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4464发布日期:2021-02-26 12:2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镍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1905年前后制出的含铜约30%的蒙乃尔合金,是较早的镍合金。镍具有良好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添加适宜的元素可提高它的抗氧化性、耐蚀性、高温强度和改善某些物理性能。镍合金可作为电子管用材料、精密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镍基耐蚀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在能源开发、化工、电子、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部门中,镍合金都有广泛用途。
[0003]
目前常采用红土镍矿来进行金属冶炼提取,现有技术中先将硅镁红土镍矿经过干燥,然后经破碎筛分,选择合适的粘结剂与粉矿进行制团,团矿的抗压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鼓风炉的熔炼,在向红土镍矿中加入粘合剂后,再进行搅拌,粘合剂会在翻滚中粘连成一个大团矿粉,由于此种矿粉团,粘合剂位于矿粉团的中心位置,进而此种矿粉团外侧部分较为松散,在进行熔炼过程中,进行投放入料时,此种矿粉团受到撞击便会发生散开,进而矿粉散落至熔炼炉内部,导致金属元素分散至熔炼炉内部,无法进行有效富集提炼。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先将硅镁红土镍矿经过干燥,然后经破碎筛分,选择合适的粘结剂与粉矿进行制团,团矿的抗压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鼓风炉的熔炼,在向红土镍矿中加入粘合剂后,再进行搅拌,粘合剂会在翻滚中粘连成一个大团矿粉,由于此种矿粉团,粘合剂位于矿粉团的中心位置,进而此种矿粉团外侧部分较为松散,在进行熔炼过程中,进行投放入料时,此种矿粉团受到撞击便会发生散开,进而矿粉散落至熔炼炉内部,导致金属元素分散至熔炼炉内部,无法进行有效富集提炼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第一安装侧板、第一安装顶板、第二安装侧板、成球系统、压制成型系统、修边齐平系统、挤压控制系统、第三安装侧板、运行控制屏和长距离电动滑柱;工作机底板上方与第一安装侧板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上方与第二安装侧板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上方与第三安装侧板进行焊接;第一安装顶板下方依次与第一安装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上方与长距离电动滑柱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安装侧板与运行控制屏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与成球系统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安装顶板与压制成型系统相连接;修边齐平系统一侧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并且修边齐平系统另一侧与第三安装侧板相连接;修边齐平系统与挤压控制系统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与压制成型系统相连接。
[0007]
进一步,成球系统包括有电动滑套座、第一集合安装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
第一电动转轴、第一外层半球壳、第一内层半球壳、第一推进压柱、第一衔接板、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控制长杆、第一平齿轮、第二外层半球壳、第二内层半球壳、第二推进压柱、第二衔接板、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控制长杆和第二平齿轮;电动滑套座上方与第一集合安装柱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集合安装柱一侧与第一支撑块进行焊接,并且第一集合安装柱另一侧与第二支撑块进行焊接;第一集合安装柱与第一电动转轴相连接;第一电动转轴与第一外层半球壳相连接;第一外层半球壳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层半球壳;第一内层半球壳与第一推进压柱进行焊接;第一推进压柱与第一衔接板进行焊接;第一衔接板与第一弹性伸缩杆相连接;第一弹性伸缩杆上方与第一外层半球壳相连接;第一外层半球壳下方与第一控制长杆进行焊接;第一控制长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转轴与第二外层半球壳相连接;第二外层半球壳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层半球壳;第二内层半球壳下方与第二推进压柱进行焊接;第二推进压柱与第二衔接板进行焊接;第二衔接板与第二弹性伸缩杆相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上方与第二外层半球壳相连接;电动滑套座与长距离电动滑柱相连接。
[0008]
进一步,压制成型系统包括有第一轴承架板、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转轴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压制机构和第二压制机构;第一轴承架板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一压制机构进行固接;第一压制机构与第二压制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压制机构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压制机构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轴承架板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外环面后侧与挤压控制系统相连接。
[0009]
进一步,修边齐平系统包括有第一集合板、第二轴承架板、第四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平齿轮、第二转轴杆、第四平齿轮、第一伸缩转轴、第一轴承套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五平齿轮、电动伸缩转轴、第三弹性伸缩杆、第四弹性伸缩杆、圆环滑轨和修边机构;第一集合板与第二轴承架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轴承架板与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固接;第一伸缩转轴下方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转轴外表面与第一轴承套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套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集合板相连接;第四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轴心与电动伸缩转轴进行固接;电动伸缩转轴外表面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电动伸缩转轴下方与修边机构相连接;第一集合板依次与第三弹性伸缩杆和第四弹性伸缩杆相连接;圆环滑轨依次与第三弹性伸缩杆和第四弹性伸缩杆进行滑动连接;圆环滑轨下方与修边机构相连接;第一集合板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一集合板与第三安装侧板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外环面后侧与挤压控制系统相连接。
[0010]
进一步,挤压控制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第三传动轮、第六平齿轮、第一齿轮架、第七平齿轮、第一齿杆、第一滑动侧杆、第一限位滑动套筒、第一弹簧座、第一缓冲弹簧、第一挤压推柱、第八平齿轮、第二齿轮架、第二齿杆、第二滑动侧杆、第二限位滑动套筒、第一衔接架、第二弹簧座、第二缓冲弹簧、第二挤压推柱和第二衔接架;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平齿轮轴心
与第一齿轮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架与第七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平齿轮上方与第一齿杆进行啮合;第一齿杆与第一滑动侧杆进行固接;第一滑动侧杆外表面与第一限位滑动套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上方与第一弹簧座相连接;第一弹簧座与第一缓冲弹簧相连接;第一齿杆上方与第一挤压推柱进行焊接;第六平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八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平齿轮轴心与第二齿轮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八平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齿杆;第二齿杆与第二滑动侧杆进行固接;第二滑动侧杆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滑动套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滑动套筒上方与第一衔接架进行固接;第二齿杆上方与第二弹簧座相连接;第二弹簧座与第二缓冲弹簧相连接;第二齿杆上方与第二挤压推柱进行焊接;第一齿杆上方与第二衔接架进行焊接;动力电机下方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齿轮架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二齿轮架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一衔接架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衔接架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二衔接架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二衔接架与第二安装侧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
[0011]
进一步,第一压制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液压杆、第二轴承套板、中空转动筒柱、第九平齿轮、第一长齿轮、第四传动轮、下压集合板、第一弧形电动滑轨、第一弧形滑块、第一四分球压板、第二弧形电动滑轨、第二弧形滑块和第二四分球压板;第一电动液压杆与第二轴承套板进行固接;第二轴承套板与中空转动筒柱进行转动连接;中空转动筒柱外表面与第九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九平齿轮与第一长齿轮进行啮合;第一长齿轮轴心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中空转动筒柱下方与下压集合板进行固接;下压集合板上方与第一弧形电动滑轨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弧形电动滑轨与第一弧形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弧形滑块与第一四分球压板进行固接;下压集合板上方与第二弧形电动滑轨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弧形电动滑轨与第二弧形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弧形滑块与第二四分球压板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液压杆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一长齿轮与第一安装顶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压制机构相连接。
[0012]
进一步,修边机构包括有集合框板、第一承载柱、第三齿轮架、第十平齿轮、第十一平齿轮、第三齿杆、修边刀、第三滑动侧杆、第十二平齿轮、第四齿轮架、第四齿杆、第四滑动侧杆、第三限位滑动套筒、金属衔接杆、弹性贴合柱、第二电动推杆、电磁铁、限位套环和贴合滑动球;集合框板与第一承载柱进行固接;第一承载柱与第三齿轮架进行固接;第三齿轮架依次与第十平齿轮和第十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平齿轮下方与第三齿杆进行啮合;第三齿杆与修边刀进行固接;第三齿杆与第三滑动侧杆进行固接;第三滑动侧杆与第一承载柱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平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二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平齿轮轴心与第四齿轮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架上方与集合框板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平齿轮下方与第四齿杆进行啮合;第四齿杆与第四滑动侧杆进行固接;第四滑动侧杆外表面与第三限位滑动套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限位滑动套筒上方与第四齿轮架进行螺栓连接;第四齿杆下方与金属衔接杆进行固接;金属衔接杆与弹性贴合柱相连接;弹性贴合柱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电磁铁相连接;电磁铁与金属衔接杆相接触;弹性贴合柱外表面与限位套环进行滑动连接;弹性贴合柱与贴合滑动球进行固接;集合框板上方与电动伸缩转轴相连接;集合框板上方与第三弹性伸缩杆相连接;集合框板上方与第四弹性伸缩杆相连接;集合框板上方与圆环滑轨相连接。
[0013]
进一步,第一四分球压板和第二四分球压板下方设置有多组伸缩推块。
[0014]
进一步,第二控制长杆顶部横杆部分长度小于第一控制长杆顶部横杆部分长度。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先将硅镁红土镍矿经过干燥,然后经破碎筛分,选择合适的粘结剂与粉矿进行制团,团矿的抗压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鼓风炉的熔炼,在向红土镍矿中加入粘合剂后,再进行搅拌,粘合剂会在翻滚中粘连成一个大团矿粉,由于此种矿粉团,粘合剂位于矿粉团的中心位置,进而此种矿粉团外侧部分较为松散,在进行熔炼过程中,进行投放入料时,此种矿粉团受到撞击便会发生散开,进而矿粉散落至熔炼炉内部,导致金属元素分散至熔炼炉内部,无法进行有效富集提炼的问题。
[0016]
第二、设计了成球系统,压制成型系统,修边齐平系统和挤压控制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部分红土矿加入至成球系统,并加入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控制压制成型系统向下压,进而压制成型系统将成球系统内部的部分红土矿压制成两个半球形外壳,然后控制带动成球系统运动至修边齐平系统下方,进而修边齐平系统将两个半球的顶部边缘修整至齐平,然后控制带动成球系统运动至压制成型系统下方,此时再次加入后续的红土矿,然后再加入粘结剂,进而压制成两个半球,然后挤压控制系统带动成球系统运转,将两个半球进行合并;第三、实现了对镍合金冶炼原料红土矿的制团处理,使用红土矿制成两个结实的半球形外壳,然后再对两个半球形外壳继续进行红土矿填料,加入粘结剂使两个半球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红土矿球,此种红土矿球团外表面不易散开,利于后期对红土矿团进行冶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成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压制成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修边齐平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挤压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压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修边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工作机底板,2_第一安装侧板,3_第一安装顶板,4_第二安装侧板,5_成球系统,6_压制成型系统,7_修边齐平系统,8_挤压控制系统,9_第三安装侧板,10_运行控制屏,11_长距离电动滑柱,501_电动滑套座,502_第一集合安装柱,503_第一支撑块,504_第二支撑块,505_第一电动转轴,506_第一外层半球壳,507_第一内层半球壳,508_第一推进压柱,509_第一衔接板,5010_第一弹性伸缩杆,5011_第一控制长杆,5012_第一平齿轮,5013_第二外层半球壳,5014_第二内层半球壳,5015_第二推进压柱,5016_第二衔接板,5017_第二弹性伸缩杆,5018_第二控制长杆,5019_第二平齿轮,601_第一轴承架板,602_第一锥齿轮,603_第三锥齿轮,604_第一转轴杆,605_第一传动轮,606_第二传动轮,607_第一压制机构,608_第二压制机构,701_第一集合板,702_第二轴承架板,703_第四锥齿轮,704_第二锥齿轮,705_第三平齿轮,706_第二转轴杆,707_第四平齿轮,
708_第一伸缩转轴,709_第一轴承套板,7010_第一电动推杆,7011_第五平齿轮,7012_电动伸缩转轴,7013_第三弹性伸缩杆,7014_第四弹性伸缩杆,7015_圆环滑轨,7016_修边机构,801_动力电机,802_第三传动轮,803_第六平齿轮,804_第一齿轮架,805_第七平齿轮,806_第一齿杆,807_第一滑动侧杆,808_第一限位滑动套筒,809_第一弹簧座,8010_第一缓冲弹簧,8011_第一挤压推柱,8012_第八平齿轮,8013_第二齿轮架,8014_第二齿杆,8015_第二滑动侧杆,8016_第二限位滑动套筒,8017_第一衔接架,8018_第二弹簧座,8019_第二缓冲弹簧,8020_第二挤压推柱,8021_第二衔接架,60701_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2_第二轴承套板,60703_中空转动筒柱,60704_第九平齿轮,60705_第一长齿轮,60706_第四传动轮,60707_下压集合板,60708_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9_第一弧形滑块,607010_第一四分球压板,60711_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2_第二弧形滑块,60713_第二四分球压板,701601_集合框板,701602_第一承载柱,701603_第三齿轮架,701604_第十平齿轮,701605_第十一平齿轮,701606_第三齿杆,701607_修边刀,701608_第三滑动侧杆,701609_第十二平齿轮,701610_第四齿轮架,701611_第四齿杆,701612_第四滑动侧杆,701613_第三限位滑动套筒,701614_金属衔接杆,701615_弹性贴合柱,701616_第二电动推杆,701617_电磁铁,701618_限位套环,701619_贴合滑动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
[0020]
实施例1一种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工作机底板1、第一安装侧板2、第一安装顶板3、第二安装侧板4、成球系统5、压制成型系统6、修边齐平系统7、挤压控制系统8、第三安装侧板9、运行控制屏10和长距离电动滑柱11;工作机底板1上方与第一安装侧板2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1上方与第二安装侧板4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1上方与第三安装侧板9进行焊接;第一安装顶板3下方依次与第一安装侧板2和第二安装侧板4进行焊接;工作机底板1上方与长距离电动滑柱11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安装侧板9与运行控制屏10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11与成球系统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安装顶板3与压制成型系统6相连接;修边齐平系统7一侧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并且修边齐平系统7另一侧与第三安装侧板9相连接;修边齐平系统7与挤压控制系统8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8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8与第一安装侧板2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8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挤压控制系统8与压制成型系统6相连接。
[0021]
工作原理:在使用包裹式镍合金用红土矿制团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10,然后首先将部分红土矿加入至成球系统5,并加入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控制压制成型系统6向下压,进而压制成型系统6将成球系统5内部的部分红土矿压制成两个半球形外壳,然后长距离电动滑柱11带动成球系统5运动至修边齐平系统7下方,进而修边齐平系统7将两个半球的顶部边缘修整至齐平,然后长距离电动滑柱11又带动成球系统5运动至压制成型系统6下方,此时再次加入后续的红土矿,
然后再加入粘结剂,进而压制成两个半球,然后挤压控制系统8带动成球系统5运转,将两个半球进行合并,实现了对镍合金冶炼原料红土矿的制团处理,使用红土矿制成两个结实的半球形外壳,然后再对两个半球形外壳继续进行红土矿填料,加入粘结剂使两个半球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红土矿球,此种红土矿球团外表面不易散开,利于后期对红土矿团进行冶炼的效果。
[0022]
其中,成球系统5包括有电动滑套座501、第一集合安装柱502、第一支撑块503、第二支撑块504、第一电动转轴505、第一外层半球壳506、第一内层半球壳507、第一推进压柱508、第一衔接板509、第一弹性伸缩杆5010、第一控制长杆5011、第一平齿轮5012、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第二推进压柱5015、第二衔接板5016、第二弹性伸缩杆5017、第二控制长杆5018和第二平齿轮5019;电动滑套座501上方与第一集合安装柱502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集合安装柱502一侧与第一支撑块503进行焊接,并且第一集合安装柱502另一侧与第二支撑块504进行焊接;第一集合安装柱502与第一电动转轴505相连接;第一电动转轴505与第一外层半球壳506相连接;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层半球壳507;第一内层半球壳507与第一推进压柱508进行焊接;第一推进压柱508与第一衔接板509进行焊接;第一衔接板509与第一弹性伸缩杆5010相连接;第一弹性伸缩杆5010上方与第一外层半球壳506相连接;第一外层半球壳506下方与第一控制长杆5011进行焊接;第一控制长杆5011与第一平齿轮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转轴505与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相连接;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下方与第二推进压柱5015进行焊接;第二推进压柱5015与第二衔接板5016进行焊接;第二衔接板5016与第二弹性伸缩杆5017相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5017上方与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相连接;电动滑套座501与长距离电动滑柱11相连接。
[0023]
首先在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部加入部分红土矿,并加入足量粘结剂,使粘结剂充分浸入至红土矿内部,然后控制压制成型系统6对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部的红土矿进行压制,得到两个贴合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表面的半球形红土矿外壳,然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11带动电动滑套座501向右运动,即电动滑套座501带动整个成球系统5运动至修边齐平系统7下方,然后控制修边齐平系统7对两个半球形红土矿外壳进行修边,使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部的两半顶部齐平,然后再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11带动电动滑套座501向左运动,此时成球系统5又运动至压制成型系统6下方,然后再加入红土矿将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填满,并加入足量粘合剂,然后控制压制成型系统6对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内部的红土进行压制,压至完成后控制第一电动转轴505同步带动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分别进行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进而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合并,此时第一外层半球壳506通过第一控制长杆5011带动第一平齿轮5012运动至第一平齿轮5012与第六平齿轮803和第七平齿轮805同步啮合的位置,同理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通过第二控制长杆5018带动第二平齿轮5019运动至第二平齿轮5019同步与第八平齿轮8012和第二齿杆8014啮合的位置,然后挤压控制系统8带动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进行相互靠近夹紧,进而两个红土矿半球进行合并,得到了红土矿球团。
[0024]
其中,压制成型系统6包括有第一轴承架板601、第一锥齿轮602、第三锥齿轮603、
第一转轴杆604、第一传动轮605、第二传动轮606、第一压制机构607和第二压制机构608;第一轴承架板601与第一锥齿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602与第三锥齿轮603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603轴心与第一转轴杆604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604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60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6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6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6轴心与第一压制机构607进行固接;第一压制机构607与第二压制机构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压制机构608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压制机构607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轴承架板601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转轴杆604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锥齿轮602外环面后侧与挤压控制系统8相连接。
[0025]
首先第三传动轮802通过皮带和第一锥齿轮602外环面后侧的皮带轨道带动第一锥齿轮602进行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602带动第三锥齿轮603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603通过第一转轴杆604带动第一传动轮605进行转动,然后第一传动轮60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606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606带动第一压制机构607进行运转,同时第一压制机构607带动第二压制机构608进行运转,即第一压制机构607和第二压制机构608分别对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的红土矿进行压制,完成了对红土矿的压制。
[0026]
其中,修边齐平系统7包括有第一集合板701、第二轴承架板702、第四锥齿轮703、第二锥齿轮704、第三平齿轮705、第二转轴杆706、第四平齿轮707、第一伸缩转轴708、第一轴承套板709、第一电动推杆7010、第五平齿轮7011、电动伸缩转轴7012、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圆环滑轨7015和修边机构7016;第一集合板701与第二轴承架板702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轴承架板702与第四锥齿轮70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703与第二锥齿轮704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704轴心与第三平齿轮705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705轴心与第二转轴杆706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706与第一集合板7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705与第四平齿轮707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707轴心与第一伸缩转轴708进行固接;第一伸缩转轴708下方与第一集合板7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转轴708外表面与第一轴承套板7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套板709与第一电动推杆7010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010下方与第一集合板701相连接;第四平齿轮707与第五平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7011轴心与电动伸缩转轴7012进行固接;电动伸缩转轴7012外表面与第一集合板701进行转动连接;电动伸缩转轴7012下方与修边机构7016相连接;第一集合板701依次与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和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相连接;圆环滑轨7015依次与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和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进行滑动连接;圆环滑轨7015下方与修边机构7016相连接;第一集合板701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第一集合板701与第三安装侧板9相连接;第四锥齿轮703外环面后侧与挤压控制系统8相连接。
[0027]
首先长距离电动滑柱11带动成球系统5运动至修边齐平系统7下方,然后控制电动伸缩转轴7012向下推出,同时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和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向下同步伸出,即电动伸缩转轴7012带动修边机构7016向下运动,即修边机构7016向下运动接触到成球系统5内部的红土矿外壳,同时第三传动轮802带动第四锥齿轮703进行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703带动第二锥齿轮704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704转动带动第三平齿轮705进行转动,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010向上推出,进而第一电动推杆7010带动第一轴承套板709向上运动,即第一轴承套板709带动第一伸缩转轴708向上运动,进而第一伸缩转轴708带动第四平齿轮707运动至其与第三平齿轮705和第五平齿轮7011啮合的位置,进而第三平齿轮705
通过第四平齿轮707带动第五平齿轮7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五平齿轮7011带动电动伸缩转轴7012进行转动,进而电动伸缩转轴7012带动修边机构7016进行转动,同时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和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在圆环滑轨7015内侧进行滑动,保证了修边机构7016的稳定缓慢转动,完成了对两个半球红土矿外壳的修边。
[0028]
其中,挤压控制系统8包括有动力电机801、第三传动轮802、第六平齿轮803、第一齿轮架804、第七平齿轮805、第一齿杆806、第一滑动侧杆807、第一限位滑动套筒808、第一弹簧座809、第一缓冲弹簧8010、第一挤压推柱8011、第八平齿轮8012、第二齿轮架8013、第二齿杆8014、第二滑动侧杆8015、第二限位滑动套筒8016、第一衔接架8017、第二弹簧座8018、第二缓冲弹簧8019、第二挤压推柱8020和第二衔接架8021;动力电机801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轮802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8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平齿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六平齿轮803轴心与第一齿轮架8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架804与第七平齿轮8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平齿轮805上方与第一齿杆806进行啮合;第一齿杆806与第一滑动侧杆807进行固接;第一滑动侧杆807外表面与第一限位滑动套筒8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806上方与第一弹簧座809相连接;第一弹簧座809与第一缓冲弹簧8010相连接;第一齿杆806上方与第一挤压推柱8011进行焊接;第六平齿轮803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八平齿轮8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八平齿轮8012轴心与第二齿轮架8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八平齿轮8012上方设置有第二齿杆8014;第二齿杆8014与第二滑动侧杆8015进行固接;第二滑动侧杆8015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滑动套筒8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滑动套筒8016上方与第一衔接架8017进行固接;第二齿杆8014上方与第二弹簧座8018相连接;第二弹簧座8018与第二缓冲弹簧8019相连接;第二齿杆8014上方与第二挤压推柱8020进行焊接;第一齿杆806上方与第二衔接架8021进行焊接;动力电机801下方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齿轮架804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第一缓冲弹簧8010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第二齿轮架8013与第一安装侧板2相连接;第二缓冲弹簧8019与第一安装侧板2相连接;第一衔接架8017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衔接架8017与第一安装侧板2相连接;第二衔接架8021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二衔接架8021与第二安装侧板4相连接;第三传动轮802与第一锥齿轮602相连接;第三传动轮802与第四锥齿轮703相连接。
[0029]
首先动力电机801带动第三传动轮802进行转动,然后第三传动轮802带动第六平齿轮803进行转动,同时第六平齿轮803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带动第八平齿轮8012进行转动,然后控制成球系统5进行运转,进而控制第一电动转轴505同步带动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分别进行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进而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合并,此时第一外层半球壳506通过第一控制长杆5011带动第一平齿轮5012运动至第一平齿轮5012与第六平齿轮803和第七平齿轮805同步啮合的位置,同理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通过第二控制长杆5018带动第二平齿轮5019运动至第二平齿轮5019同步与第八平齿轮8012和第二齿杆8014啮合的位置,进而,此时第六平齿轮803带动第一平齿轮5012进行转动,然后第一平齿轮5012带动第七平齿轮805进行转动,进而第七平齿轮805带动第一齿杆806向左运动,进而第一齿杆806带动第一滑动侧杆807在第一限位滑动套筒808内侧向左滑动,即第一齿杆806带动第一挤压推柱8011向左运动,即第一挤压推柱8011推动第一推进压柱508运动,进而第一推进压柱508带动第一内层半球壳507运动,同时第八平齿轮8012带动第二平齿轮5019进行转动,然后第二平齿轮5019带动第二齿杆8014向右运动,
即第二齿杆8014通过第二滑动侧杆8015在第二限位滑动套筒8016内侧向右滑动,进而第二齿杆8014带动第二挤压推柱8020推动第二推进压柱5015运动,即第二推进压柱5015带动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运动,进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和第一内层半球壳507相对运动,进而将两个半球红土矿合并,完成了对两个半球红土矿的挤压控制。
[0030]
其中,第一压制机构607包括有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第二轴承套板60702、中空转动筒柱60703、第九平齿轮60704、第一长齿轮60705、第四传动轮60706、下压集合板60707、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8、第一弧形滑块60709、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1、第二弧形滑块60712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与第二轴承套板60702进行固接;第二轴承套板60702与中空转动筒柱60703进行转动连接;中空转动筒柱60703外表面与第九平齿轮60704进行固接;第九平齿轮60704与第一长齿轮60705进行啮合;第一长齿轮60705轴心与第四传动轮60706进行固接;中空转动筒柱60703下方与下压集合板60707进行固接;下压集合板60707上方与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8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8与第一弧形滑块607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弧形滑块60709与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进行固接;下压集合板60707上方与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1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1与第二弧形滑块6071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弧形滑块60712与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一长齿轮60705与第一安装顶板3相连接;第四传动轮60706轴心与第二传动轮606相连接;第四传动轮607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压制机构608相连接。
[0031]
首先第二传动轮606带动第四传动轮60706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60706带动第一长齿轮60705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长齿轮60705带动第九平齿轮60704进行转动,进而第九平齿轮60704带动中空转动筒柱60703进行转动,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向下推出,即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带动第二轴承套板60702向下运动,进而第二轴承套板60702带动中空转动筒柱60703向下运动,中空转动筒柱60703带动第九平齿轮60704向下运动,进而第九平齿轮60704保持与第一长齿轮60705的啮合,进而带动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下压至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内部,同时第九平齿轮60704带动中空转动筒柱60703进行转动,进而中空转动筒柱60703带动下压集合板60707、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8、第一弧形滑块60709、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1、第二弧形滑块60712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进行同步转动,进而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在转动过程中对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内部的红土矿进行转动下压,保证红土矿与粘合剂充分混合,并使红土矿均匀分布至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内表面,使其形成一个半球形,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提起,此时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离开第一内层半球壳507,然后控制第一弧形电动滑轨60708和第二弧形电动滑轨60711分别带动第一弧形滑块60709和第二弧形滑块60712向上运动,进而第一弧形滑块60709和第二弧形滑块60712分别带动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向上运动,然后向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填满红土矿和粘合剂,进而再次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60701向下推出,实现下压集合板60707下压至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内部,进而将填满的红土矿顶端压平,完成了对半球形红土矿的压制。
[0032]
其中,修边机构7016包括有集合框板701601、第一承载柱701602、第三齿轮架701603、第十平齿轮701604、第十一平齿轮701605、第三齿杆701606、修边刀701607、第三滑
动侧杆701608、第十二平齿轮701609、第四齿轮架701610、第四齿杆701611、第四滑动侧杆701612、第三限位滑动套筒701613、金属衔接杆701614、弹性贴合柱701615、第二电动推杆701616、电磁铁701617、限位套环701618和贴合滑动球701619;集合框板701601与第一承载柱701602进行固接;第一承载柱701602与第三齿轮架701603进行固接;第三齿轮架701603依次与第十平齿轮701604和第十一平齿轮70160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平齿轮701605下方与第三齿杆701606进行啮合;第三齿杆701606与修边刀701607进行固接;第三齿杆701606与第三滑动侧杆701608进行固接;第三滑动侧杆701608与第一承载柱701602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平齿轮701604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二平齿轮70160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平齿轮701609轴心与第四齿轮架701610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架701610上方与集合框板701601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平齿轮701609下方与第四齿杆701611进行啮合;第四齿杆701611与第四滑动侧杆701612进行固接;第四滑动侧杆701612外表面与第三限位滑动套筒7016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限位滑动套筒701613上方与第四齿轮架701610进行螺栓连接;第四齿杆701611下方与金属衔接杆701614进行固接;金属衔接杆701614与弹性贴合柱701615相连接;弹性贴合柱701615与第二电动推杆701616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推杆701616与电磁铁701617相连接;电磁铁701617与金属衔接杆701614相接触;弹性贴合柱701615外表面与限位套环701618进行滑动连接;弹性贴合柱701615与贴合滑动球701619进行固接;集合框板701601上方与电动伸缩转轴7012相连接;集合框板701601上方与第三弹性伸缩杆7013相连接;集合框板701601上方与第四弹性伸缩杆7014相连接;集合框板701601上方与圆环滑轨7015相连接。
[0033]
首先控制带动长距离电动滑柱11带动成球系统5运动至修边齐平系统7下方,然后控制电动伸缩转轴7012向下伸出,进而带动修边机构7016向下运动,然后此时修边刀701607和贴合滑动球701619分别位于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外侧,然后此时控制切断电磁铁701617电源,进而电磁铁701617放开其对第十平齿轮701604的吸引,然后弹性贴合柱701615推出,进而弹性贴合柱701615带动贴合滑动球701619贴合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外侧表面,此时电动伸缩转轴7012带动修边机构7016缓慢向下运动,进而贴合滑动球701619贴合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外侧表面向下运动,进而弹性贴合柱701615通过金属衔接杆701614带动第四齿杆701611向右运动,进而第四齿杆701611带动第十二平齿轮701609进行逆时针转动,然后第十二平齿轮701609带动第十平齿轮701604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样第十平齿轮701604带动第十一平齿轮701605进行顺时针转动,即第十一平齿轮701605带动第三齿杆701606和修边刀701607向左运动,进而修边刀701607插入至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的内侧红土矿外壳内部,此时再控制电动伸缩转轴7012带动修边机构7016进行微微转动,进而修边刀701607将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的内侧红土矿外壳左侧高于右侧的部分削去,同理可对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内侧的红土矿外壳进行切削,进而保证了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红土矿外壳的左右平齐。
[0034]
其中,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下方设置有多组伸缩推块。
[0035]
以便于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下压至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红土矿时,可控制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底部的多组伸缩推块向下推出,进而在第一四分球压板607010和第二四分球压板60713转动过程中,伸缩推块可将第一内层半球壳507和第二内层半球壳5014内侧的红土矿
分散均匀。
[0036]
其中,第二控制长杆5018顶部横杆部分长度小于第一控制长杆5011顶部横杆部分长度。
[0037]
以便于控制成球系统5进行运转,进而控制第一电动转轴505同步带动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分别进行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进而第一外层半球壳506和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合并,此时第一外层半球壳506通过第一控制长杆5011带动第一平齿轮5012运动至第一平齿轮5012与第六平齿轮803和第七平齿轮805同步啮合的位置,同理第二外层半球壳5013通过第二控制长杆5018带动第二平齿轮5019运动至第二平齿轮5019同步与第八平齿轮8012和第二齿杆8014啮合的位置,进而,此时第六平齿轮803带动第一平齿轮5012进行转动,然后第一平齿轮5012带动第七平齿轮805进行转动。
[0038]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