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1389发布日期:2021-07-09 11: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轧辊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作为铸造模具的轧辊冷型。为了便于脱模,在使用前,要在轧辊冷型的内壁喷涂一层涂料。在喷涂涂料时,由于涂料对冷型内壁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喷涂前要对冷型进行加热。而冷型一般体积较大,壁厚较厚,在进入烘干窑加热后,经常会出现冷型内壁的温度高于使用要求的情况,而采用自然降温效率较低,采用风扇降温又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吹到冷型的内壁,影响喷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采用可转动的、内部通冷却介质的冷却器,冷却器可带走冷型内部的热量使其降温;采用冷却器与支架可拆卸的连接的结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采用在冷却管上设置散热柱,冷却能力较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冷却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却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多个u型的冷却管,第一中心管、第二中心管和冷却管三者内部为空腔,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连通;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冷却管内侧设置有扇叶;所述旋转连接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水口,所述水口的两侧设置有旋转密封圈,所述旋转密封圈远离水口的一侧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密封圈和轴承位于旋转连接头与第一中心管或者第二中心管之间;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在两个旋转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冷却器的两端的定位柱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冷却器的两端的支撑板分别位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关于第一中心管或第二中心管的轴线对称分布。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多个散热柱。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可转动的、内部通冷却介质的冷却器,冷却器可带走冷型内部的热量使其降温,效果较好;2、采用冷却器与支架可拆卸的连接的结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节约了时间;3、采用在冷却管上设置散热柱,冷却能力
较强,冷却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9.图1为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图2中ⅰ处的放大视图。
12.图4为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冷却器轴侧视图。
13.图5为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第一支架;11、第一顶板;12、第一安装孔;13、电机;14、第一齿轮;2、冷却器;21、第一中心管;211、通孔;22、第二中心管;23、旋转连接头;231、外壳;232、旋转密封圈;233、轴承;234、水口;235、支撑板;236、定位柱;24、第二齿轮;25、冷却管;251、散热柱;26、扇叶;3、第二支架;31、第二顶板;32、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6.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5所示,一种轧辊冷型内壁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3和冷却器2,三者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顶板11,所述第一顶板1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一顶板11上表面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第二顶板31,所述第二顶板3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安装孔32。所述冷却器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心管21和第二中心管22,所述第一中心管21和第二中心管22之间设置有多个u型的冷却管25,第一中心管21、第二中心管22和冷却管25三者内部为空腔,所述冷却管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心管21和第二中心管22连通。所述第一中心管21和第二中心管2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23,所述第一中心管21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齿轮24,所述冷却管25内侧设置有扇叶26。所述旋转连接头23包括外壳231,所述外壳231上设置水口234,所述水口234的两侧设置有旋转密封圈232,所述旋转密封圈232远离水口234的一侧设置有轴承233,所述旋转密封圈232和轴承233位于旋转连接头23与第一中心管21或者第二中心管22之间。轴承233的外侧设置卡簧,两个中心管相应的位置设置卡簧槽,从而避免旋转连接头23左右移动。所述第一中心管21和第二中心管22在两个旋转密封圈23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211。所述外壳23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35,所述支撑板235下方设置有定位柱236。所述冷却器2的两端的定位柱236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32内,定位柱236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可以从两个安装孔中脱出。所述冷却器2的两端的支撑板235分别位于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31上。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24相啮合,当电机13转动时,可以驱动冷却器2转动。
17.所述通孔211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关于第一中心管21或第二中心管22的轴线对称分布。
18.所述电机13为调速电机。
19.所述冷却管25上设置有多个散热柱251,增强了冷却作用。
20.使用时,结合图1

5所示,先将冷却器2放入轧辊冷型内部,之后将定位柱236插入支架的安装孔中,此时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14相啮合。然后水口234连接冷却介质管道,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或者压缩空气,优选冷却水。冷却介质从一个水口234进入两个旋转密封圈232之间,之后从通孔211进入中心管的空腔,之后沿冷却管25进入另一个中心管的空腔并从此端的水口234流出,带走轧辊冷型内部的热量,使其降温。在此过程中,电机13驱动冷却器2旋转,扇叶26将冷却管25及散热柱251上的冷气吹到轧辊冷型内壁上,使得轧辊冷型内壁的降温更加均匀。
2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