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9945发布日期:2022-03-05 09:2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


背景技术:

2.目前打磨作业大多是裸露打磨,均没有相对应的粉尘处理及回收措施,这种工况下,会导致大量粉尘飞溅,不但污染工作环境,同时大量粉尘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造成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4.一种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包括上部封板、吸风罩、后端除尘设备、工作台面、主框架、灰斗和积灰桶,所述上部封板通过吸风罩与后端除尘设备相连,所述上部封板固通过所述工作台面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上方,所述工作台面下方安装有灰斗,并通过所述灰斗连接所述积灰桶。
5.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包括工作台面框架、钢丝网、方钢及聚氨酯条,所述钢丝网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框架的下方,所述方钢设置有多个,且等距排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框架上,且所述方钢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护打磨工件的聚氨酯条,所述工作台面框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封板。
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框架包括四根方形钢围成的第一框架及位于第一框架下方的四根角钢围成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封板,所述第二框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钢丝网。
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封板的内部顶端还设置有用于降温的风扇。
8.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封板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多组等距排序的照明灯。
9.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工具面板,所述工具面板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存放工具的抽屉及位于两个抽屉中间部位设置的电气控制板。
10.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包括四根横梁杆、四根支腿及四块固定板,在所述四根支腿的同一高度位置,两两相邻的两根支腿通过一根横梁杆固定连接,每根支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
11.进一步的,所支腿和所述横梁杆均采用槽钢。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气源接头,通过所述气源接头连接压缩空气,用于打磨工具的接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吸风罩及后端除尘设备对在工作台面工作打磨工件时产生的灰尘进行了回收,进一步通过灰斗及积灰桶收集打磨工件时掉落的大颗粒粉尘及飞溅物,同时采用风扇,
可对操作工人进行物理降温,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大量粉尘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造成人员伤害。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结构图;
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结构图;
18.附图4为图3的e-e的剖视图;
19.附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20.附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21.附图7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上部封板;2.吸风罩;3.工作台面;4.主框架;5.灰斗;6.积灰桶,7.防护栏;8.工具面板;9.抽屉;10.电气控制板;11.气源接头;12.风扇;13.照明灯;14.聚氨酯条;15.方钢;16.工作台面框架,17.钢丝网;18.方形钢;19.角钢;20.槽钢;21.横梁杆;22.支腿;2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所示的带粉尘治理的专用打磨工作台,包括上部封板1、吸风罩2、后端除尘设备、工作台面3、主框架4、灰斗5和积灰桶6。
25.结合图2-3所示,所述上部封板1整体形状呈梯形,且前端开口,所述上部封板1的后端连接所述吸风罩2,所述吸风罩2整体呈锥形,且所述吸风罩2与所述上部封板1之间设置有防护栏7,所述吸风罩2后端连接所述后端除尘设备,通过所述后端除尘设备吸收在所述工作台面3打磨工件时产生的灰尘。
26.所述上部封板1的内部顶端还设置有用于降温的风扇头12及多组等距排序的照明灯13,所述照明灯13用于打磨照明,并可根据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照度、样式和材质等的灯具。
27.所述上部封板1罩扣在所述工作台面3的上方,其下端与所述工作台面3固定连接。
28.如图4-5所示,所述工作台面3包括工作台面框架16、钢丝网17、方钢15及聚氨酯条14。
29.结合图6所示,所述工作台面框架16整体呈方形,包括四根方形钢18围成的第一框架及位于第一框架下方的四根角钢19围成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且二者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框架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封板1,所述第二框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钢丝网17,所述方钢15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序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内部,且所述方钢15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护打磨工件与方钢15硬接触时产生划痕的聚氨酯条14,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大小,可以根据打磨工件的尺寸适配,进一步匹配不同型号的打磨工作台。
30.所述工作台面3下方固定安装有灰斗5,并通过所述灰斗5连接所述积灰桶6,所述
灰斗5整体呈锥形,用于收集掉落的大颗粒粉尘和飞溅物,所述积灰桶6底部设置有车轮,用于装载各类来自所述灰斗5掉落的粉尘。
31.所述工作台面3固定在主框架4的顶部,进一步所述第一框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4的顶部,所述第二框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4的上部。
32.所述主框架4包括四根横梁杆21、四根支腿22及四块固定板23,在所述四根支腿22的同一高度位置,两两相邻的支腿22之间通过一根横梁杆21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支腿2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23,进一步所述支腿22和所述横梁杆21均采用槽钢20。
33.如图7所示,所述主框架4的上部前端固定安装有工具面板8,所述工具面板8采用1.5mm的钢板制成,所述工具面板8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存放工具的抽屉9及位于两个抽屉9中间部位设置的电气控制板10,所述电气控制板10分别电连接所述后端除尘设备、所述风扇头12及所述照明灯1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工具面板8可以根据各种要求设置各种工具操作机构和按钮等。
34.所述主框架4上设置有气源接头11,通过所述气源接头11连接压缩空气,用于打磨工具的接入。
35.工作时,将待打磨的工件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3的上方,通过气源接头11与打磨工具接入,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时产生的灰尘,一部分通过后端除尘设备进行回收,另一部分通过灰斗5及积灰桶6进行收集,避免了大量粉尘飞溅,工作环境环保,并避免了大量粉尘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造成人员伤害。
36.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