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冷式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2283发布日期:2021-06-01 23:1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冷式砂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冷式砂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金属或者非金属工件的磨削加工中,依靠磨粒去除工件表面余量。磨削时,切削速度高,切削厚度小,相比车、铣等切削加工方式,磨削的单位功率切削量往往是其他方式的十几倍,消耗的功能几乎全部变为磨削热量,因此极易造成磨削区域的瞬间高温,使得工件在磨削时,表面产生烧伤和裂纹等问题,影响零件质量。

为了控制磨削区域温度,采用--些冷却手段可以降低磨削温度,如液氮冷却、低温风冷、高压射流冲击冷却及浇注冷却等,但是这类冷却方式都难以直接作用在磨削区域内部,故获得的降温效果一般,而内冷式砂轮可以更加直接有效地降低磨削区温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组织疏松的多孔结构砂轮,依靠砂轮中自身存在的不规则内孔构成冷却液流通通道,但是由于内孔的不规则成型,冷却液也难以保证连续顺畅的通入磨削区域,影响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冷式砂轮,可较好的实现对砂轮的内部区域的降温,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冷式砂轮,包括砂轮以及与所述砂轮同轴连接的冷却箱,所述砂轮内部包括若干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冷却箱连接的冷却腔,所述冷却箱上设有若干通过连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所述连通件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后保持连通状态;所述连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的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并使所述第二连接管保持闭合状态的活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用于限制所述固定件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用于限制所述活动件移动的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接触后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处于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所述弹簧伸展时封堵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口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滑动块接触后用于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导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条和支撑棒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箱内部包括容纳空腔,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容纳空腔。容纳空腔中存储有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砂轮的内部还形成有沿所述冷却腔向四周延伸的冷却管。实现对砂轮均匀降温,具有更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分别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实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连通,保证冷却液流通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口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的外径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通过将接口插设于第一连接管的管口处,实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砂轮中心处开设有一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远离所述冷却箱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阶梯孔的靠近所述冷却箱一端的孔径,所述冷却箱的外侧中心位置固设有插设于所述阶梯孔中的螺纹杆,所述阶梯孔的远离所述冷却箱一端压抵有螺接于所述螺纹杆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设置的冷却腔中输入冷却液,达到对砂轮的内部进行冷却降温的目的,使砂轮保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磨削,避免因过高温度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冷却液由设置的冷却箱提供,通过连通件、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来连接砂轮和冷却箱,实现将冷却箱中的冷却液输入到冷却腔中,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冷式砂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通件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砂轮,2-冷却箱,3-冷却腔,4-螺纹杆,5-阶梯孔,6-螺母,7-第二连接管,8-冷却管,9-第一连接管,10-容纳空腔,11-连通件,12-接口,13-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15-通孔,16-弹簧,17-滑动块,18-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冷式砂轮,包括砂轮1以及与所述砂轮1同轴连接的冷却箱2,所述砂轮1内部包括若干通过第一连接管9与所述冷却箱2连接的冷却腔3,所述冷却箱2上设有若干通过连通件1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9连接的第二连接管7,所述连通件11在所述第一连接管9与所述第二连接管7连接后保持连通状态,第一连接管9通过接口1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7连接;冷却箱2外侧中心位置处固设有螺纹杆4,砂轮1的中心处设有开设有一阶梯孔5,螺纹杆4穿过阶梯孔5后通过螺母6将冷却箱2和砂轮1固定起来;冷却箱2内部包括容纳空腔10,容纳空腔10用于填充放置冷却液,容纳空腔10上可以设置开口(配合密封盖使用)从而更换或者补充冷却液;其中,阶梯孔的远离所述冷却箱2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阶梯孔的靠近所述冷却箱2一端的孔径,所述冷却箱2的外侧中心位置固设有插设于阶梯孔中的螺纹杆4,所述阶梯孔的远离所述冷却箱2一端压抵有螺接于所述螺纹杆4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连通件11包括与第一连接管9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8,与所述第二连接管7连接并使所述第二连接管7保持闭合状态的活动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9和所述第二连接管7内部限制所述固定件18和所述活动件移动的第一限位部13和第二限位部14,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18接触后移动打开所述第二连接管7;具体的,活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的弹簧16以及与所述弹簧16连接的滑动块17,所述滑动块17在所述弹簧16伸展时封堵于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管口处,所述固定件18与所述滑动块16接触后用于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管7和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导通;当固定件18顶开滑动块17时,第二连接管7和第一连接管9处于导通状态,当固定件18脱离滑动块17时,在弹簧16复位力的作用下,滑动块17复位实现对第二连接管7管口的重新封堵。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部13和第二限位部14上分别开设有若干通孔14,通孔14便于使冷却液从冷却箱10中沿着第二连接管7向冷却腔3中流动。

进一步的,固定件18可以是支撑杆、支撑条或支撑棒,或者由支撑杆、支撑条或支撑棒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1)第二连接管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管口连接的接口12,所述接口12的外径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内径;接口12插设于第一连接管9的管口处;(2)砂轮1的内部还形成有沿所述冷却腔3向四周均匀延伸的冷却管8,通过设置冷却管8,更好实现砂轮1冷却降温的同时保证砂轮1整体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