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380发布日期:2021-07-27 13:1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零件加工工艺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铸造是采用高温对坯件进行相应处理,以得到一定形状的零件。铸件铸造完毕后一般温度较高,需要对铸件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铸件具有确定的形状以及合理的力学性能。但是,冷却后的铸件表面粗糙,在实际操作时,一般需要对铸造完成后的零件进行表面处理,例如表面抛光等等,以优化零件的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铸件铸造完成后,一般通过抛光器对铸件进行抛光。抛光器一般包括电机和砂轮,电机带动砂轮旋转,通过砂轮对铸件表面进行抛光。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装置一般为手持式的,操作人员手持抛光器对铸件进行抛光,这种操作方式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抛光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件抛光精度低、抛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立柱往复运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沿所述横梁往复运动,所述滑架包括与所述横梁配合的顶架和设置于所述顶架上的侧架,所述顶架上设置有顶面抛光器,所述侧架上设置有侧面抛光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立柱往复运动的丝杠,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置的螺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电机,所述丝杠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杠旋转使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立柱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侧架与所述立柱平行,并且,所述侧架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架上,所述侧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顶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侧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侧架锁紧于所述导轨上的锁紧器。

本方案中,侧架相对于顶架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使得侧面抛光器可以抛光铸件不同的部位,优化了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器为锁紧螺钉,所述侧架上均布有与所述锁紧螺钉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所述侧架的长度方向均布于所述侧架上,所述锁紧螺钉抵触所述导轨,所述锁紧螺钉利用摩擦力将所述侧架锁紧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锁紧螺钉上设置有便于旋转所述锁紧螺钉的手柄。

本方案中,锁紧器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操作锁紧器时不需要借助工具,优化了锁紧器的操作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侧架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凹入所述侧架,并且,所述刻度线上还涂设有利于观察所述刻度线的油漆层。

本方案中,刻度线的设置使得侧架位置调节方便,优化了侧架的操作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侧架有两个,两个侧架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架的两端,并且,两个侧架具有不同的长度。

本方案中,侧架有两个,可以设置更多的侧面抛光器,提高了铸件表面抛光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抛光器通过具有自锁能力的分度头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架上,所述分度头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侧架上,所述侧面抛光器通过螺钉固定于活动部分上。

本方案中,侧面抛光器可以抛光具有角度的表面,优化了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梁配合的滑孔,所述滑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入所述滑架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滑孔相通,以减小所述滑架与所述横梁的接触面积。

本方案中,凹陷的设置减小了滑孔与横梁的接触面积,滑架滑动更加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横梁有两根。

本方案中,横梁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延长了横梁的使用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公开的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滑块,滑块沿立柱往复运动,滑块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滑架,滑架沿横梁往复运动,滑架包括与横梁配合的顶架和设置于顶架上的侧架,顶架上设置有顶面抛光器,侧架上设置有侧面抛光器,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滑块沿立柱往复运动的丝杠,滑块上设置有与丝杠配置的螺孔,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丝杠旋转的电机,丝杠与底座转动连接,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使滑块相对于立柱往复运动。本方案中,滑架上设置有顶面抛光器和侧面抛光器,在对铸件抛光过程中,滑架沿横梁位移,提高了顶面抛光器以及侧面抛光器的位移精度,从而提高了铸件的抛光精度。另外,侧面抛光器的设置提高了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公开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公开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图1为本公开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第三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第四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侧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立柱,3、滑块,4、横梁,5、滑架,6、顶架,7、侧架,8、顶面抛光器,9、侧面抛光器,10、丝杠,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公开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公开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公开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滑块3,所述滑块3沿所述立柱2往复运动,所述滑块3上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上设置有滑架5,所述滑架5沿所述横梁4往复运动,所述滑架5包括与所述横梁4配合的顶架6和设置于所述顶架6上的侧架7,所述顶架6上设置有顶面抛光器8,所述侧架7上设置有侧面抛光器9,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块3沿所述立柱2往复运动的丝杠10,所述滑块3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10配置的螺孔,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杠10旋转的电机,所述丝杠10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杠10旋转使所述滑块3相对于所述立柱2往复运动。

本实施方案中,滑架5沿梁位移,滑架5上设置有顶面抛光器8和侧面抛光器9,也就是是说,顶面抛光器8和侧面抛光器9在位移时由横梁4校正位置,从而提高了顶面抛光器8以及侧面抛光器9的位移精度,进而提高了铸件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精度。

顶面抛光器8和侧面抛光器9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顶面抛光器8与侧面抛光器9同时工作时,可以同时抛光铸件的三个表面,提高了铸件的抛光效率。

滑块3由丝杠10驱动位移,滑块3具有较高的位移精度,并且,滑块3的位置可以调节,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架7与所述立柱2平行,并且,所述侧架7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架6上,所述侧架7上设置有滑槽11,所述顶架6上设置有导轨,所述侧架7上还设置有将所述侧架7锁紧于所述导轨上的锁紧器。

所述锁紧器为锁紧螺钉,所述侧架7上均布有与所述锁紧螺钉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所述侧架7的长度方向均布于所述侧架7上,所述锁紧螺钉抵触所述导轨,所述锁紧螺钉利用摩擦力将所述侧架7锁紧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锁紧螺钉上设置有便于旋转所述锁紧螺钉的手柄。

通过使锁紧螺钉与不同的调节孔配合,即可将侧架7锁紧于需要的位置上,侧架7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使得侧面抛光器9的位置可以调节,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所述侧架7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凹入所述侧架7,并且,所述刻度线上还涂设有利于观察所述刻度线的油漆层。

刻度线的设置使得侧架7在调整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观察调节距离,优化了侧架7的操作性能。刻度线凹入侧架7,刻度线不易被磨损,延长了侧架7的使用寿命。

所述侧架7有两个,两个侧架7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架6的两端,并且,两个侧架7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面抛光器9通过具有自锁能力的分度头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架7上,所述分度头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侧架7上,所述侧面抛光器9通过螺钉固定于活动部分上。分度头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其具体配置不做介绍。分度头的配置使得侧面抛光器9具有角度调节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架5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梁4配合的滑孔,所述滑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入所述滑架5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滑孔相通,以减小所述滑架5与所述横梁4的接触面积。

所述横梁4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横梁4有两根。横梁4与滑块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以上对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

另外,在以上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存在组合实施的可能,各种组合方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结合实施上实施方案,以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