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7269发布日期:2021-01-26 12:3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0003]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在机械加工领域被广泛使用。目前部分数控车床都配有切削液冷却或者毛坯做抛丸除尘处理,粉尘产生较少。但是用于生产大套毛坯的数控机床,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机床未经过抛丸处理,毛坯表面涂料较多。而且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前道工序采用的是陶瓷刀片,而由于前道工序设备限制,无法添加切削液冷却,一直采用干切削模式,因此产生的粉尘较多。一线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财富,员工的职业健康一直是我公司的关注点,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长期吸入会造成肺部病变,严重危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粉尘的产生,加剧了机床的润滑需求以及液压污染,造成了设备故障率大大提高,另外粉尘中含铁,也增加了电器故障率。另外,在切割以及冷却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果气体向外扩散,同样会危及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包括喷淋箱、支架和支撑板;所述喷淋箱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安装支架,通过支架将喷淋箱固定在机床上,在两个支架上均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板,两个所述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可上下往复移动的分散网板,将上方喷淋下来的水与分散网板相互撞击分散,便于形成雾气与下方的粉尘接触;所述喷淋箱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喷淋箱内连通供水管道,使喷淋箱内的喷淋水进入到喷淋箱内,再从喷淋孔向下喷出,使喷淋水均匀向下分散;所述喷淋箱的上方设置有与其面积相同的抽风箱,抽风箱内连通抽风机,在抽风箱内形成负压,便于吸取空气,抽风箱的下表面连通有若干个竖直的抽气管,抽气管竖直向下穿过喷淋箱至喷淋箱的下方,抽气管均匀的分散在喷淋孔之间,使下方的空气均能够被吸入到抽风箱内。
[0007]
进一步的:支撑板的高度为30-50mm。
[0008]
进一步的:抽气管与喷淋箱固定焊接在一起,通过抽气管支撑抽风箱。
[0009]
进一步的:在每个抽气管的下端均连通有抽气孔,使抽气孔的开口较小,提高抽气管在竖直方向上的吸附范围。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滑块对应的支撑板内壁上开设有
竖直的滑槽,并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使分散网板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分散网板的下方设置水平的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在转轴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向上转动时推动分散网板向上移动的推动杆,转轴被带动后推动杆跟随绕中心轴移动,当推动杆向上转动时与分散网板接触,推动分散网板向上移动,直至分散网板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此时推动杆向下转动,分散网板失去推动杆的拖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样分散网板往复上下移动,使上方下落的喷淋水被撞击分散,提高喷淋水的分散效果,便于与粉尘接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下端内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对下落时的分散网板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0012]
进一步的:推动杆设置有至少两个,均匀的分布在分散网板的下方。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淋箱的上方设置抽风箱,抽风箱内连接的抽气管对下方抽气,在喷淋除尘的同时能够将向上移动的有毒气体抽出,无法除去的有害气体被集中收集再次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控机床使用的安全性,减少对操作工人的身体伤害;喷淋水直接被向下喷出,不会被抽气管抽气,直至在分散网板上形成水汽与下方的空气接触进行除尘,喷淋水均匀分布,提高对下方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中抽风箱的连接立体示意图。
[0016]
图3为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中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喷淋箱,2-支架,3-支撑板,4-抽风箱,5-喷淋孔,6-抽气管,7-抽气孔,8-分散网板,9-滑块,10-滑槽,11-减震弹簧,12-电机,13-转轴,14-推动杆,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数控机床喷雾除尘装置,包括喷淋箱1、支架2和支撑板3;所述喷淋箱1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安装支架2,通过支架2将喷淋箱1固定在机床上,在两个支架2上均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高度为30-50mm,两个所述的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可上下往复移动的分散网板8,将上方喷淋下来的水与分散网板8相互撞击分散,便于形成雾气与下方的粉尘接触;所述喷淋箱1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5,喷淋箱1内连通供水管道,使喷淋箱1内的喷淋水进入到喷淋箱1内,再从喷淋孔5向下喷出,使喷淋水均匀向下分散。
[0020]
所述喷淋箱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面积相同的抽风箱4,抽风箱4内连通抽风机,在抽风箱4内形成负压,便于吸取空气,抽风箱4的下表面连通有若干个竖直的抽气管6,抽气管6竖直向下穿过喷淋箱1至喷淋箱1的下方,抽气管6与喷淋箱1固定焊接在一起,通过抽气管6支撑抽风箱4,抽气管6均匀的分散在喷淋孔5之间,使下方的空气均能够被吸入到抽风箱4内;在每个抽气管6的下端均连通有抽气孔7,使抽气孔7的开口较小,提高抽气管6在竖直方向上的吸附范围。
[0021]
实施例2
[002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分散网板8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9,滑块9对应的支撑板3内壁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10,并且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使分散网板8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所述滑槽10的下端内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1,对下落时的分散网板8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在分散网板8的下方设置水平的转轴13,转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15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上,转轴1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通过电机12驱动转轴13转动,在转轴1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向上转动时推动分散网板8向上移动的推动杆14,推动杆14设置有至少两个,均匀的分布在分散网板8的下方,转轴13被带动后推动杆14跟随绕中心轴移动,当推动杆14向上转动时与分散网板8接触,推动分散网板8向上移动,直至分散网板8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此时推动杆14向下转动,分散网板8失去推动杆14的拖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样分散网板8往复上下移动,使上方下落的喷淋水被撞击分散,提高喷淋水的分散效果,便于与粉尘接触。
[002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