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钛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39931发布日期:2020-08-28 17:5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钛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钛在钢中是一种良好的脱氧去气剂和固定氮、碳的有效元素。钛在钢中的应用主要以微合金化方式为主,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钛(0.01%~0.03%)可实现细化钢的组织、提高钢的强度、改善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等作用。随着钢中钛含量的提高,产品韧性、加工性能以及耐磨性均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当钢中ti≥0.15%时,可获得大量微米级(1~5μm)的tic(≥80%)和少量的tin,其产品耐磨性是钛微合金化钢的10倍以上,产品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由于钛在炼钢和浇铸温度下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除了极易被氧化外,还容易与空气和钢水中的氮反应,高钛含量下极易在钢水中形成tin,常造成水口结瘤堵塞、结晶器形成结鱼冷钢引起漏钢和坯材严重缺陷。因此,目前高钛含量的钢一般采用模注形式生产,从而限制了其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很难实现规模化和低成本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高钛钢采用“转炉-精炼-连铸”工艺流程生产时存在漏钢严重无法实现连续浇注,以及坯材缺陷严重。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高钛钢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按照转炉-lf-rh-板坯连铸工艺流程生产,转炉终点控制,转炉出钢、lf、rh分步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转炉出钢、lf向钢包内加入含有tio2的高钛钢精炼渣造渣并控制钢包渣成分,浇注过程采用高tio2含量的保护渣,以质量分数计钢中钛含量0.1-0.8%。

其中,精炼渣的成分为(cao+bao+sro):40-60%,mgo:3-10%,sio2:0.1-10%,al2o3:20-40%,f-:1-5%,tio2:5-30%。此处(cao+bao+sro)表示含有cao、bao、sro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保护渣的成分为tio2:5%~20%,(cao+bao):30%~50%,sio2:9%~13%,al2o3:20%-28%,(naf+b2o3):10%-25%,li2o:3%~8%,c:5%~10%;1300℃下粘度0.1~0.3pa·s,熔点900~1100℃。此处(cao+bao)表示含有cao、bao中的至少一种,(naf+b2o3)表示含有naf、b2o3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lf精炼结束钢包渣成分(cao+bao+sro)/(sio2+al2o3)比值控制为1.3-2.6,熔点1220-1350℃。

其中,转炉出钢4/5时向钢包内加入高钛钢精炼渣2-5kg/吨钢以及萤石0.5-2.0kg/吨钢;在lf精炼开始加入高钛钢精炼渣1-5kg/吨钢,加热5-15min后再次加入本精炼渣1-5kg/吨钢,对钢水继续进行加热5-15min直到钢水达到目标控制温度。

其中,连铸从开浇至拉速稳定期间,结晶器液面需采用氩气保护,流量5-30l/min,浇注全程采用保护渣。

其中,转炉入炉[s]≤0.008%;转炉出钢温度1670℃~1690℃、终点碳≥0.05%;出钢过程进行在线吹氩,出钢时间≥4分钟,下渣厚度控制目标≤80mm,钢包净空高度按300mm~500mm控制。

其中,转炉出钢1/4-2/3时加入含锰合金和含铝合金将钢中锰、铝、碳控制在成分下限;lf将钢中碳、锰、铝调整到成品成分;rh处理开始时,一次性加入含钛合金将钢中钛控制在成品成分,确保加入合金后的真空循环时间≥15分钟。

其中,含钛合金为40tife、70tife、80tife或者纯钛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中间包内采用气幕挡墙,气幕挡墙氩气流量3-9l/min;长水口和每个塞棒位置氩气流量10-20l/min,保持正压。

其中,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5℃~50℃;二冷采用凝固终点区域强冷的二冷制度,同时适当提高冷却强度,比水量为0.65kg/t钢~0.80kg/t钢;其中凝固终点7段~8段区域冷却强度50~60l/(min·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降低精炼-连铸过程钢中钛的烧损,稳定钢中各合金元素含量,降低精炼-连铸过程的钢渣反应,稳定渣系性能,浇注出的铸坯表面无裂纹,内部质量良好,且实现了大于120分钟的连续浇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高洁净度高钛钢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按照转炉-lf-rh-板坯连铸工艺流程生产,转炉终点控制,转炉出钢、lf、rh分步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转炉出钢、lf向钢包内加入高钛钢精炼渣造渣并控制钢包渣成分,浇注过程采用保护渣,以质量分数计钢中钛含量0.1-0.8%。

其中,精炼渣的成分为(cao+bao+sro):40-60%,mgo:3-10%,sio2:0.1-10%,al2o3:20-40%,f-:1-5%,tio2:5-30%。

其中,保护渣的成分为tio2:5%~20%,(cao+bao):30%~50%,sio2:9%~13%,al2o3:20%-28%,(naf+b2o3):10%-25%,li2o:3%~8%,c:5%~10%;保护渣的粘度0.1~0.3pa·s,熔点900~1100℃。

其中,lf精炼结束钢包渣成分(cao+bao+sro)/(sio2+al2o3)比值控制为1.3-2.6,熔点1220-1350℃。

其中,转炉出钢4/5时向钢包内加入高钛钢精炼渣2-5kg/吨钢以及萤石0.5-2.0kg/吨钢;在lf精炼开始加入高钛钢精炼渣1-5kg/吨钢,加热5-15min后再次加入本精炼渣1-5kg/吨钢,对钢水继续进行加热5-15min直到钢水达到目标控制温度。

其中,连铸从开浇至拉速稳定期间,结晶器液面需采用氩气保护,流量5-30l/min,浇注全程采用保护渣。

其中,转炉入炉[s]≤0.008%;转炉出钢温度1670℃~1690℃、终点碳≥0.05%;出钢过程进行在线吹氩,出钢时间≥4分钟,下渣厚度控制目标≤80mm,钢包净空高度按300mm~500mm控制。

其中,转炉出钢1/4-2/3时加入含锰合金和含铝合金将钢中锰、铝、碳控制在成分下限;lf将钢中碳、锰、铝调整到成品成分;rh处理开始时,加入含钛合金将钢中钛控制在成品成分,确保加入合金后的真空循环时间≥15分钟。

其中,钛合金为40tife、70tife、80tife或者纯钛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含锰合金为锰铁和/或金属锰;含铝合金为铝铁、铝丸、铝线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中间包内采用气幕挡墙,气幕挡墙氩气流量3-9l/min;长水口和每个塞棒位置氩气流量10-20l/min,保持正压。

其中,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5℃~50℃;二冷采用凝固终点区域强冷的二冷制度,同时适当提高冷却强度,比水量为0.65kg/t钢~0.80kg/t钢;其中凝固终点7段~8段区域冷却强度50~60l/(min·m2)。

其中,本发明高钛钢的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钢中钛含量0.1-0.8%。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中,钢的成分以质量百分数计按如下进行控制c0.10~0.40%,ti0.1~0.8%,si≤0.30%,mn0.8~1.5%,als0.01~0.06%,p≤0.02%,s≤0.015%。

实施例1

转炉入炉[s]0.008%,转炉出钢温度1670℃、终点碳0.05%,出钢过程:在线吹氩,出钢时间5.2分钟,下渣厚度50mm,钢包净空高度按350mm;

转炉出钢1/4时开始分别加入高碳锰铁和铝铁对钢中锰、铝等元素进行合金化,并将其控制在成分下限,lf加入碳粉、中碳锰铁、铝线将钢中碳、锰、铝调整到成品成分,rh处理开始,一次性加入40tife,将钢中钛控制在成品成分,加入合金后的真空循环时间20分钟;

转炉出钢4/5时向钢包内加入高钛钢精炼渣2kg/吨钢以及萤石0.5kg/吨钢,在lf精炼开始加入高钛钢精炼渣2.5kg/吨钢,并对钢水进行加热,加热10min后再次加入本精炼渣2.5kg/吨钢后对钢水进行加热5min,加入精炼渣成分为:(cao+bao+sro):56%,mgo:4%,sio2:4%,al2o3:25%,f-:4%,tio2:5%;

中间包内采用气幕挡墙,气幕挡墙氩气流量3l/min,长水口和每个塞棒位置氩气流量50l/min,保持正压;

从开浇至拉速稳定期间,结晶器液面需采用氩气保护,流量5l/min;浇注全程采用高钛钢专用保护渣,保护渣成分及性能为:tio25%,(cao+bao)46%,sio29%,al2o320%,(naf+b2o3)10%,li2o3%,c5%;粘度0.28pa·s,熔点1080℃;

连铸钢水浇注温度稳定,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38~42℃之间,二冷比水量为0.65kg/t钢,其中凝固终点7段~8段区域冷却强度50l/(min·m2),从而保证铸坯在凝固后期加速凝固,减少凝固过程中液析tin的产生。

钢水连浇125分钟,铸坯表面无横向和纵向裂纹,内部无疏松和裂纹。

实施例2

转炉入炉[s]0.004%,转炉出钢温度1690℃、终点碳0.08%,出钢过程在线吹氩,出钢时间6.3分钟,下渣厚度80mm,钢包净空高度按500mm;

转炉出钢2/3时开始分别加入低碳锰铁和铝丸对钢中锰、铝等元素进行合金化,并将其控制在成分下限,lf加入增碳剂、金属锰、铝粒将钢中碳、锰、铝调整到成品成分,rh处理2分钟后,分两次加入80tife,将钢中钛控制在成品成分中限,加入合金后的真空循环时间15分钟;

转炉出钢4/5时向钢包内加入高钛钢精炼渣5kg/吨钢以及萤石2.0kg/吨钢,

在lf精炼开始加入高钛钢精炼渣1kg/吨钢,并对钢水进行加热,加热5min后再次加入本精炼渣3kg/吨钢后对钢水进行加热12min,加入精炼渣成分为:(cao+bao+sro):40%,mgo:3%,sio2:1%,al2o3:25%,f-:2%,tio2:27%;

中间包内采用气幕挡墙,气幕挡墙氩气流量9l/min,长水口和每个塞棒位置氩气流量22l/min,保持正压;

从开浇至拉速稳定期间,结晶器液面需采用氩气保护,流量28l/min,浇注全程采用高钛钢专用保护渣,保护渣成分及性能为:tio2:14%,(cao+bao):30%,sio2:10%,al2o3:22%,(naf+b2o3):12%,li2o:4%,c:6%;粘度0.13pa·s,熔点920℃;

连铸钢水浇注温度稳定,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45~55℃之间,二冷比水量为0.80kg/t钢,其中凝固终点7段~8段区域冷却强度60l/(min·m2),从而保证铸坯在凝固后期加速凝固,减少凝固过程中液析tin的产生。

钢水连浇125分钟,铸坯表面无横向和纵向裂纹,内部无疏松和裂纹。

对比例

转炉入炉[s]0.008%,转炉出钢温度1670℃、终点碳0.05%,出钢过程:在线吹氩,出钢时间5分钟,下渣厚度50mm,钢包净空高度按350mm;

转炉出钢1/4时开始分别加入高碳锰铁和铝铁对钢中锰、铝等元素进行合金化,并将其控制在成品成分下限,lf加入碳粉、中碳锰铁、铝线将钢中碳、锰、铝调整到成品成分控制,rh处理开始,一次性加入40tife,将钢中钛控制在成品成分,加入合金后的真空循环时间20分钟。

在lf精炼开始加入高碱度精炼渣2.5kg/吨钢,并对钢水进行加热,加热10min后再次加入高碱度精炼渣2.5kg/吨钢后,对钢水进行加热5min,加入精炼渣成分为:cao:84%,mgo:4%,sio2:4%,al2o3:2%,f-:7%

从开浇至拉速稳定期间,结晶器液面需采用氩气保护,流量5l/min;浇注全程采用现有常规低碳钢保护渣

连铸钢水浇注温度稳定,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35~50℃之间;二冷比水量为0.65kg/t钢;其中凝固终点7段~8段区域冷却强度50l/(min·m2),从而保证铸坯在凝固后期加速凝固,减少凝固过程中液析tin的产生。

钢水连浇30分钟后断浇,铸坯表面有明显的横向和纵向裂纹,内部有1.0级的疏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