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3582发布日期:2021-09-25 12: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钢带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根据不同的目的,热处理具体包括固溶、回火、时效等,现有的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通常为单层的加热炉,在同一时间段只能进行一种热处理,多个热处理需要使用不同的加热炉加热,占用场地增大,而且每台加热炉都存在一定的散热,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用于刀片的钢带而言,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区域进行不同的热处理,现有的加热炉总长度在20米左右,占用空间大,且浪费大量的电能。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10420081u(申请号为cn201920567666.3)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刀片带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发热体、电加热管、不锈钢管、钢带、轨道和壳体,发热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电加热管嵌入发热体内部,发热体包裹于不锈钢管外表面,不锈钢管包裹于钢带外表面,不锈钢管内部为空腔,且空腔为供刀片带穿过的轨道,该实用新型通过刀片带经过轨道,并通过轨道外侧的热传递装置,对刀片带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装置通过轨道设置减少了热处理装置的总体长度,但不能满足多种热处理的需求。
4.因此,针对现有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场地小且节约电能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从上到下设置有至少两层具有独立加热空间的热处理层,所述各热处理层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一贯穿孔。
7.作为优选,还包括液氨添加装置,所述热处理层包括位于第一加热炉底部的第一加热层,所述第一贯穿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加热层一端供钢带进入的第一通孔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层另一端供钢带移出的第二通孔,所述液氨添加装置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连通将液氨添加到第一加热层内。第一加热层的温度为750℃~1050℃,为避免钢带在高温下氧化,因此,在第一加热层内通入液氨。
8.作为优选,所述液氨添加装置包括通液管,所述通液管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连通,所述通液管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控制液氨的阀门。
9.为了实现对钢带的淬火,作为优选,还包括供钢带淬火的淬火装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淬火装置包括将钢带冷却的冷却板以及供冷却水通过用于冷却冷却板的通水管。
11.作为优选,还包括供钢带热处理的第二加热炉,所述第二加热炉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二贯穿孔。淬火后的钢带材质脆而硬,为利于淬火后的钢带返回到第一加热
炉内进行下一步热处理,在此之前通过第二加热炉回火,第二加热炉的温度为180℃~400℃,在该温度下对钢带进行热处理降低钢带的脆性。
12.作为优选,还包括钢带进入第一加热炉前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13.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层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位于底部的第一加热层、位于中间的第二加热层、位于顶部的第三加热层,第一加热层的温度为750℃~1050℃,第二加热层、第三加热层的温度为180℃~400℃,钢带依次通过第一加热层、第二加热层、第三加热层。
14.为利于对各加热层内的加热管以及电子元器件分区域进行更换和检修,作为优选,各热处理层包括多个独立的加热模块,所述各加热模块能够从各热处理层内拖出和退回到各热处理层内。加热模块为抽屉式,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第一加热炉从上到下设置至少两层具有独立加热空间的热处理层,根据不同的热处理需求对各热处理层进行不同的温度设定,可以实现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钢带动态移动、连续进行不同热处理的需求。与传统的刀片用钢带的不同加热炉总长度在20米左右相比,本专利第一加热炉的长度为7米左右,减小了空间的占用,且散热面减小,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i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带的热处理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第一加热炉1、液氨添加装置2、淬火装置3、清洗装置4以及第二加热炉5。
22.第一加热炉1包括具有独立加热空间的三层热处理层11。各热处理层11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一贯穿孔12。每层处理层11两端的第一贯穿孔12的数量各为4个,能够同时满足4卷钢带同时进行热处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层处理层11两端的第一贯穿孔12的数量可以各为8个或者10个等。各热处理层11包括多个独立的加热模块111,各加热模块111能够从各热处理层11内拖出和退回到各热处理层11内。加热模块111包括加热元件、电子元器件等。
23.第一加热层11a位于第一加热炉1的底部,第一加热层11a的一端设有供钢带进入的第一通孔12a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层11a另一端供钢带移出的第二通孔12b。
24.液氨添加装置2与第二通孔12b连通将液氨添加到第一加热层11a内。液氨添加装置2包括通液管21,通液管21与第二通孔12b连通,通液管21与第二通孔12b之间设置有控制液氨的阀门22。
25.淬火装置3,钢带6出第二通孔12b后将进入淬火装置3进行淬火。淬火装置3包括将钢带冷却的冷却板31以及供冷却水通过用于冷却冷却板31的通水管32。冷却板31的数量为
2块,钢带6位于2块冷却板31之间,每块冷却板31上设置2个通水管32,一个通水管32进水,一个通水管32出水,流动的循环水将冷却板31冷却。
26.第二加热炉5,淬火后钢带6进入第二加热炉5进行回火处理。第二加热炉5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二贯穿孔(图中未示出)。
27.清洗装置4,钢带6进入第一加热炉1前进入清洗装置4中进行清洗。
28.工作原理:钢带6先进入清洗装置4中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第一通孔12a进入第一加热层11a进行固溶处理,第一加热层11a的温度为750℃~1050℃,在此期间液氨添加装置2不断的输入液氨进入第一加热层11a,通过第二通孔12b移出第一加热层11a,钢带6出第一加热层11a后进入淬火装置3内进行淬火,然后进入第二加热炉5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180℃~400℃,淬火后的钢带6硬度降低,钢带6出第二加热炉5后依次通过中间的热处理层11、顶部的热处理层11,最后收卷。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1)从上到下设置有至少两层具有独立加热空间的热处理层(11),所述各热处理层(11)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一贯穿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氨添加装置(2),所述热处理层(11)包括位于第一加热炉(1)底部的第一加热层(11a),所述第一贯穿孔(12)包括设置在第一加热层(11a)一端供钢带进入的第一通孔(12a)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层(11a)另一端供钢带移出的第二通孔(12b),所述液氨添加装置(2)与第一通孔(12a)或第二通孔(12b)连通将液氨添加到第一加热层(11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添加装置(2)包括通液管(21),所述通液管(21)与第一通孔(12a)或第二通孔(12b)连通,所述通液管(21)与第一通孔(12a)或第二通孔(12b)之间设置有控制液氨的阀门(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钢带淬火的淬火装置(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装置(3)包括将钢带冷却的冷却板(31)以及供冷却水通过用于冷却冷却板(31)的通水管(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钢带热处理的第二加热炉(5),所述第二加热炉(5)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二贯穿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钢带进入第一加热炉(1)前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层(11)为三层。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热处理层(11)包括多个独立的加热模块(111),所述各加热模块(111)能够从各热处理层(11)内拖出和退回到各热处理层(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从上到下设置有至少两层具有独立加热空间的热处理层,所述各热处理层的两端设置有供钢带出入的第一贯穿孔。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热处理需求对各热处理层进行不同的温度设定,可以实现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钢带动态移动、连续进行不同热处理的需求。与传统的刀片用钢带的不同加热炉总长度在20米左右相比,本专利第一加热炉的长度为7米左右,减小了空间的占用,且散热面减小,节约了电能。节约了电能。节约了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洪新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新德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