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面修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0306发布日期:2021-02-26 22:3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面修磨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面修磨机构,属于钢板板面修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对产品结构性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
[0003]
机械零件上的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还有些是焊接挤出的残料。
[0004]
目前自动化去毛刺设备一般用于薄板材料,通过单级或多级的面层研磨进行去毛刺平整度修复,甚至有的设备还具备镜面抛光功能,但是传统去毛刺设备无法适用于中厚钢板去毛刺,中厚钢板厚度一般超过6mm,其在机加工过程中会存在较大尺寸地凸起,传统地去毛刺采用研磨片、尼龙砂带等方式无法满足中厚钢板毛刺去除需求,一般采用人工进行手动打磨或借助打磨机进行手动打磨,打磨后平整度较差,并且板材较重,作业强度非常大。
[0005]
中厚钢板存在一些镂空结构,在毛刺去除时会部分粘接在镂空口端外缘上,此部分毛刺很难通过清洁去除,并存在一定残留凸起现象,影响到板面精修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板面精修修磨作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板面修磨机构。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板面修磨机构,与传送钢板的修磨板面相抵接,包括循环传送打磨带、用于循环传送打磨带旋转位移的循环驱动源、及设置在循环传送打磨带背离修磨板面一侧的弹性顶压部,
[0009]
所述弹性顶压部包括基架体和柔性石墨布,所述基架体与所述柔性石墨布之间形成载腔,所述载腔内设有用于将柔性石墨布朝向所述循环传送打磨带挤压的充气气囊。
[0010]
优选地,所述柔性石墨布与所述充气气囊之间设有弹性海绵。
[0011]
优选地,所述弹性海绵与所述充气气囊之间设有保护金属垫片。
[0012]
优选地,所述基架体包括u型架主体,所述u型架主体设有限位窄口槽,所述保护金属垫片限位设置于所述限位窄口端内与所述u型架主体形成所述载腔,所述柔性石墨布覆盖所述限位窄口槽,所述弹性海绵限位在所述限位窄口槽内。
[0013]
优选地,所述基架体的顶部设有配接滑槽。
[0014]
优选地,所述循环驱动源至少包括三个传送辊,所述弹性顶压部限位设置在三个所述传送辊的所形成空间内。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6]
1.能实现循环传送打磨带与钢板板面的面抵接打磨需求,且具备一定地弹性仿形能力,提高了对钢板板面的打磨效果。
[0017]
2.弹性顶压部设计巧妙,满足充气形变的传递需求,结构牢固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板面修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板面修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顶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顶压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面修磨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3]
一种板面修磨机构,与传送钢板的修磨板面相抵接。
[0024]
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循环传送打磨带1、用于循环传送打磨带1旋转位移的循环驱动源2、及设置在循环传送打磨带1背离修磨板面一侧的弹性顶压部3。
[0025]
弹性顶压部3包括基架体4和柔性石墨布5,基架体4与柔性石墨布5之间形成载腔,载腔内设有用于将柔性石墨布朝向循环传送打磨带1挤压的充气气囊6。
[0026]
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0027]
传统地循环传送打磨带1靠旋转辊的压接力压贴在钢板板面,其压贴打磨面呈线带状,很难实现平整打磨,尤其是存在镂空区时。
[0028]
本案中,通过充气气囊6的充气作业,使得充气气囊6对柔性石墨布5产生一定地柔性面压力,使得循环传送打磨带1与钢板板面之间呈面接触,且由于柔性面的特点,其在镂空处呈现内凹仿形压力,使得循环传送打磨带1在镂空部呈现一定地内凹状态,能满足对镂空沿边的修磨需求,面贴合可靠稳定,提高了打磨效果。
[0029]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石墨布5与充气气囊6之间设有弹性海绵7。
[0030]
具体地说明,该弹性海绵7能传递充气气囊6的形变量,同时能补足柔性石墨布5的随型形变力,一般情况下,柔性石墨布5需要具备耐磨特性,其形变力有限,因此采用了弹性海绵7的设计,满足其补足需求。同时能延长使用寿命。
[003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海绵7与充气气囊6之间设有保护金属垫片8。
[0032]
基架体4包括u型架主体,u型架主体设有限位窄口槽9,保护金属垫片8限位设置于限位窄口端内与u型架主体形成载腔10,柔性石墨布覆盖限位窄口槽,弹性海绵限位在限位窄口槽内。
[0033]
众所周知,充气气囊6存在最大容量限制,为了提高充气气囊6的使用安全性,采用保护金属垫片8与u型架主体形成的载腔10,能对充气气囊6实现容载保护,通过保护金属垫片8又具备传递形变量的需求。
[0034]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架体4的顶部设有配接滑槽11。便于对基架体4实现固定。
[003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循环驱动源2至少包括三个传送辊12,弹性顶压部3限位设置在三个传送辊的所形成空间内。
[0036]
省略了外载架的结构说明,可参考图2所示的整体图进行外载架设计,三个传送辊12对循环传送打磨带1进循环运转,并且两个传送辊12之间的循环传送打磨带1与钢板板面呈水平设计,在弹性顶压状态下,满足循环传送打磨带1与板面的面贴合需求,三个传送辊12之间的空间易于实现基架体4搭载。
[0037]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板面修磨机构,能实现循环传送打磨带与钢板板面的面抵接打磨需求,且具备一定地弹性仿形能力,提高了对钢板板面的打磨效果。弹性顶压部设计巧妙,满足充气形变的传递需求,结构牢固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
[003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