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7864发布日期:2021-02-26 22:1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材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石材磨机的磨头和旋转电机之间通常通过磨盘连接件连接,在磨削石材上的不平整处时,上述磨头需要做一个角度的微调才能更好的对石材表面进行磨削,因此磨盘连接件通常为分体式,包括上盘梯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每根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在上盘体和下盘体对应的位置上,在磨头遇到石材上的不平整处时,弹簧产生形变,从而使磨头实现角度的微调,然而上述结构有较明显的缺陷:弹簧仅设置在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的部分位置上,没有设置有弹簧的对应位置的磨头在触碰到不平整处时产生的形变和设置有弹簧的对应位置的磨头在触碰到不平整处时产生的形变程度不一样,会导致磨削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使用上述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磨削效果更好。
[0004]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设的上盘体、橡胶垫圈、下盘体和磨片;
[0006]
所述上盘体呈圆盘状,所述上盘体上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位于所述上盘体的中央处,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配合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第一配合孔环绕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均匀分布;
[0007]
所述下盘体呈圆盘状,所述下盘体上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中心通孔位于所述下盘体的中央处,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配合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第二配合孔环绕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均匀分布;
[0008]
所述橡胶垫圈呈圆环状,所述橡胶垫圈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六个凸柱,所述凸柱具有位于所述橡胶垫圈一侧的第一凸部和位于所述橡胶垫圈另一侧的第二凸部;
[0009]
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一配合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配合孔相配合,所述橡胶垫圈的一侧贴设在所述上盘体朝向所述下盘体的一侧,所述橡胶垫圈的另一侧覆设在所述下盘体朝向所述上盘体的一侧。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嵌设有内螺纹柱。
[0011]
进一步的,六个所述凸柱与所述橡胶垫一体连接。
[0012]
进一步的,六个所述凸柱与所述橡胶垫可拆卸连接。
[0013]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第一凸部和第一配合孔相配合,第二凸部与第二配合孔相配合,橡胶垫圈的一侧覆设在上盘体朝向下盘体的一侧,橡胶垫圈的另一侧覆设在下盘体朝向上盘体的一侧,均匀覆设的橡胶垫圈在磨头的不同位置在遇到不平整处时所产生的形变较为接近,从而使磨头的磨削更为均匀,磨削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分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上盘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橡胶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的下盘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上盘体1、下盘体2、橡胶垫圈3、第一配合孔4、第二配合孔5、凸柱6、内螺纹柱7、第一连接通孔8、第二连接螺纹孔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0]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带缓冲功能的自动磨光机磨头,包括安装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以及从上到下依次叠设的上盘体1、橡胶垫圈3、下盘体2和磨料固定盘(图中未示出),上盘体1和下盘体2均为铝合金盘体,橡胶垫圈3为弹性橡胶垫圈,下盘体2的体积大于上盘体1的体积,上盘体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通孔8,下盘体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螺纹孔9,第一连接通孔8和第二连接螺纹孔9一一对应,上述安装螺和对应的第二连接螺纹孔9相互配合,上述安装螺栓依次穿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8和第二连接螺纹孔9,橡胶垫圈3设置在上盘体1和下盘体2之间,所述磨料固定盘固定在下盘体2背向上盘体1的一侧,磨料固定盘上固定有磨料。
[0021]
上盘体1呈圆盘状,上盘体1上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一配合孔4,所述第一中心通孔位于上盘体1的中央处,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一配合孔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一配合孔4环绕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均匀分布,六个第一配合孔4均为圆槽台阶孔,上述圆台阶孔具有两个3共轴设置的圆孔,各第一配合孔4的圆心与上盘体1的圆心的距离相等,六个第一配合孔4之间等间距设置,下盘体2呈圆盘状,下盘体2上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和第二配合孔5,所述第二中心通孔位于下盘体2的中央处,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配合孔5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二配合孔5环绕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均匀分布,第一配合孔4和第二配合孔5一一相互对应。
[0022]
六个均匀分布设置的第一配合孔4的设计可以保证上盘体1上各处受力均匀,经过申请人测试,第一配合孔4的数量为六个时可以实现制作成本和受力均匀程度之间的最大平衡。
[0023]
下盘体2呈圆盘状,下盘体2上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和第二配合孔5,所述第二中心
通孔位于下盘体2的中央处,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配合孔5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二配合孔5环绕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均匀分布,六个均匀分布设置的第二配合孔5的设计可以保证下盘体2上各处受力均匀,第一配合孔4和第二配合孔5 相互对应。
[0024]
橡胶垫圈3呈圆环状,橡胶垫圈3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六个凸柱6,六个凸柱6分别对应六个第一配合孔4以及六个第二配合孔5,凸柱 6具有位于橡胶垫圈3一侧的第一凸部和位于橡胶垫圈3另一侧的第二凸部。
[0025]
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一配合孔4相配合,所述第二凸部与第二配合孔5相配合,橡胶垫圈3的一侧覆贴设在上盘体1朝向下盘体2的一侧,橡胶垫圈3的另一侧覆设在下盘体2朝向上盘体1的一侧。六个凸柱6配合六个均匀分布设置的第一配合孔4和第二配合孔5的设计使的上盘体1和下盘体1之间的缓冲能力分布均匀,经过申请人测试,第一配合孔4和第二配合孔5的数量为六个时可以实现制作成本和缓冲能力分布程度之间的平衡。
[0026]
进一步的,凸柱6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同轴设置的大孔和小孔,所述大孔内嵌设有内螺纹柱7,内螺纹柱7具有沿厚度方向设置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用与上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上述固定螺栓固定用于连接上盘体 1和凸柱6,凸柱6与第二配合孔5活动抵接,在切割过程中下盘体 2首先挤压凸柱6从而实现切割时的缓冲,当切割产生的震动频率和振幅均较大时,所述磨料固定盘带动下盘体2进一步挤压橡胶垫圈3 除去凸柱的区域,进一步进行缓冲减震,内螺纹柱7仅嵌设在所述大孔内、而小孔内悬空的设计保证了凸柱6与第二配合孔5接触部分的弹性,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所述内螺纹孔的孔径与所述小孔的孔径一致,内螺纹柱7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通孔的深度。
[0027]
进一步的,六个凸柱6与所述橡胶垫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时,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六个凸柱放置孔,六个凸柱6分别放置在六个所述凸柱放置孔内,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设置橡胶垫,在加工较平整的平面时选择只使用凸柱6,在加工不平整面时使用凸柱6和橡胶垫圈3。
[0028]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