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6902发布日期:2021-05-18 20:1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其受力情况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汽车悬架,而目前市场上的钢板弹簧由于制造过程中弯曲不均匀而存在承载能力较差、疲劳寿命短的缺点,尤其是当钢板成型以后,在冷却过程中因各部位冷却程度不同而引起弹簧变形,造成行驶不平顺看,故而,若能使弹簧钢板或少片簧的弯曲度一致性提升,可改善弹簧钢板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在完成少片簧弯压之后直接对钢板进行冷却,避免冷却过程中少片簧发生结构变形,提高生产效率。
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其中,包括油缸架、模接板、液压缸、成型上模、成型下模和喷油管,所述模接板通过两侧的油缸架支撑于油液池的池口边缘,在所述模接板的侧面固定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成型上模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推轴外端,所述成型下模固接于所述模接板的表面下侧边缘处,在所述成型上模和所述成型下模上均水平间隔设置有成型顶轴,所述成型顶轴用于顶压少片簧钢板,在相邻的所述成型顶轴之间设置有所述喷油管,所述喷油管通过接通管连通,所述接通管连接淬火油管。
5.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上模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推轴末端。
6.作为优选,在所述模接板上还有滑轨,所述滑轨为设置于所述模接板两侧的竖直通槽,所述成型上模的两端嵌入两侧的所述滑轨中。
7.作为优选,在所述模接板上有防止淬火油飞溅的挡油部。
8.作为优选,所述挡油部包括斜延板和侧平板,所述斜延板为自所述模接板的表面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延展的平面板,所述侧平板为自所述斜延板的两侧边缘竖直向下延展的平面板。
9.作为优选,在所述斜延板上有波浪凸板,所述波浪凸板为垂直所述斜延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波浪形延展弧面。
10.作为优选,还包括回流板,所述回流板为自所述斜延板的下边缘向下延展并逐渐靠近所述模接板的倾斜面板。
11.作为优选,还包括聚油冷却板,所述聚油冷却板为自所述回流板的下边缘向上延展并逐渐靠近所述模接板的倾斜面板。
12.作为优选,还包括导液凹口,所述导液凹口为自所述聚油冷却板的上边缘向下凹陷的弧形凹口,所述导液凹口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
13.作为优选,还包括通液槽,所述通液槽为连通所述导液凹口下端的水平直条凹槽。
1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完成少片簧弯压之后直接对钢板进行冷却,避免冷却过程中少片簧发生结构变形,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冷却设备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成型顶轴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挡油部侧向视图。
18.图4为波浪凸板示意图。
19.图5为导液凹口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油缸架,2、模接板,3、液压缸,4、成型上模,5、成型下模,6、喷油管,7、成型顶轴,8、接通管,9、转轴,10、滑轨,11、斜延板,12、波浪凸板,13、回流板,14、聚油冷却板,15、导液凹口,16、通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3.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挂车少片簧热处理喷淋式冷却设备,其中,包括油缸架1、模接板2、液压缸3、成型上模4、成型下模5和喷油管6,模接板2通过两侧的油缸架1支撑于油液池的池口边缘,在模接板2的侧面固定有液压缸3,成型上模4连接液压缸3的推轴外端,成型下模5固接于模接板2的表面下侧边缘处,在成型上模4和成型下模5上均水平间隔设置有成型顶轴7,成型顶轴7用于顶压少片簧钢板,在相邻的成型顶轴7之间设置有喷油管6,喷油管6通过接通管8连通,接通管8连接淬火油管。模接板2通过油缸架1横架于油液池池口上方,将加热后的钢板放置于成型下模5的成型顶轴7上,启动液压缸3,使得推轴带着成型上模4向下移动并挤压钢板,在上方与下方的成型顶轴7之间受压的钢板成型为所需弯板后,由外界向淬火油管输送冷的淬火油,淬火油经过接通管8输送到各喷油管6,由各喷油管6向高温钢板喷油,快速冷却钢板,淬火油向下流入油液池内,等钢板冷却过后,液压缸3退油,推轴带动成型上模4上移,完成钢板的冷却。
24.成型上模4通过转轴9连接于推轴末端。转轴9可允许成型上模4发生左右偏转,即可绕转轴9旋转,可使得成型上模4更好地接触钢板表面。
25.在模接板2上还有滑轨10,滑轨10为设置于模接板2两侧的竖直通槽,成型上模4的两端嵌入两侧的滑轨10中。滑轨10与成型下模5固接,加固成型下模5的稳定性,成型上模4两端嵌入两侧的滑轨10中,可对偏转起到约束作用,防止成型上模4过度摆动。
26.在模接板2上有防止淬火油飞溅的挡油部。
27.挡油部包括斜延板11和侧平板,斜延板11为自模接板2的表面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延展的平面板,侧平板为自斜延板11的两侧边缘竖直向下延展的平面板。接触到高温钢板的淬火油会因受热而飞溅,通过在模接板2表面、成型上模4上方设置斜延板11可防止淬火
油向上飞溅并顺着斜延板11的下表面流入下方油液池中,其中,侧平板防止淬火油从斜延板11的两侧飞溅而出。
28.在斜延板11上有波浪凸板12,波浪凸板12为垂直斜延板1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波浪形延展弧面。波浪凸板12可有效减少淬火油的冲击反弹,使得反弹的淬火油汇聚流下。
29.还包括回流板13,回流板13为自斜延板11的下边缘向下延展并逐渐靠近模接板2的倾斜面板。回流板13的延展方向可指向下方钢板,可通过这部分淬火油对钢板进行再次冷却。
30.还包括聚油冷却板14,聚油冷却板14为自回流板13的下边缘向上延展并逐渐靠近模接板2的倾斜面板。聚油冷却板14可对淬火油进行囤积和降温,直至囤积的淬火油油液溢出聚油冷却板14,即可下淋到钢板表面。
31.还包括导液凹口15,导液凹口15为自聚油冷却板14的上边缘向下凹陷的弧形凹口,导液凹口15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导液凹口15可使得囤积的淬火油具有指定的流下位置,避免因油液张力或面板毛刺使得淬火油流下不均匀。
32.还包括通液槽16,通液槽16为连通导液凹口15下端的水平直条凹槽。通液槽16可使得淬火油的上方液面同时延展到导液凹口15处,使得淬火油同时从各导液凹口15淋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