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2274发布日期:2021-10-09 10:3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转炉余热回收设备180
°
汽化烟道在烟气运行过程中,由于离心原理,大部分粉尘都集中到了烟道弯头中心线以外的外弧区域,此处容易磨损;另外,汽化烟道弯头靠近内弧侧的烟气压力相对外弧侧略小,在内弧侧容易产生涡流,导致此区域出现积灰现象。每次清理时,需要搭设临时梯子,进入烟道内部清理,不仅清理难度高、风险高,人员还得忍受高温烟气烘烤;积灰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还会对转炉系统的其他方面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作业风险大,属高难度、高风险工作:积灰超过一定量时,就得需要停炉清理,清理时需打开检查孔后在烟道内部搭设临时梯子,并且清理人员需要做好高空防坠落措施和防高温措施才能进入烟道清理,属高空(距离地面31米位置)、有限、高温(烟道下部是冶炼完的高温炉体,表面温度高达400℃,炉膛温度约800℃,烟道内气流温度大约在80℃)环境。
4.对转炉其他方面造成一定影响:使造成汽化烟道截面变小,积灰量超过烟道截面20%以上时,会直接影响转炉烟气正常通行,严重时炉口出现正压喷火现象,直接对炉口烟道补水环形管和就近部位钢构、设备进行烘烤,长期烘烤,设备和钢构容易被烧损;烟道受热管束得不到及时补水,会造成管束过热泄漏或爆管;炉口正压喷火时,部分热量和煤气从炉口溢出后被吸入二次布袋除尘系统,不仅造成部分热量和煤气能源损失,还会使除尘器内残留煤气,增加爆炸和检修风险;汽化烟道处的大块积灰容易沿气流方向滑入除尘烟道底部离心脱水器的底部,造成负压水封出水管管口堵塞,造成一文洗涤塔的除尘水无法正常回流,转炉被迫停炉,中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包括第一清理部和第二清理部,所述第一清理部设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连接第一球阀,第一球阀连接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端部连接弯管喷嘴;第二清理部设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连接第二球阀,第二球阀连接第二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的端部连接直管喷嘴,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上焊接有耙子,耙子与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垂直。
7.具体的是,所述耙子设有耙齿,耙齿的顶部的α角为60
°
,耙齿的延长线与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倾斜角为15
°

8.具体的是,所述第一清理部位于第二清理部的顶部,且与第二清理部焊接。
9.具体的是,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能够与pu管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可以改变操作人员进入汽化烟道内部清理积灰的现象,降低了汽化烟道积灰清
理难度,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高空坠落风险和高温伤害风险;
12.2)实现简便操作功能,pu管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和分开,即pu管插入接头连接牢固,压下接头一拔快速脱开,无需管箍紧固;
13.3)简化清理过程,快速、安全、环保,pu管与第一接头连接后,打开第一球阀,气体或水在弯管喷嘴喷出,可以将积灰吹向斜段汽化烟道侧;pu管与第二接头连接,打开第二球阀,气体或水在直管喷嘴喷出,可以将积灰吹向一文洗涤塔侧;如果积灰是干燥的,将pu管与水阀连接;如果积灰是潮湿的,将pu管与水阀或气阀连接即可。
14.4)通过积灰清理,可以降低弯头积灰造成的阻力,消除炉口喷火现象,解决炉口周边设备和钢结构烧损问题;
15.5)降低二次能源热量损失和煤气损失,减少环境污染;使炉口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避免炉口喷火现象,降低煤气和热量损失,减少co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大气环境,减少周边环境污染;
16.6)积灰得到及时清理,清理了大灰块,可以避免离心脱水器底部的出水管堵塞问题,避免转炉非计划停炉事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耙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第一接头;2

第一球阀;3

第一导气管;4

弯管喷嘴;5

第二接头;6

第二球阀;7

第二导气管;8

直管喷嘴;9

耙子;10

pu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

3,一种气、水两用清理工具,包括第一清理部和第二清理部,第一清理部设有第一接头1,第一接头1连接第一球阀2,第一球阀2连接第一导气管3,第一导气管3的端部连接弯管喷嘴4;第二清理部设有第二接头5,第二接头5连接第二球阀6,第二球阀6连接第二导气管7,第二导气管7的端部连接直管喷嘴8,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上焊接有耙子9,耙子9与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垂直。
23.耙子9设有耙齿,耙齿的顶部的α角为60
°
,耙齿的延长线与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的倾斜角为15
°

24.第一清理部位于第二清理部的顶部,且与第二清理部焊接。
25.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5均能够与pu管连接。
26.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1)为了减轻工具重量,便于灵活操作,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的管道选择φ13
×
1.2mm的烧氧管(壁薄、重量轻、强度、硬度高,低温状态下不易弯折),制作后工具总重量大约3.1kg;
27.2)为了保证工具的强度,防止使用时颤动现象,需将两根烧氧管并列焊接到一起,两根烧氧管之间保持2mm的间隙;
28.3)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中间连接的焊点间隔距离500mm,要求正反焊接,焊
接时控制好焊接电流在60a以下,防止将管子烧穿,造成漏气、漏水;
29.4)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的端部交叉300mm错位连接,便于安装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等管件;
30.5)第一球阀2和第二球阀6选择两片的组装阀门,尽量不选择单片直筒球阀(其阀芯通径小于15mm),减少阀芯阻力;
31.6)弯管喷嘴4在弯折时,避免将管道弯瘪,防止出现因管道缩颈问题对介质造成阻力,弯管喷嘴4、直管喷嘴8端部的扁嘴缝隙均匀,缝隙宽度5mm
±
0.5;
32.7)耙子9的耙齿顶部α角加工时要控制到60
°
左右,增加耙齿的抓挠力和容易插入积灰;耙齿向阀门安装位置倾斜,倾斜角15
°
,来增加耙齿拔灰时的抵抗力,可以避免耙齿在用力拉拽时造成脱落或变形。
33.制作要领:
34.a.选择2根φ13
×
1.2mm烧氧管分别截取3000mm,作为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第一将1根烧氧管端部加热至800℃后,在管孔内伸进厚度5mm、宽度12mm的扁钢一块做模板,使用锤子锤击管口至管口变成变口形状为止,制作缩口,另1根管子也用同样方法制作缩口。
35.b.选择1根管子离扁口约260mm位置,作为弯管喷嘴4,将管道加热至800℃左右,加热区域大约150mm,缓慢弯曲管子,弯曲角度为180
°
,弯曲半径控制到50mm,制作弯管喷嘴。注意,扁嘴宽度方向要与管道并排方向一致;管道弯曲部位管径不得出现明显弯瘪现象。
36.c.将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单丝头;在丝头处缠好密封材料后各安装球阀;
37.e.在球阀上分别连接pu管10的气动终端接头;
38.f.第一导气管3和第二导气管7的中间间隔2mm,间隔500mm位置做正反两个方向点焊,焊接时控制焊接电流在60a以内,防止将管道融化穿孔;
39.g.将各部件焊接、连接后,检查确认各焊接部位不得出现明显沙眼、漏气现象,各连接部位密封严密。
40.该工具体积小,存储方便,现场储存形式平放、立放都可,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拿取方便,操作灵活;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专业人员即可加工制作;所有材料、零件的型号、规格均符合为国家标准,有较强的互换性;100米pu管重量仅有5kg,重量轻,能够实现远距离输送;额定压力能够达到0.7mpa,再加上前端管口制作形式为扁口形状,可以提高扁口位置介质流速,增加介质的冲击力,实现快速清理;pu管与工具之间连接件为气动终端快速接头,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和分离,无需借助任何工具。
4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2.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