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31282发布日期:2021-04-20 14:0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蚀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方法。


背景技术:

2.蚀刻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类。
3.最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电子薄片零件精密蚀刻产品的加工,特别在半导体制程上,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4.目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工艺配套的零件蚀刻效率低,且蚀刻效果较差,对比不合理的蚀刻液配方,则具有零件蚀刻后的表面不平整和光洁,损伤层深,导致较大的误差,对于要求较高精度的标识蚀刻,无疑会增加不锈钢产品的废品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发明目的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方法。
7.(二)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产品标识蚀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表面处理:对需要进行蚀刻的不锈钢产品,放置在工作台上,先对粘在不锈钢产品表面的碎屑、毛刺以及焊瘤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用水冲刷干净;
10.s2、除油处理:在不锈钢产品表面均匀喷洒除油剂,静置5~10min 后,用水冲洗后,冲洗后再进行干燥处理;
11.s3、定位处理:标记需要进行标识蚀刻的位置,将带有蚀刻图案的膜覆盖在进行标识蚀刻的位置,且覆盖的膜为无孔、耐高温、耐蚀刻材料制成;
12.s4、化学蚀刻:采用浸渍或者喷淋的方式将蚀刻液喷淋在不锈钢产品表面,蚀刻过程中,蚀刻液的温度控制在35~55℃;
13.s5、后处理:对不锈钢产品表面脱膜,将附着蚀刻液清洗后抛光,抛光后进行二次清洗,二次清洗后电镀铬;
14.其中,所述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19~22%、浓硝酸19~21%、冰醋酸1~3%、氢氟酸 19~21%、磷酸氢二钠0.8~2.5%,余量为水。
15.优选的,所述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0~22%、浓硝酸20~21%、冰醋酸1.5~3%、氢氟酸20~21%、磷酸氢二钠1.2~2.5%,余量为水。
16.优选的,所述蚀刻液,其制备步骤为:将磷酸氢二钠筛分,使其平均颗粒度为10~12nm,得到精细的磷酸氢二钠,再将浓盐酸、浓硝酸、冰醋酸、氢氟酸以及水混合加热至40~60℃,在搅拌转速为 100~140r/min下缓慢加入粉末状的磷酸氢二钠,搅拌均匀即可。
17.优选的,所述s4中,还包括加入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根据蚀刻液的体积动态输入,其输入的含量为25~40g/l。
18.优选的,还包括复合光亮剂、缓蚀剂和增稠剂,所述复合光亮剂含量为1~5g/l,所述缓蚀剂含量为0.2~2g/l,所述增稠剂含量为 2~20g/l,且复合光亮剂、缓蚀剂、增稠剂之间的比例为4∶1∶6。
19.优选的,所述复合光亮剂以氯烷基吡啶、卤素化合物、含氰化合物和磺基水杨酸混合而成,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醚、聚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而成,所述缓蚀剂为若丁和有机胺。
20.优选的,所述s4中,若采用喷淋的方式,喷淋压力为0.03~ 0.1mpa。
2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采用本发明蚀刻方法蚀刻后不会改变不锈钢产品的外观,光泽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还大幅降低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且在不影响零件表面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其耐腐蚀以及防锈性能,另外,采用本发明蚀刻方法蚀刻后不锈钢产品表面无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24.实施例1
25.s1、表面处理:对需要进行蚀刻的不锈钢产品,放置在工作台上,先对粘在不锈钢产品表面的碎屑、毛刺以及焊瘤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用水冲刷干净;
26.s2、除油处理:在不锈钢产品表面均匀喷洒除油剂,静置5~10min 后,用水冲洗后,冲洗后再进行干燥处理;
27.s3、定位处理:标记需要进行标识蚀刻的位置,将带有蚀刻图案的膜覆盖在进行标识蚀刻的位置,且覆盖的膜为无孔、耐高温、耐蚀刻材料制成;
28.s4、化学蚀刻:采用浸渍或者喷淋的方式将蚀刻液喷淋在不锈钢产品表面,蚀刻过程中,蚀刻液的温度控制在35~55℃;
29.s5、后处理:对不锈钢产品表面脱膜,将附着蚀刻液清洗后抛光,抛光后进行二次清洗,二次清洗后电镀铬;
30.其中,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0%、浓硝酸20%、冰醋酸1.5%、氢氟酸20%、磷酸氢二钠1.2%,余量为水,其制备步骤为将磷酸氢二钠筛分,使其平均颗粒度为10nm,得到精细的磷酸氢二钠,再将浓盐酸、浓硝酸、冰醋酸、氢氟酸以及水混合加热至40℃,在搅拌转速为100r/min下缓慢加入粉末状的磷酸氢二钠,搅拌均匀即可。
31.实施例2
32.除了蚀刻液的原料组成不同之外,其他同实施例1。
33.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2%、浓硝酸21%、冰醋酸3%、氢氟酸21%、磷酸氢二钠2.5%,余量为水。
34.实施例3
35.除了蚀刻液的原料组成不同之外,其他同实施例1。
36.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1%、浓硝酸20.5%、冰醋酸2.5%、氢氟酸20.5%、磷酸氢二钠 2%,余量为水。
37.实施例4
38.除了蚀刻液的原料组成以及制备方法不同之外,其他同实施例1。
39.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1%、浓硝酸21%、冰醋酸2%、氢氟酸20%、磷酸氢二钠1.8%,余量为水,其制备步骤为将磷酸氢二钠筛分,使其平均颗粒度为12nm,得到精细的磷酸氢二钠,再将浓盐酸、浓硝酸、冰醋酸、氢氟酸以及水混合加热至60℃,在搅拌转速为140r/min下缓慢加入粉末状的磷酸氢二钠,搅拌均匀即可。
40.实施例5
41.除了蚀刻液的原料组成以及制备方法不同之外,其他同实施例1。
42.蚀刻液,按照总重量份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浓盐酸21%、浓硝酸21%、冰醋酸2.5%、氢氟酸21%、磷酸氢二钠2%,余量为水,其制备步骤为将磷酸氢二钠筛分,使其平均颗粒度为11nm,得到精细的磷酸氢二钠,再将浓盐酸、浓硝酸、冰醋酸、氢氟酸以及水混合加热至50℃,在搅拌转速为120r/min下缓慢加入粉末状的磷酸氢二钠,搅拌均匀即可。
43.效果试验
44.分别采用实施例1~5的蚀刻方法和普通蚀刻方法对不锈钢产品进行蚀刻,在蚀刻完毕后,采用实施例1~5的蚀刻方法的不锈钢产品标识,其表面平面度均能达到0.1mm以内,光洁度均能达到0.1mm,以内,采用普通蚀刻方法对不锈钢产品其平面度在0.4mm以上,光洁度0.5mm以上,采用实施例1~5的蚀刻方法的不锈钢产品表面蚀刻后的表面平整光洁,蚀刻精度高,误差较小。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