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25127发布日期:2022-01-22 14: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单晶合金在室温到1150℃下的塑性变形量小于2%;对上述形变后的镍基单晶合金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的温度为750-1150℃,时间为6小时以上;对上述残余应力得到消除的合金进行组织修复热处理,使得热应变损伤后的合金显微组织结构恢复,且仍为单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过程在合金不发生再结晶的前提下降低合金内残余应力,避免后续组织修复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再结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单晶合金的塑性变形方式包括压缩、拉伸、蠕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热处理中的固溶热处理温度在γ'相完全溶解温度以上,合金开始熔化温度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为真空炉或保护气氛热处理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应变损伤后的合金显微组织结构恢复,主要参数包括γ'相的形态和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热处理中的时效热处理与该合金标准时效热处理方法相同。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修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单晶合金热应变损伤修复方法,所述镍基单晶合金在室温到1150℃下的塑性变形量小于2%;对上述形变后的镍基单晶合金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的温度为750-1150℃,时间为6小时以上;对上述残余应力得到消除的合金进行组织修复热处理,使得热应变损伤后的合金显微组织结构恢复,且仍为单晶。本发明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修复。本发明对塑性变形量小于2%的镍基单晶合金均能实现修复,修复效果好;本发明全程使用热处理炉进行,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可批量进行,且未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因此对合金形状等不要求,适用于不规则的叶片,实用价值高。实用价值高。实用价值高。


技术研发人员:丁青青 张泽 贝红斌 姚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