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0525发布日期:2022-01-08 02:2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淬淬火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


背景技术:

2.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油或水)淬火,炉子的热源可以用电及燃料,温度可用热电偶来测量,用电及气体、液体燃料的炉子,可以用仪表自动来控制和调节温度。
3.而对于超薄钢板来说,则需要用到专用的压淬工艺,压淬法就是利用在结晶过程中由压力控制晶体的成核速率、抑制晶体生长过程,通过对熔融合金保压急冷(压力下淬火,简称“压淬”)来直接制备块状纳米晶体,并通过调整压力来控制晶粒的尺度,现有的压碎设备,在淬火时,淬火液在喷出后,有四散开,不便于重新收集,同时,在放置钢板胚体时,钢板胚体容易挪位,使得钢板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导致压制过程中钢板出现形变的问题,故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具备便于回收淬火液,放置钢板时避免错位等优点,解决了淬火液不便于重新收集,在放置钢板胚体时,钢板胚体容易挪位,导致压制过程中钢板出现形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便于回收淬火液,放置钢板时避免错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位于加热组件的边侧设置有压淬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底壁的电磁加热座,所述电磁加热座的边侧活动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外壳内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伸缩杆,所述压淬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底壁的淬火座,所述淬火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压板,所述外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降温泵,所述外壳的内顶壁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喷水管。
6.进一步,所述外壳主视形状为倒

l’形,外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与控制器对应的操控屏,外壳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密封门。
7.进一步,所述密封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门分别对应加热组件和压淬组件,密封门为耐高温钢化玻璃门,密封门通过铰链与外壳转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电磁加热座通过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底壁,加热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电磁加热座的长度和宽度,防护罩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温内胆,隔温内胆由耐高温砖制成,隔温内胆的内长和内宽均大于电磁加热座的长度和宽度。
9.进一步,所述淬火座的顶部开设有内嵌槽,内嵌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承压板的
长度和宽度,承压板高于内嵌槽,承压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高度大于承压板的后挡板,后挡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承压板的顶面平齐的排水口。
10.进一步,所述压力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长度和宽度均与承压板相等的活动板,活动板位于承压板的正上方,淬火座的顶部且位于承压板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与外壳内顶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柱。
11.进一步,所述压力板的四周开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贯穿孔,限位柱与压力板滑动连接,外壳的内底壁且位于淬火座和电磁加热座之间固定安装有拦截板。
12.进一步,所述喷水管为矩形管,喷水管位于承压板的上方,喷水管的正面等距固定安装有数量不低于10个的降温喷头,降温泵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喷水管固定连接的输出管,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降温泵输入端的输入管连通的降温油箱,降温油箱的内部填充有淬火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通过在淬火座中开设一个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承压板的内嵌槽,然后将承压板安装在内嵌槽内,在喷水管喷出淬火油对钢板进行急速降温时,淬火油能够在通过钢板后直接流入内嵌槽,使得淬火油能够聚集在一起,从而方便后续回收淬火油,同时,在承压板的背面安装一个高度大于承压板的后挡板,使得工作人员在放置钢板时,后挡板能够起到拦截作用,防止钢板超出承压板的范围,从而有效避免了钢板受压不均匀的问题,避免钢板变形的问题,而且,在后挡板表面开设有与承压板顶面平齐的排水口,使其不会影响淬火油流出,最后,将加热组件和淬火组件集成到同一个外壳内,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转场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2电磁加热座、3防护罩、4隔温内胆、5第一伸缩杆、6控制器、7淬火座、71内嵌槽、8承压板、9后挡板、91排水口、10第二伸缩杆、11压力板、12降温泵、13喷水管、14操控屏、15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一种超薄钢板专用不易变形的压淬淬火炉,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加热组件的边侧设置有压淬组件。
21.本实施例中,外壳1主视形状为倒

l’形,外壳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与控制器6对应的操控屏14,通过操控屏14来操控加热组件和压淬组
件,外壳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密封门15,密封门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门15分别对应加热组件和压淬组件,密封门15为耐高温钢化玻璃门,密封门15通过铰链与外壳1转动连接。
22.其中,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底壁的电磁加热座2,电磁加热座2通过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底壁,加热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电磁加热座2的长度和宽度,电磁加热座2的边侧活动安装有防护罩3,防护罩3与加热底座相对应,在对钢板胚体进行加热时,通过防护罩3将整个电磁加热座2罩住,在隔绝高温的同时,还能起到聚集高温的作用,防护罩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温内胆4,隔温内胆4由耐高温砖制成,隔温内胆4的内长和内宽均大于电磁加热座2的长度和宽度,防护罩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外壳1内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伸缩杆5。
23.压淬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底壁的淬火座7,淬火座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压板8,外壳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板11,压力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长度和宽度均与承压板8相等的活动板,活动板位于承压板8的正上方,在淬火时,通过第二伸缩杆10带动压力板11下移直至对钢板胚体施加压力,完成压淬第一步,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降温泵12,外壳1的内顶壁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3,喷水管13为矩形管,喷水管13位于承压板8的上方,喷水管13的正面等距固定安装有数量不低于10个的降温喷头,在压力板11对钢板胚体施加压力后,通过降温喷头喷出压淬油,对钢板进行降温,从而完成压碎工艺,降温泵12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喷水管13固定连接的输出管,外壳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降温泵12输入端的输入管连通的降温油箱,降温油箱的内部填充有淬火油。
24.淬火座7的顶部开设有内嵌槽71,内嵌槽7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承压板8的长度和宽度,内嵌槽71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回收管,回收管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回收油泵,回收油泵输出端通过油管与降温油箱连通,承压板8高于内嵌槽71,承压板8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高度大于承压板8的后挡板9,后挡板9的表面开设有与承压板8的顶面平齐的排水口91,通过排水口91能及时的将淬火油排出,使其流入内嵌槽71。
25.本实施例中,淬火座7的顶部且位于承压板8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与外壳1内顶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柱,压力板11的四周开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贯穿孔,限位柱与压力板11滑动连接,通过四个限位柱确保压力板11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问题,避免钢板受力不均,外壳1的内底壁且位于淬火座7和电磁加热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拦截板。
26.工作原理:首先,将钢板胚体放入电磁加热座2进行加热,加热时,启动第一伸缩杆5带动防护罩3下移,使防护罩3罩住电磁加热座2,以防止热量散发,在加热完成后,将钢板胚体放到承压板8上,随后启动第二伸缩杆10,使其带动压力板11下移,直至对钢板胚体施加强大压力,迫使钢板变得更薄,随后启动降温泵12,利用降温泵12抽出降温油箱内的淬火油,然后通过喷水管13喷出,继而完成对钢板的降温,淬火油流经钢板后,流入内嵌槽71,随后被回收油泵重新注入降温油箱。
27.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及电源电连接,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且现有公开的电力连接技术,不在文中赘述。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