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9185发布日期:2022-09-03 08: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高炉冶炼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2.高炉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定期检修。定期检修时,随焦炭负荷降低,中心加焦型超大型高炉如果不降低中心焦炭比例,停风及送风恢复时中心煤气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炉顶设备的损坏和煤气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容易影响设备的寿命和炉况恢复。
3.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能够避免停风及送风恢复时中心煤气的温度过高,从而提高高炉设备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停风及送风恢复时中心煤气的温度过高,从而提高高炉设备的寿命。
5.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炉的布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时,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在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时,分步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包括:获取所述高炉的持续运行时间;如果所述持续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包括: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实时获取所述焦炭负荷;当所述焦炭负荷降低至第一负荷时,根据所述焦炭负荷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焦炭负荷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包括:当所述焦炭负荷为所述第一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降低第一预定比例;当所述焦炭负荷为第二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中心焦比例再次降低第一预定比例;当所述焦炭负荷为第三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中心焦比例再次降低第一预定比例。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荷为4.4-4.5,所述第一预定比例为1.3%-1.5%,所述第二负荷为3.9-4.1,所述第三负荷为3.4-3.6。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包括:当针对所述高炉的定期检修完成时,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步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包括: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至第四负荷,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
心焦比例提高第二预定比例;获取所述高炉的煤气中心温度,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继续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再次提高预定比例。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负荷为3.7-3.9,所述第二预定比例为1.4%-1.6%,所述预设温度为640℃-660℃。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高炉的煤气中心温度,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继续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再次提高预定比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至大于稳定工作负荷,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仍低于预设温度,则将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恢复至稳定工作中心焦比例。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工作负荷为5.0,所述稳定工作中心焦比例为32%。
16.基于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有以下优点和进步之处: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分步调整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使得高炉在停风及送风恢复中能保持炉喉煤气分布的稳定并使炉喉中心温度不过高,从而使的高炉炉况恢复过程相对顺稳,提高高炉设备的工作寿命。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
23.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
24.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27.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8.请参阅图1。
2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s102:
30.步骤s101,在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时,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
31.步骤s102,在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时,分步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
32.在本技术中,在高炉设备停风准备进行定期检修时,可以先分步降低高炉设备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从而可以维持炉喉煤气分布的稳定并使炉喉中心温度不大于650℃,有利于提高高炉设备的寿命。
33.请参阅图2。
3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1-s202:
35.步骤s201,获取所述高炉的持续运行时间。
36.步骤s202,如果所述持续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计划停风信号。
37.在本技术中,高炉每隔3至4月要进行一次16小时以上的检修,因为是周期性的有计划的检修也叫“定修”,期间进行设备维护,包含备品、备件的更换,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突发的设备故障。计划停风信号发出后,并不意味着马上停风,需要先分步降低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至适宜程度,才执行停风操作。
38.请参阅图3。
3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01-s302:
40.步骤s301,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实时获取所述焦炭负荷。
41.步骤s302,当所述焦炭负荷降低至第一负荷时,根据所述焦炭负荷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
42.在本技术中,可以在焦炭负荷降低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调整中心焦比例。例如,:在停风之前,当焦炭负荷降低至4.5时,可以减少中心焦炭0.5圈,降低中心焦比例1.4%。
43.请参阅图4。
44.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根据所述焦炭负荷分步降低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401-s403:
45.步骤s401,当所述焦炭负荷为所述第一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降低第一预定比例。
46.步骤s402,当所述焦炭负荷为第二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中心焦比例再次降低第一预定比例。
47.步骤s403,当所述焦炭负荷为第三负荷时,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中心焦比例再次降低第一预定比例。
48.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负荷可以为4.4-4.5,所述第一预定比例可以为1.3%-1.5%,所述第二负荷可以为3.9-4.1,所述第三负荷可以为3.4-3.6。
49.例如,在停风之前,当焦炭负荷为4.5时,减中心焦炭0.5圈,降低中心焦比例1.41%;在焦炭负荷为4.0时,减中心焦炭0.5圈,降低中心焦比例1.4%;在焦炭负荷为3.5时,减中心焦炭0.5圈,降低中心焦比例1.5%。
50.在本技术中,所述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包括:当针对所述高炉的定期检修完成时,可以触发针对所述高炉的送风恢复信号。
51.请参阅图5。
52.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高炉的布料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分步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和中心焦比例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01-s502:
53.步骤s501,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至第四负荷,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提高第二预定比例。
54.步骤s502,获取所述高炉的煤气中心温度,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继续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再次提高预定比例。
55.在本技术中,所述第四负荷可以为3.7-3.9,所述第二预定比例可以为1.4%-1.6%,所述预设温度为640℃-660℃。
56.例如,在送风恢复的过程中,在焦炭负荷为3.8时,加中心焦炭0.5圈,提升中心焦比例1.5%;第二天如果煤气中心温度低于650℃,则可以继续加中心焦炭0.5圈,提升中心焦比例1.4%。
5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高炉的煤气中心温度,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继续调整所述高炉的焦炭布料,以使得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再次提高预定比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提高所述高炉的焦炭负荷至大于稳定工作负荷,如果所述煤气中心温度仍低于预设温度,则将所述高炉的中心焦比例恢复至稳定工作中心焦比例。
58.在本技术中,所述稳定工作负荷可以为5.0,所述稳定工作中心焦比例可以为32%。
59.例如,当所述焦炭负荷为5.2时,可以将中心焦比例调整至32%,此时,针对高塔设备的恢复送风操作完成。
6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深入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接下来将结合一个完整实施例进行说明。
61.某公司5500立高炉2021年11月15日进行48小时的定修(15日-16日高炉停风,17日送风),12日基准焦炭负荷5.70,中心焦比例32%。12日-19日的布料调整情况及十字测温情况见表1及表2。由表1、表2可见:12日-14日分步降低焦炭负荷至3.5,14日分三步减少中心焦比例至27.66%。17日送风恢复后,在焦炭负荷3.8时,中心焦炭加0.5圈,比例提升了1.51%。18日因中心温度较低,继续在焦炭负荷3.8时,中心焦炭加0.5圈,比例提升了1.44%。19日在焦炭负荷5.16时,中心焦炭加0.5圈,比例恢复至32%。停风及送风恢复中,中心温度未超过650℃,煤气分布稳定,设备正常。
62.表1
63.[0064][0065]
表2
[0066]
日期日第1点第2点第3点第4点第5点第6点第7点中心12105675655733704725761310668555785439496650141116252527948346164115
‑‑‑‑‑‑‑‑
16
‑‑‑‑‑‑‑‑
17255342201336202251483118187963656575237448289196650535667205464465
[0067]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0068]
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