是本发明拉伸强度的测试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屈服强度的测试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热处理工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元素组成:c1.20%、si0.82%、mn16.98%、cr1.99%、ti0.21%、v0.85%、nb0.25%、cu0.48%、mo0.73%、ni0.2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锰钢衬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钢液温度达到熔点1230℃时加入生铁、废钢,待钢液达到熔点高于1300℃时,依次加入铬铁、硅铁和锰铁至完全熔化;

s2)、当钢液达到熔点达到1550℃时,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进行铝脱氧(1550~1570℃),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脱氧后依次加入镍铁(1452℃)、钼铁(mo=36%,1440℃)、铌铁(nb=30%,1590℃)、铜(1080℃)、钒氮合金(1400~1700℃)、钒铁(v=50%,1540℃)、钛铁(ti=40%,1500℃),钢包内加入钇重稀土(1520℃)。

s3)、当钢液温度降至1420℃浇注入砂型模具型腔中,在0.7mp压力下使钢液凝固,得铸件,对铸件锻造后,进行热处理后,

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正常加热至400℃,保温3h;

s2)、以6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700℃,保温2h;

s3)、正常加热至900℃,保温3h;

s4)、以8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1100℃,保温5h;

s5)、水韧处理快速冷却。

最后加工成型,得到衬板成品。

本实施例的耐磨衬板合金钢的平均硬度为28hrc,抗拉强度大于700mpa,屈服强度大于600mpa,延伸率大于10%,在磨煤机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达16500小时。金相组织图见图1,扫描组织图见图2。

实施例2

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元素组成:c1.00%、si0.60%、mn13.0%、cr1.00%、ti0.10%、v0.50%、nb0.10%、cu0.20%、mo0.50%,ni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锰钢衬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钢液温度达到熔点1200℃时加入生铁、废钢,待钢液达到熔点高于1300℃时,依次加入铬铁、硅铁和锰铁至完全熔化;

s2)、当钢液达到熔点达到1500℃时,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脱氧后依次加入镍铁、钼铁、铌铁、铜、钒氮合金、钒铁、钛铁,钢包内加入钇重稀土。

s3)、当钢液温度降至1400℃浇注入砂型模具型腔中,在0.5mp压力下使钢液凝固,得铸件,对铸件锻造后,进行热处理后,

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正常加热至400℃,保温3h;

s2)、以6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700℃,保温2h;

s3)、正常加热至900℃,保温3h;

s4)、以8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1100℃,保温5h;

s5)、水韧处理快速冷却。

最后加工成型,得到衬板成品。

本实施例的耐磨衬板合金钢的平均硬度为24hrc,抗拉强度大于700mpa,屈服强度大于500mpa,延伸率大于10%,在磨煤机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达14800小时。

实施例3

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元素组成:c1.50%、si0.90%、mn19.0%、cr3.50%、ti0.50%、v1.10%、nb0.50%、cu0.80%、mo0.90%,ni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锰钢衬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钢液温度达到熔点1250℃时加入生铁、废钢,待钢液达到熔点高于1300℃时,依次加入铬铁、硅铁和锰铁至完全熔化;

s2)、当钢液达到熔点达到1600℃时,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进行铝脱氧,根据合金的熔点及烧损率,脱氧后依次加入镍铁、钼铁、铌铁、铜、钒氮合金、钒铁、钛铁,钢包内加入钇重稀土。

s3)、当钢液温度降至1420~1460℃浇注入砂型模具型腔中,在0.8mp压力下使钢液凝固,得铸件,对铸件锻造后,进行热处理后,

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正常加热至400℃,保温3h;

s2)、以6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700℃,保温2h;

s3)、正常加热至900℃,保温3h;

s4)、以80%的功率慢速加热至1100℃,保温5h;

s5)、水韧处理快速冷却。

最后加工成型,得到衬板成品。

本实施例的耐磨衬板合金钢的平均硬度为32hrc,抗拉强度为大于700mpa,屈服强度为大于600mpa,延伸率大于10%,在磨煤机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达15200小时。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强韧化高锰钢衬板,通过对c、si、cr、ni、cu的优化设计,并加入微量合金元素v、mo,控制v、mo的质量百分比满足:v和mo的质量百分比之和≥1%,在v、mo两者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淬透性,有效提高高锰钢衬板钢坯的心部硬度,降低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差。其中si元素可强化铁素体,提高屈强比,降低韧性及塑性,有回火脆性增加倾向,其含量控制在0.60~0.90%。mn元素主要起同溶强化作用,提高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增加回火脆性、粗化组织,含量控制在钢中13~19.0%之间。cr元素是耐磨的重要元素,对钢有很大的强化作用,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含量控制在1.00~3.50%之间。mo元素是耐磨钢种主要元素之一,强化铁素体,细化晶粒,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提高钢的强度及硬度,含量控制在0.50~0.90%之间。nb元素强化基体、细化晶粒,提高强度而不降低塑性,含量控制在0.10~0.50%。ti元素脱氧及细化晶粒效果明显,含量控制在0.10~0.50%。v元素含量较少时,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其含量控制在0.50~1.10%。稀土元素能净化钢液、细化组织,降低钢中气体含量及其他有害元素含量,还能够提高钢的强度、塑性、抗疲劳性,含量控制在0.05%~0.07%。

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强韧化高锰钢衬板及其加工工艺,通过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高锰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中全部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去,通过水韧处理,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保持了均匀的奥氏体状态(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从而改善和增加材料的冲击韧性,使得高锰钢衬板的强度、韧性和均匀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在20~40hrc,硬度差不高于3hrc,冲击韧性≥71j/cm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