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41509发布日期:2021-03-12 13:1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waspaloy合金是一种γ’相沉淀硬化型镍基高温合金,γ’相的含量决定了合金的强度,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γ’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塑形随之减低,其晶粒度的控制主要依靠预先析出的γ’相来钉扎晶界,因此γ’相是控制晶粒度的关键。若温度高则晶粒度较粗导致组织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waspaloy合金晶粒度在4~6级时产品综合性能最好),而要获得合格的晶粒,加热温度不能过高,但在低温下锻造会导致环锻件动态再结晶不完全,即会产生原始晶粒与动态再结晶晶粒共存的“项链”组织,而形成的这种“项链”组织易引发环锻件裂纹的产生,同时对环锻件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包括镦粗、冲孔、马架扩孔、预轧、终轧、固溶步骤;所述镦粗,其加热温度为1080-1120℃;所述马架扩孔、预轧,其加热温度为1030-1045℃;所述固溶,其加热温度为1015-1035℃,时间4h。

所述镦粗,变形量40-65%。

所述终轧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40-1050℃条件下保温处理,然后随炉降温至1030-1040℃,在此温度下于0-180min内完成轧制。

所述随炉降温,其降温差为8-13℃。

所述马架扩孔,变形量为10-20%。

所述预轧,变形量为15-30%。

所述终轧,变形量为20-30%。

所述保温处理,其时间为(0.5-0.8)×有效壁厚。

一种waspaloy合金的锻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080-112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40%-65%,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30-104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10%-20%;

4)预轧:在1030-104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15-30%;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0-30%;

6)固溶:在1015-1035℃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了均匀的锻态组织,调整了γ’相数量及尺寸,有效改善了产品性能。

1、通过对镦粗冲孔的工艺控制,加热温度在γ’相完全溶解温度以上,高温大变形可均衡大变形下晶粒过细及高温下过粗,同时改善原材料带来的组织不均匀情况。

2、通过对马架扩孔、预轧的工艺控制,该加热温度主要目的在于溶解部分γ’相,减小γ’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易于锻件进行塑形变形,细化晶粒。

3、通过采用均匀化加热的方式,先在γ’相完全溶解温度以下5℃~15℃进行保温一段时间,这时γ’相大部分溶解,以此减小γ’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使晶粒长大达到均匀化过程,而保温时间也不能过长,避免晶粒粗大,然后随炉减温到γ’相完全溶解温度以下20℃~30℃,以此避免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局部温升使温度超过γ’相完全溶解温度而使γ’相全部溶解导致产品晶粒度局部粗大,从而获得4~6级均匀的晶粒度组织。

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在100×倍镜下的组织图如图2所示,晶粒度为5-5.5级均匀,若终轧工序加热温度更改固定温度(1030-1050℃区间)时,产品组织不均匀,存在1级大晶粒度,其产在100×倍镜下的组织图如图3所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均匀化加热的加热曲线;

图2:实施例1制备的高倍组织图;

图3:对比例1制备的高倍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waspaloy薄壁环锻件成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08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40%,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30℃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10%;

4)预轧:在1030℃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15%;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0%,具体是: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40℃条件下保温0.5×有效壁厚,然后随炉降温至1030℃,在此温度下于10min内完成轧制;

6)固溶:在1015℃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实施例2

一种waspaloy薄壁环锻件成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12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65%,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4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20%;

4)预轧:在104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30%,轧制后进行喷丸、着色检查,确保裂纹等缺陷排除完全后转下步骤;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0-30%;具体是: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50℃条件下保温0.8×有效壁厚,然后随炉降温至1040℃,在此温度下于180min内完成轧制;

6)固溶:在1035℃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实施例3

一种waspaloy薄壁环锻件成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10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50%,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40℃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18%;

4)预轧:在1040℃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0%;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5%;具体是: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45℃条件下保温0.6×有效壁厚,然后随炉降温至1037℃,在此温度下于60min内完成轧制

6)固溶:在1025℃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实施例4

一种waspaloy薄壁环锻件成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11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60%,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3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15%;

4)预轧:在103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5%;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5%;具体是: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45℃条件下保温0.7×有效壁厚,然后随炉降温至1032℃,在此温度下于120min内完成轧制;

6)固溶:在1020℃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实施例5

一种waspaloy薄壁环锻件成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下料:以waspaloy合金为原料进行下料;

2)镦粗、冲孔:将坯料加热至1080℃进行镦粗,镦粗变形量为40%-65%,对镦粗后的原料进行冲孔,使其中心被打通;

3)马架扩孔:在1045℃条件下进行并控制锻造变形量为20%;

4)预轧:在1030℃条件下进行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30%,轧制后进行喷丸、着色检查,确保裂纹等缺陷排除完全后转下步骤;

5)终轧:按照图1的加热曲线进行均匀化加热,并控制轧制变形量为20%;具体是:采用到温装炉的方式,在装炉后先保持淬火温度为1045℃条件下保温0.6×有效壁厚,然后随炉降温至1035℃,在此温度下于90min内完成轧制;

6)固溶:在1030℃条件下进行加热4h,然后冷却。

对比例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终轧采用固定温度进行轧制,温度为1030℃;其产品组织图同图3。

对比例2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终轧采用固定温度进行轧制,温度为1050℃;其产品组织图同图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