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2322发布日期:2021-08-24 12: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金属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轴类工件进行热处理加工时,通常经过正火或退火、调质、表面淬火和低温时效处理等过程,其中淬火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公告号为cn21085623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由于普通淬火冷却装置缺少感应加热的功能,金属工件冷却加工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其从加热机体上卸下后再放入冷却装置内腔以冷却,转移金属工件的过程较为麻烦且易影响机体对金属工件的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热能圈和带有喷水孔的降温圈,以同时满足轴类工件加热和冷却的需求,进而减少转移轴类工件的麻烦;设置第一通水管以通过注水使热能圈不易发热,设置第二通水管以通过注水使降温圈淬火,进而达到释放液体并喷洒到轴类工件外表面并冷却工件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热能圈和降温圈对轴类工件的形状具有较大限制,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热能圈和降温圈对工件形状限制大所造成的通用性较差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架设有热能圈和降温圈,所述热能圈与降温圈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热能圈与降温圈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热能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支撑架与机架的可拆卸式固定相连,从而整体更换热能圈和降温圈至适合工件的尺寸,通用性提高。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靠近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机架上对应固定块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供固定块插接,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电插头,所述机架上对应电插头设置有电插孔,所述电插孔位于固定槽与固定块底面相对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插头和电插孔的配合,使得在支撑架与机架的拆安过程过程中实现热能圈的通断电,自动化控制。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固设有棘齿条,所述棘齿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固定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上旋转设置有用于与棘齿条啮合的止回棘齿,所述止回棘齿的旋转中心线垂直于固定槽的深度方向,所述止回棘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止回棘齿与棘齿条啮合的弹性件,所述止回棘齿上设置有用于解除止回棘齿和棘齿条的啮合状态的分离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条和止回棘齿的设置,使得固定块只能朝向固定槽滑移,保证固定块与固定槽的嵌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分离部件包括用于带动止回棘齿反向旋转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止回棘齿远离棘齿条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机架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热能圈时,牵拉牵引绳带动止回棘齿反向旋转,从而实现止回棘齿与棘齿条分离,再手动将支撑架拆卸下来,拆卸简便。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旋转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块远离固定槽的凸轮,所述凸轮与固定块相抵接,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线平行于热能圈的中心线,所述凸轮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凸轮旋转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线与凸轮的旋转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凸轮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机架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拆卸支撑架时,只需旋转连接杆至凸轮小径端与固定块相抵接,从而实现固定块与固定槽的分离,使得拆卸简便。

可选的,所述热能圈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水管,所述热能圈上对应第一通水管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供第一通水管插接,所述第一通水管上套设有用于增大第一通水管与热能圈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水管与热能圈可拆卸连接,使得更换不同热能圈时,第一通水管可适配不同的热能圈。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沿垂直于支撑架高度方向滑移,所述夹爪用于夹持第一通水管,所述夹爪远离第一通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夹爪沿插接槽深度方向滑移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拆安热能圈时,第一通水管在气缸的控制下与热能圈插接或分离,实现第一通水管的自动拆安。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固定槽内,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向电磁阀门传输控制用电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安装热能圈时,固定块向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向电磁阀门传输控制用电信号,控制电磁阀门开启;当使用者拆卸热能圈时,固定块远离固定槽撤销对压力传感器施加的力,压力传感器向电磁阀门输送电信号,控制电磁阀门关闭,进而实现第一通水管的自动通水与断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支撑架与机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当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可通过整体更换不同尺寸的热能圈和降温圈来实现适配多种工件,提高通用性,提高对轴类工件的淬火效率;

2.通过棘齿条和止回棘齿的设置,使得支撑架与机架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自动化控制,支撑架拆安简便,通过电磁阀门以及夹爪的设置,使得第一通水管可自动与热能圈相连或分离,同时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通水管通水或断水,使用者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固定槽;12、止回棘齿;13、弹性件;14、电插孔;15、凸轮;151、连接杆;1511、转盘;16、压力传感器;17、滑移槽;2、热能圈;21、插接槽;3、降温圈;4、支撑架;41、支撑杆;42、平板;43、固定块;431、电插头;432、棘齿条;5、分离部件;51、牵引绳;511、限位块;6、第一通水管;61、电磁阀门;62、橡胶圈;7、夹爪;71、第一杆;7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包括机架1,机架1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用于架设热能圈2和降温圈3,热能圈2和降温圈3通过螺纹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螺纹件选用螺栓。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垂直于热能圈2的中心线方向,热能圈2与支撑架4远离机架1的端面焊接相连。支撑架4包括平板42和两个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轴线垂直于热能圈2的中心线,支撑杆41远离热能圈2的端面与平板42靠近热能圈2的端面焊接相连,一个支撑杆41远离机架1的一端与热能圈2焊接相连,另一个支撑杆41远离机架1的一端与降温圈3焊接相连。

参考图3,支撑架4上固设有固定块43,机架1上对应固定块43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用于供固定块43嵌合。

当使用者需要加工不同形状的轴类工件时,通过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的嵌合与分离,实现热能圈2、降温圈3和支撑架4整体更换,增强分体式冷却线圈的通用性。

参考图2和图3,固定块43的侧壁上固设有棘齿条432,支撑架4上对应棘齿条432旋转设置有止回棘齿12,止回棘齿12与棘齿条432相互啮合,止回棘齿12设于固定槽11靠近固定块43侧壁的内壁上。参考图4,止回棘齿12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用于驱动止回棘齿12与棘齿条432保持啮合状态,弹性件13可以为弹性绳,也可以为螺旋弹簧,但凡是可以驱动止回棘齿12和棘齿条432相互啮合的弹性元件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止回棘齿12胶接相连,扭簧的另一端固设于固定槽11的内侧壁上。

参考图3,支撑架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止回棘齿12与棘齿条432分离的分离部件5,分离部件5包括牵引绳51,牵引绳51的一端与止回棘齿12固定连接,牵引绳51的另一端穿过机架1并延伸至机架1外,牵引绳51位于机架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1,限位块511用于限制牵引绳51朝向止回棘齿12滑移。

当使用者安装支撑架4时,由于棘齿条432与止回棘齿12的限位作用,使得固定块43只能朝向固定槽11滑移。止回棘齿12在扭簧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棘齿条432的啮合,进而实现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始终保持嵌合状态,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嵌合稳定且不易滑脱。当使用者拆卸支撑架4时,只需手动牵拉牵引绳51,从而带动止回棘齿12反向旋转至与棘齿条432分离,进而手动拔出支撑架4即可,操作简便。

参考图3,固定块43靠近固定槽11的端面上固设有电插头431,支撑架4对应电插头431设置有电插孔14,电插孔14设于固定槽11与固定块43底面相对的内壁上,电插孔14用于供电插头431插接。使用者在安装支撑架4时,电插头431与电插孔14相嵌合,热能圈2内通电;使用者在拆卸支撑架4时,电插头431与电插孔14分离,热能圈2内断电。通过电插头431与电插孔14的设置,使得热能圈2自动通断电,使用者操作简便,且降低因忘记将热能圈2断电而带来的危险。

参考图4,支撑架4上旋转设置有凸轮15,凸轮15用于驱动固定块43朝向远离固定槽11方向滑动,凸轮15的边线与固定块43相抵接,凸轮15的旋转中心线平行于热能圈2的中心线。支撑架4上设置有收容槽,收容槽与固定槽11相连通,凸轮15位于收容槽内。当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嵌合时,凸轮15的大径端与固定块43相抵接,当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分离时,凸轮15的小径端与固定块43相抵接。凸轮15上胶接有连接杆151,连接杆151的轴线与凸轮15的中心线相重合,连接杆151的一端与凸轮15的中心点胶接,连接杆151的另一端穿过机架1且延伸至机架1外,连接杆151远离凸轮15的一端焊接连接有转盘1511。

当使用者需要更换热能圈2和降温圈3时,通过手动旋转转盘1511带动连接杆151,从而带动凸轮15旋转,使得凸轮15由大径端与固定块43相抵接转动至小径端与固定块43相抵接,使得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部分分离至电插头431与电插孔14分离。使用者无需直接手动插拔支撑架4,热能圈2内断电,可使得热能圈2降温,降温后再将热能圈2取下,拆安便捷,降低直接手动插拔时因热能圈2的较高温度带来的危险。

参考图5,热能圈2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用于降温的第一通水管6,热能圈2上设置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用于供第一通水管6插接嵌合,第一通水管6与插接槽21嵌合处套设有橡胶圈62,橡胶圈62用于增大第一通水管6与插接槽21的摩擦力,使得第一通水管6与热能圈2之间连接更加稳定,橡胶圈62还用于提高第一通水管6与插接槽21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水不易从第一通水管6与插接槽21的间隙间流出。

参考图2和图3,支撑架4上固设有压力传感器16(图示中未画出),压力传感器16设于固定槽11与固定块43底面相对的内壁上。

参考图1,第一通水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门61,电磁阀门61用于控制第一通水管6内水的流通与否。当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嵌合时,固定块43与压力传感器16相抵接并向压力传感器16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16向电磁阀门61传输控制用电信号,使得电磁阀门61开启,第一通水管6内通水;当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分离时,压力传感器16检测到压力消失,压力传感器16向电磁阀门61传输控制用电信号,使得电磁阀门61关闭,第一通水管6内无水通过。

参考图2,支撑架4上滑动设置有夹爪7,夹爪7沿插接槽21的深度方向滑动,夹爪7用于夹持并支撑第一通水管6,夹爪7远离第一通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71,第一杆71竖直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杆71远离夹爪7的一端设置为t形,机架1上对应第一杆71设置有滑移槽17,第一杆71远离夹爪7的一端与滑移槽17相嵌合,通过第一杆71t形端和滑移槽17的嵌合,使得第一杆71在竖直方向上与机架1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杆71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杆71滑动至带动夹爪7滑移的气缸72,气缸72的输出端与第一杆71远离夹爪7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72固设于机架1上。

使用者在拆安支撑架4时,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分离或嵌合,通过压力传感器16向电磁阀门61传输控制用电信号,进而实现第一通水管6内水的流通与否,避免因忘记关闭阀门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使用者在拆安第一通水管6时,通过气缸72驱动第一杆71滑动至带动夹爪7滑移,从而夹爪7带动第一通水管6与朝向固定槽11滑动至与固定槽11嵌合;或带动第一通水管6远离固定槽11滑移至与固定槽11分离,第一通水管6自动与固定槽11插接或分离,使用者操作简便,且不易被热能圈2烫伤。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轴类工件用分体式冷却感应线圈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加工不同的轴类工件时,因热能圈2与降温圈3固定相连,热能圈2固设于支撑架4上,支撑架4与机架1可拆卸式固定相连,可将支撑架4与机架1分离,整体更换热能圈2和降温圈3,从而实现对不同的轴类工件进行淬火加工,提高分体式冷却线圈的通用性能;通过棘齿条432、棘齿、弹性件13以及牵引绳51的设置,使得固定块43与固定槽11的嵌合与分离自动化控制,拆安便捷;通过第一通水管6与热能圈2可拆卸式固定相连以及夹爪7和气缸72的设置,使得第一通水管6可自动化拆安,压力传感器16与电磁阀门61的配合,使得第一通水管6自动通水或断水,自动化控制使得使用者便捷操作,且避免因热能圈2的高温带来的危险。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