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3325发布日期:2021-07-20 17:1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转换装置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属于a320飞机ptu修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320飞机动力转换装置powertransferunit(ptu),有2个泵/马达,一个为变量泵/马达,另一个为定量泵/马达。当飞机两套液压系统中压力差绝对值超过规定值时,压力高的系统所连接的泵/马达作为马达驱动压力低的系统所连接的泵/马达作为泵的泵,以提高压力低系统的压力;当两套系统的压力差绝对值小于规定值时,2个泵/马达都成为马达,各自输出的力矩绝对差值小于马达的启动力矩,泵/马达停止转动。如果泵/马达转子轴组件分油面因异常磨损达不到如图1所示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ptu就会呈现一种频繁启动的故障。恢复分油面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用研磨的方法。对于图1所示转子组件的结构特征,一是将泵/马达的轴与油缸分离研磨分油面,二是轴与转子油缸不分离研磨分油面。

由于转子组件的轴与油缸为过盈配合,并且使用如图所示的三个长销钉等分过盈定位。结构上属于先将油缸过盈压装到轴上,再机加销钉孔,然后将销钉过盈压装进去,很难拆卸。并且拆卸后重复装配难度大,很难达到初始的垂直度及很难保证原先的定位销钉孔完全吻合,所以第一种方法实现难度大。

第二种研磨由于分油面凸出轴,用研磨机研磨对转子组件的装夹和研磨过程要求比较高,需要特制平面度检测平晶。且转子平面度要求高,要求不大于1个氦光带(1个氦光带=0.0003mm)。基于不能拆卸的基础,因此修复此转子组件分油面,不同于普通的面研磨,它属于中间带轴式的,不同于普通的平面检测,有中间轴的干扰,需要设定特殊的整体研磨工艺,研磨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能够在ptu转子组件不拆分的情况下,对具有凸出轴的转子组件的分油面进行磨损后修复,具备节约修理成本和减少对精密研磨设备依赖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用平晶检查转子组件分油面平面度是否优于1hlb,如果是则转至s08,否则转至s02;

s02,将转子组件竖直放置,其中转子组件分油面向下,在转子组件分油面端凸出轴上安装保护套;

s03:对研磨工装的研磨轨道进行粗糙度和平面度校正;

s04,将研磨膏均匀涂抹在研磨工装的研磨轨道上,使转子组件分油面与研磨轨道接触;

s05,在转子组件上端选择安装配重块,配重块下面与油缸转子上面接触;

s06,手握住转子组件油缸部分,使转子组件旋转并来回在研磨轨道上移动;

s07,使用硬毛尼龙试管刷在清洗汽油中刷洗分油面,然后转至s01;

s08,将转子组件在介质为煤油的容器中加温油煮;

s09,将转子组件在介质为煤油的超声波容器中清洗;

s10,用清洗汽油清洗干净转子组件分油面,用平晶检测分油面平面度,如平面度未优于1hlb,转至s04,否则结束流程。

s04中,研磨工装为直线轨道式铸铁研磨台,可以使分油面在研磨时运动是自转、公转和直线运动的组合,实现后续按照∞运动方式研磨。

s04中,研磨膏的颗粒度小于1μ。

s05中,配重块的质量包括3kg或者5kg。

s04中,转子组件上安装有胶圈,胶圈外圈与配重块的内圈接触。

s05中,转子组件旋转并来回在轨道上移动10次,按∞方式移动,转子组件旋转20次,移动频率为0.2hz~0.3hz。

s07中,加温温度为60~80℃,油煮时间为1h。

s08中,清洗时间为0.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包括定制分油面平面度检测的平面平晶,研磨工装和转子组件研磨时保护工装的设计,研磨配重工装的设计,研磨手推转子组件运动模式及移动行程的工艺,分油面研磨后的清洗方法,能够在民用飞机动力转换装置(ptu)转子组件不分离的情况下对油缸分油面磨损后进行修理,能够解决有凸出轴平面端平面度的研磨修理和平面度检测,降低了修理成本和购买oem新转子组件的成本,取消了对精密研磨机设备的依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ptu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平面平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研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子组件的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子组件的研磨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转子组件按∞方式移动的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u转子组件油缸分油面磨损后修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平晶检查转子组件分油面平面度是否优于1hlb,如果是则转至步骤八,否则转至步骤二。在分油面平面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粗糙度亦自然满足。其中平晶定制设计,参见图1和图2,平晶内径d2比转子组件的d2小2mm,平晶外径d1比转子组件的d1大3mm,厚度15mm。依据分油面平面度为1hlb的要求,平晶精度等级为1级精度,误差为0.05μ。

步骤二,将转子组件竖直放置,其中转子组件分油面向下,在转子组件分油面端凸出轴上安装保护套,避免在研磨过程中损害凸出轴,材料为橡胶,具体结构参见图4。

步骤三,研磨工装在使用前需要校正,对研磨工装的研磨轨道进行粗糙度和平面度校正。

步骤四,将研磨膏均匀涂抹在研磨工装的研磨轨道上,研磨膏的颗粒度小于1μ,使转子组件分油面与研磨轨道接触。其中研磨工装定制设计,参见图1和图3,图3的l7比图1的l2多10mm,图3的l3比图1的d2小3mm,图3的l4比图1的d1大4mm,图3的l2为图1的d1圆周长的2倍,其余的要求见图3。研磨工装选用铸铁材质,具体为直线轨道式铸铁研磨台,可以使分油面在研磨时运动是自转、公转(半径约1.5mm)、直线运动的组合。

步骤五,在转子组件上端安装配重块,配重块下面与油缸转子上面接触。研磨中,分油面应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为避免手推施加的力的不确定性而设计配重块式施加力。配重块的结构如图6所示,施加方式如图5所示。依据对分油面平面度和粗糙度的目视和平晶检查结果决定分油面修理配重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质量为两种:3kg和5kg。另外,另外为了防止配重块手推研磨时晃动,在转子组件上装上胶圈,胶圈外圈与配重块的内圈接触,具体结构参见图6。

步骤六,手握住转子组件油缸部分,使转子组件旋转并来回在研磨轨道上移动,移动时,手不要给转子组件施加向下的力。转子组件旋转并来回在轨道上移动10次,按∞方式移动,转子组件旋转20次,移动频率为0.2hz~0.3hz,具体运动方式参照图7中箭头指示方向,具体为箭头a-b-c-d依次重复的方式,重复一次对应移动一次。本发明中通过直线轨道式铸铁研磨台与∞研磨方式配合工作,能够保证整个分油面都被研磨到,提高研磨效果。

步骤七,使用硬毛尼龙试管刷在清洗汽油中刷洗分油面,然后转至步骤一进行转子组件分油面平面度检测。

步骤八,将转子组件在介质为煤油的容器中加温油煮,加温温度为60~80℃,油煮时间为1h。

步骤九,将转子组件在介质为煤油的超声波容器中清洗,清洗时间为0.5h。

步骤十,用清洗汽油清洗干净转子组件分油面,用平晶检测分油面平面度,如平面度未优于1hlb,转至步骤四,否则结束流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